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众生,是最难的修行
古语有句话叫做: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很多人在生活中,面临侮辱往往很难堪。倘若对方各方面都比你出类拔萃,或者你确实有错在先,面对侮辱时你或许能勉强忍耐。但是,若对方各方面都逊色于自己,甚至难以望其项背,被这种人毫无缘由的傲慢欺侮,恶意伤害……一般人很难转为道用。
但是,做为大乘修行人,遇到此类对境应该不动心、不嗔恨,更不能与他明争暗斗或者伺机报复,而要恒时把他视为上师,将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都视为窍诀……生起嗔恨心的过失特别大,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忍让。我们皈依时曾发誓、发愿:皈依法,不伤害众生。尤其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者,尤为强调要利益众生。嗔恨心会损害慈悲心、菩提心,因此一定要守护这些誓言。
当然,若是在没有丝毫的自私与自利,并且对众生利大弊小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看似伤害众生,但实际上是利益众生的事。比如,大悲商主杀掉短矛黑人的公案,如果不去阻止他,他就会伤害更多的人。在此种特殊情况下,可以善巧方便地解决问题。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这样做的,一定要用以上两个标准来衡量、取舍。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可以被领导怼,但不能被同事怼,更不能被下属怼,否则就怀恨在心,甚至想以牙还牙。在dao场也是如此,被上师、管家批评还行,一般的dao友就必须点到即止,否则就烦恼丛生……这都是分别,不是修忍辱。无论是谁,无论是何种众生,包括苍蝇、蚊子等小含生欺辱、伤害,都应该如如不动。刹那的嗔恨心,都会染污心相续,进而在相续中存留不好的串习,种下恶的种子。染污虽易,想要使其清净却难乎其难。
做为大乘修行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怨天尤人。若是你深信因果,就没有生起嗔恨心的理由。如果你明理、有智慧,自然无气可生,这叫忍辱。若是仅在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嗔恨、埋怨,就不叫忍辱。
佛讲的安忍是平等的,无论是父母还是敌人,是领导还是下属,是师父还是同修,是人还是非人……都能一视同仁。倘若自己没有分毫差错,对方来者不善且傲慢、轻视……在此种情况下能安忍如地,那么在任何对境中也能持心若水。
其实,若能将侮辱转为道用,就是成就的助缘,它会帮助你成就、解脱,圆满福慧二资粮。若能换位思考,必然会心存恭敬与感恩。
现在我们都会夸夸其谈:“感恩一切,感恩伤害我的人,感恩诽谤我的人……”这都是菩萨的境界与行为,一般的凡夫难以做到。唯有明白、深信这些道理,并且真正有一定的修行和成就时才能做到。
——摘自《佛子行》讲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