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的花园
灵性的花园

相信「我」的存在,才是最大的迷信

2020-05-05 灵性的花园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

才能 长养生息。

同样,

我们的灵魂也需要食物,

才能滋养生命力,

茁壮成长。

真正的生命,

存在于稠密的物质之外。

在灵性的花园,

采摘智慧的果实。

身心灵



一颗慈爱和宽广的心,才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慈诚罗珠堪布: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五明佛学院的传戒堪布,同时又是学院教务科的主要负责人,他与众多高僧大德一道,以闻思修、讲辩著等方式精进护持、弘扬、光大着如来所传教法及证法。慈诚罗珠堪布极力倡导戒杀放生。

1

人们说日落,其实并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线的上升。

人们说死亡,其实也不是结束,而是下次旅行的开始。

2

世人常说这是迷信,那是迷信,其实,相信我的存在,才是最大的迷信。

这种理念,是一种非常盲目的信念,但我们世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3

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能否活得幸福,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并非受制于环境是否舒适。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训练内心,却拼命地想改变环境呢?

4

日子过得苦也不一定有出离心,只有精通佛法,并将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备出离心。

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更不能故意去过很苦的日子。

5

任何东西用久了,都会因失去新鲜感而心烦,而同时又渴望拥有新的东西。

所以,物质永远无法满足人类的欲望。

6

我们都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一旦有人说出自己缺点,就会火冒三丈,认为对方在侮辱自己,哪怕有一千头大象的力气,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其实想想,被人骂本身,只是从对方口里传到自己耳膜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声波而已,又何苦如此计较呢?

7

攀比,逼着我们走上一条永不幸福的道路;攀比,使我们拥有的所有财富都失去魅力;攀比,永远无有止境。

满足,才是唯一的选择。

8

一条小鱼的生命,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一文不值,可以随意糟蹋的,但在它自己的眼里,却比全世界的财产还珍贵。

人类的生命,或许在另一类生命的眼里毫无价值,但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我们是否应该将心比心?

9

只有修好了无常、痛苦等基本的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到那个时候,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会全然改变,无论在人世间再辛劳、再痛苦,也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看不开的。

10

我们都在走向自己的坟墓,却在路上争吵不休,我们能相聚,却不能久留,应该互相理解和爱护。

一颗慈爱和宽广的心,才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11

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没有任何所知障与烦恼障。所有的障碍与念头都是突然间产生的,而不是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清净、透明,不可思、不可言,就像虚空一样。

12

不要告诉我,你念咒念了多少,磕头磕了多少,修了多少多么高深的法。

你就告诉我,学佛让你改变了什么?放下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13

我们因为被蚊子叮而发痒的时候,用手搔痒暂时会感到舒服,但没有被蚊子叮应该更舒服。

我们因为欲望而心里发痒的时候,用物质去搔痒,暂时会感到幸福,但没有欲望会更幸福。

14

佛陀不是教我们怎样逃避现实,而是教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因为现实是无法逃避而必须面对的。

若能用佛陀的教诲面对生活,则每一天都会过得幸福而有意义,这是两千五百年来由无数人亲身经历过的事实。

15

我们的心有时候像台风,足以毁灭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有时候像沙尘暴,足以遮蔽生命的本质,让一切都变得朦胧不清。

有时候像凉风,让世界变得美好又可爱,但实际上它什么都不是。

16

若能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做一些减法,就能感受到轻松、自在、幸福,但物欲却非要让我们去做各种加法,越做加法,就越感觉不到幸福。

所以,真正毁灭我们的幸福的敌人,就是过度的物欲。

17

从无始以来,我们的心创造的世界一直在变来变去,我们却一直不能超越。

因为我们的心不听话,所以把我们带到轮回这么恐怖的地方来了,如果不去调伏心,就会一直痛苦。

18

我们不要认为,所有的痛苦,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

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在作怪,是它在制造痛苦。

19

一个做生意的人亏损了几万、几十万,大家都觉得损失很大,但是,钱这次亏了,下一次还可以挣回来。

修法却不是这样,若这一次不修,下一次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

20

佛教的出离心,不是虚无主义,它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这个目标和追求不但永远都不会过时,而且能让人在生活中感到踏实和充实。

21

很多人觉得信佛学佛就是烧香拜佛,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教条让人接受很多很多教条性的东西,太多太多的教条性的东西来约束人,让人不自由,增加压力,很多就觉得这才是学佛。

当然不是,学佛不是这样,这是我们对学佛的一个误解,佛是让人更加自由、更加自在,从内心当中获得自由和自在。

22

大乘佛教徒不崇拜鬼神,而崇拜彻底觉悟的人。

不追求神通,而追求智慧和慈悲,不向往天堂,而希望利他;不脱离世间,而超越轮回。

23

上师和老师不一样,学生一旦毕业,就与老师天各一方,几乎再无交集。

而上师即使离开了,也会时时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文字来源:藏传佛教论坛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灵性的花园



今日智慧之语:

✍ 不为欲望滔滔不尽之流所扰,一如海洋,纳百川之水,依然波浪不扬,才能达到平和,追求欲望的满足,永不能达到。

──博伽梵歌

✍ 修行要修到有智慧,什么事碰到都会,讲话也要知道怎么说才圆融,自己站稳了,别人也欢喜接受,也不造业,故我们要养慈悲心,行菩萨行。

──广钦老和尚

✍ 开悟以后,什么事都好,无明做什么事都说不定好;所以无明是最大的罪,开悟是最大的功德。

✍ 师父就是指我们自己万能的智慧,无量的智慧,我们内在无量光、无量寿的质量,我们如果记得祂,就不怕任何事。

✍ 简单的生活才是长寿的祕法,吃什么都消化,吃什么都吸收。太富裕的生活真的不好,因为我们满足这个欲望时,就生出另外一个欲望,那种物质的快乐从不会令这个世界的任何人满足。


——SMCH
相关精彩热文(点击图片阅读)




慈诚罗珠堪布:任意杀生或将导致人类灭亡!
莲花生大士的忠告|做这种事的后果与痛苦实在无法想象!
佛种的田
大觉闭关
长者与火宅|一段珍贵的对话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仅作分享正能量之用,来源于网络部分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慎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原创内容转载请后台联系,原编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公众号。欢迎转载,感恩您的付出与爱心!


              
点"在看"让更多人受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