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35)心善解脱
28;28(22)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丘名劫波,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比丘心得善解脱,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脱?」
尔时,世尊告劫波曰:
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心善解脱。善哉劫波!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劫波!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识爱即除,识爱除已,我说心善解脱。
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脱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所以者何?爱欲断故,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
时劫波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
尔时,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善解脱,成阿罗汉。
有一个名叫劫波的比丘前来请教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脱?」「比丘」的原意是指男性的出家人。但是在这句问话里,可以解释为修行人。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修行人要怎样才能够得到善解脱?」
世尊便回答他:要观察色、受、想、行、识—— 也就是「五阴」,不管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统统都是无常的。把它观察清楚之后,心就能善解脱。这是因为你这样观察之后,就能把爱欲断掉。把爱欲断掉后,你的心就能善于解脱。
以上就是世尊的回答。其中提到的「爱欲断」,不只是断掉欲界爱,而是要把三界爱统统都断掉,包括对于觉知心存在的喜乐(认为觉知心存在是一件好事)。
有的修行人会说:「财、色、名、食、睡,这些我统统都不执着,统统都要舍去。这些我都不爱,我就觉得一个人在这里打坐很好。」甚至他还说:「我也不贪图打坐的禅乐,只要能打坐就好,打坐就打坐,不为什么。能打坐就是最好的事情。」现代禅李元松就说过,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娱乐只能选一种,他就选打坐。但是喜欢打坐,或者把打坐当成娱乐,这在佛法来讲都是爱欲。必须要把对打坐的喜乐、对觉知心的喜乐,统统都断掉,才是解脱。
大家可能会疑问:这种要求对我们现阶段来说是不是太高了?是的,但是大家要明白解脱道最后的目标就是这样。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是不要轻易去反对这个说法,因为这是佛所说的法。
这位比丘听到佛这样讲,就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最后便心善解脱,成为阿罗汉。所以说,这个法是能够让你成阿罗汉的。不只是让你离开欲界贪爱而已,必须要连对觉知心存在的喜乐都要统统断掉,才能够成就阿罗汉。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再次强调:这是非常平实、一点都不奇怪的法门,教的是观察五阴无常、苦、空、非我,除了这些,并没有别的。也就是说,用这个法门就能够证得阿罗汉了,不需要其他的方法。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方法没有办法断掉爱欲。我讲过一个例子,有人想要断掉男女爱,人家介绍他看《实证佛教导论》。另一个人讲:「你应该去找一个善知识,跟着他好好地修三摩地,那些什么《导论》都没有用。」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实证佛教导论》的第五章就有详细讲述五阴非我的观行,和《阿含经》讲的一模一样。如果你想要断掉男女爱,甚至你想要断掉三界爱,世尊也一样会教你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如果你认同《杂阿含经》的这部小经,你就应该明白《实证佛教导论》是可以让你断掉男女爱的。
如果说你暂时断不掉,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你的观行不够仔细,你可能连三缚结都还没有断干净,所以你的爱欲也断不掉。第二,你过去世的贪爱习性太强烈,所以不容易证三果。但是,当你已经证二果的时候,只要再到欲界天出生一次,然后再回到人间,下一世就一定可以断掉男女爱了。
「解脱」──心善解脱
复次,由三种相,当知心善解脱。谓于诸行遍了知故;于彼相应诸烦恼断得作证故;烦恼断已,于一切处离爱住故。
由三种相,可以得知心善解脱。先说第一种。
「于诸行遍了知故」:诸行就是有为法—— 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遍了知就是观察很仔细。
