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19授记舍利弗

2020-06-19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授记舍利弗

接下来,佛陀就为舍利弗尊者授记了: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菓。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就是说,现在的舍利弗距离成佛还非常遥远。佛经里讲的数字,基本上是准确的,前面讲两万亿佛所,不讲三万、四万亿,这种数字都有根据,不是凭空乱讲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佛陀的宿命明能够知道准确的数字,不是那种「在很久很久以前」。如果只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就表示宿命智还有不足。不过,这是指过去而言,未来的事情还没发生,具体的时间可能会因修行人的精进程度而有差异。所以在预言未来时,经中说「供养若干千万亿佛」,没有使用准确的数字,保留了一定的误差。

华光佛

「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舍利弗将菩萨道全都圆满的时候,就会证得佛道,佛号叫华光如来,后面一大排是佛的十号。「国名离垢」,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就是这个国土的名称,意思是「堪忍」。之前讲过了,这里是五浊恶世,所以叫堪忍。舍利弗成佛的时候,他的国土是一个乐土,不是五浊恶世,国土的名字叫作「离垢」,离开了尘垢和污秽的意思。「其土平正」,这个国土基本上是平原,不是高的高、低的低,大家走路都很方便。「清净严饰」,到处都很干净,还有很庄严的装饰。「安隐丰乐」,那里没有天灾,吃穿等生活必需品都很丰富。「天人炽盛」,天道的众生非常多,这也是世界清净的表现,恶世正相反,是三恶道的众生非常多。「琉璃为地」,琉璃是一种青色的猫眼石,以这种猫眼石铺成地,所以地面就是宝石。「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菓」,有八重交道,用黄金绳作为路的边界标志,路旁还有七宝行树,树上也常有各种花果,这一点跟极乐世界很像。「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等等。「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这位华光如来也讲三乘佛法。

「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殖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这一点前面也提过,一般来讲,对五浊恶世里善根浅薄的众生才需要说三乘佛法,因为他们不愿意发菩提心。在我们这个佛国土,最早集结出来的经典是小乘经,从这件事就可以知道,当时修小乘法的人是绝对多数,学菩萨法的没有多少。而在华光如来这个国土,根本没有说三乘佛法的必要,但他还是依循本愿,说三乘佛法。

贤劫千佛

舍利弗成佛的时候,是大宝庄严劫。我们现在这个劫叫「贤劫」,是有很多贤人出世的意思。据说这个大劫中,会有一千尊佛出世,目前只出现了四尊,后面应该还有九百九十六尊。虽然现在是五浊恶世,但因为人的寿命会增减,当人寿增加到超过两万岁的时候,这里就不是五浊恶世了。以整个大劫来看的话,这个贤劫是非常好的。因为诸佛的出世,间隔时间并不均等,有时很密集地出现很多佛,有时很多劫都没有半尊佛。如果出生在没有佛的时代,会白受很多罪;有了佛的教化和护佑,众生的福德和智慧才会迅速增长,二者之间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随便离开娑婆世界,现在虽然不好,以后可好得很!

「大宝庄严劫」,有以菩萨作为大宝的意思。什么是「大宝」,各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大宝,佛经里有个故事:一群人乘船去海里寻找宝物,不幸碰到了恶劣的天气,船翻了。不过,他们都漂到了一个小岛,保住了性命。虽然已经一无所有,他们彼此还互相庆祝说「几失大宝」,就是「差一点把最大的宝贝给丢掉了」,这个大宝就指生命。《法华经》这里的大宝,是指菩萨。凡夫的生命每次投胎都会辗转变化,而菩萨是经过无量劫的修行而来,累积了大量功德、智慧,才是真正的宝。这个国土的菩萨都是久学菩萨,有大神通、大智慧,他们想去哪里,脚下的宝花就会载他们到哪里。而且数量无量无边,经中说只有佛才能知道有多少菩萨,连大菩萨都算不清。我们以前提到「阿僧祇」这个数词,在佛经中是天人能算清楚的最大数级,这里说只有佛才能知道,可见远远超过阿僧祇。一般说来,过去佛再成佛一次,才会有这么多菩萨。比如文殊师利菩萨,他是过去佛,现在示现成菩萨。虽然他已经成过佛,但还有更高一层的愿,这个愿其实就是成佛的条件,文殊菩萨设定的条件,达成起来非常困难。相应的,当他达成时,那个国土的菩萨会多到算不清,跟这里的情况一样。所以,舍利弗的真实身份也非常可疑,很可能是一位过去佛。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华光佛的佛寿,排除他之前当王子的岁月,从成佛之时算起,有十二小劫。一个小劫就是一千多万年,比我们释迦牟尼佛的八十年长多了。其实,释迦牟尼佛快要舍寿的时候,曾暗示阿难尊者说佛可以把寿命延长到一劫,说了三次,阿难尊者都没反应。后来魔王波旬过来请佛入灭,佛答应三个月后入涅槃,这时阿难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请求佛陀延寿到一个小劫!」当他再请求佛陀住世,已经晚了。这后来成了阿难尊者的一个罪名,大家都怪他没有请佛住世。「请佛住世」也是普贤行愿中的一愿。不过,阿难也有他的理由,他想到世尊已经预记弥勒菩萨成佛了,如果佛陀住世一劫,弥勒菩萨要怎么成佛?好像现任国王还在,太子就没办法登基,这也是个连锁反应。而且,佛住世的时间,短也有短的好处,众生才会珍惜,这后面会讲到。