「于彼相应诸烦恼断得作证故」:与诸行相应的烦恼,都能够断掉,而且断掉之后你能够自己知道。也就是说,我断掉某种烦恼之后,我自己是知道的。比方断掉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后,自己可以替自己证明:「我现在已经把这三缚结断掉了。」自己能够为自己证明,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如果你更进一步,把贪、嗔断掉,证得三果,你也一样可以替自己作证。
「烦恼断已,于一切处离爱住故」。大家注意,这里讲的是证阿罗汉的法门,所以这里的「烦恼」指的是解脱道的烦恼。也就是说,于一切处的贪爱,你都已经离开。这个「爱」指的是三界爱,而不是单指欲界爱。
「爱」一般有两种含义—— 欲界爱和三界爱,有时候经文没有明确讲是哪一种,这时候你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对于证阿罗汉或辟支佛来讲,需要断除的「爱」是三界爱。
又于此中,由四种行,于诸行中能遍了知如所有性,谓无常等。
第二种相。「四种行」即无常、苦、空、非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去观察有为法都是无常、苦、空、非我,这样你就能够住在如所有性里。
五蕴无常,知道五蕴无常的是想蕴,所以这个「知道」也属于五蕴,既然这样就不需要刻意保持。五蕴的存在即是苦,即使是在乐受的时候,也一样有行苦和坏苦,既然这样,就不需要理会三受,住于无取无着。无论如何追求和经营,到最后皆是一场空,既然这样,就只要随顺因缘而生活。既然五蕴都不是我,又何必为了五蕴而追求、造作。
要住在如所有性里,必须离开语言文字相,整个打成一片,没有能取和所取。以「苦」为例,具体要怎样观行呢?首先,观所取相,也就是六尘。六尘万法都会造成苦,因为它们无常。然后,再反观能取相—— 也就是六根和六识。六根和六识的存在也是苦。能取和所取统统都是苦,不知道哪个不是苦,换句话说:等同于一味,统统都是苦味。既然统统都是苦味,也就没有什么和它相对。没有什么和它相对,那就是「如」,你已经可以安住在胜义谛之中了。
《杂阿含经》每次讲到观察五阴的时候,往往会加上「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总共是十一种情形,这就是「十一行」。这是说,你的观行必须要彻底,周遍所有的情形,不能有渗漏,这才是「尽所有性」。
这里的「十一行」其实是在提示分类方法。过去、未来、现在就是时间上的分类,内、外就是空间上的分类。如果有人问:可不可以在内、外后面再加上一个中间?当然可以,只不过这样就要改叫「十二行」了。但是,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我们要知道,这些分类都属于施设法,它们只不过是为了世俗生活的方便而做的假名安立。在一真法界当中,你要怎么去区分呢?
所以,如果你高兴,完全可以再弄出一些其他的分类来,把它改成「十二行」、「十三行」都没有问题。但这样做没有什么必要,因为道理都是一样的:观行要很彻底,不能有任何渗漏。
曾经有人做这样的主张:色法分两种,一种四大极微,也就是地、水、火、风的最小单位;另一种是由四大极微拼凑起来的比较大的物体,它们不算是四大极微;由四大极微拼凑起来的大物体是无常的,但四大极微是常住法。大家看一看,这种主张和《阿含经》是不是相符的呢?
「十一行」当中包含有「若粗、若细」。色法一直细、一直细,一直细下去就是四大极微,四大极微就是最细的色法。经教很明确地说:若粗、若细,统统都是无常、苦、空、非我。所以,「四大极微是常住法」的主张是违背经教的。若有人做这种主张,表示他的观行有渗漏,没有达到「尽所有性」的标准。
在《成唯识论》当中,四大极微常住的主张被归类为外道见。
又有人主张说:对于世俗人和二乘人来讲,四大极微是常住法。这种讲法也是有过失的。因为《阿含经》就是讲给声闻人听的法,它已经明确讲:色法不管粗、细,统统都是无常法。认为声闻人会以为四大极微是常住法的主张,根本找不到经教上的依据。
在古代,因为物理学不发达,一般人没有办法现观四大极微。但是,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量子力学的实验已经证明,量子(比原子更小的物质,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都属于量子,甚至氢原子也有量子的性质)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所以,不管以正教量,还是以现量来讲,四大极微都是无常法。
还有人主张:如果有人来问「四大极微到底是常住法还是无常法」,你应该回答「非常、非无常」。这种回答方式,很容易造成混淆,因为别人是在世俗谛的层面提问,结果他从胜义谛的层次去回答别人。
在世俗谛的层面,常和无常要分得清清楚楚。别人来问法,我们要像《阿含经》一样,很明确地告诉他:色法是无常法。如果你要说「非常非无常」,你就要再告诉人家:这是从胜义谛的立场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一种说法。不然只讲一句「非常非无常」,甚至还说「非常非无常才是最胜妙的说法,讲常、无常都会落在边见上」,这些说法都很容易误导人家。
如果一个佛弟子做了以上的错误主张,就属于不善说法。有的人说:「你的说法和另外一个人的说法不一样,那个人比你更有名气,所以你讲的不算数。」算数不算数要依据三量去考查,而不是名气的大小,不然就落入「依人不依法」的谬误。以「四大极微是否为常住法」的争论来说,佛陀的言论是正教量,物理学实验代表现量。这样还不够证明四大极微是无常法吗?
「四大极微」不是小问题,它是核心法义,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判断不清楚,你的观行就会有渗漏,没有办法达到「尽所有性」,这样就没有办法证得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