那时一般人民的寿命都有八小劫,这也不是我们现在能比的。人寿长,福报大,相应的,佛寿也比较长。其实那个国土也很特别,我们的世界,众生最多八万四千岁,那里却是八个小劫,差距太悬殊了。接下来,当华光如来的寿命将尽时,会授记坚满菩萨为下一尊佛,佛名「华足安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就是授记这位菩萨将来成佛。华光如来灭度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也住世三十二小劫,这与释迦牟尼佛的相比,也显得特别长。但并不是因为佛的功德有差异,而是与众生的福德相关。佛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具足菩萨行,十力等功德,证于无上道。

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世界名离垢,清净无瑕秽。

以琉璃为地,金绳界其道,七宝杂色树,常有华菓实。

彼国诸菩萨,志念常坚固,神通波罗蜜,皆已悉具足。

于无数佛所,善学菩萨道,如是等大士,华光佛所化。

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于最末后身,出家成佛道。

华光佛住世,寿十二小劫,其国人民众,寿命八小劫。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于世,三十二小劫,广度诸众生。

正法灭尽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广流布,天人普供养。

华光佛所为,其事皆如是,其两足圣尊,最胜无伦匹。

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

这个重颂是释尊授记舍利弗尊者将来成佛,佛号华光如来,并描述佛国土的种种殊胜庄严。

尔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众,见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着上衣、以供养佛。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于佛;所散天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而作是言:「佛昔于波罗奈初转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前面讲过,「四部众」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和天龙八部加起来,就是十二部。总共十二部的大众,看到舍利弗得到授记,都非常高兴,他们纷纷脱下上衣来供养佛。「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释提桓因也叫帝释天,是欲界仞利天的天主;梵天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天主;天子是这些天界的一般天人。他们也以天界的衣服、伎乐、鲜花来供养佛:天衣散出以后,不是直接落下来,而是在空中盘旋;伎乐在空中同时表演,「伎」是各种表演,比如舞蹈、戏剧,「乐」是乐器的演奏;天花像下雨一样飘散下来。前面也讲过,「天花乱坠」现在不是什么好词,但它的典故来自佛经,本意是指说法到微妙之处,有天人散下天花进行供养。这些天人们还称叹道:「佛昔于波罗奈初转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波罗奈」是当时一个国家的名字,佛陀初转法轮、度五比丘的地点「鹿野苑」,就在这个国内。最初佛陀是跟五比丘讲声闻法,令他们证了阿罗汉果,佛教徒称之为「初转法轮」;现在是讲唯一佛乘,能让一切大众都成佛,是一切佛法中最高的法,所以天人们说「复转无上最大法轮」。这部《法华经》,《大正藏》分在「法华涅槃部」,这是因为,佛讲《法华经》的时候,离他入涅槃已经不远了,比如前面的日月灯明佛,讲完后就入了涅槃。佛讲法有前后次第,三乘佛法是按照声闻、缘觉、菩萨的顺序而说,如果一开始就讲唯一佛乘,声闻、缘觉法就不好讲了,而且会发生佛最初担心的事情:只讲佛乘的法,很多众生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这都是考虑到众生的根器而作的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