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放下自己,才能成为众生仆人!
过去在印度、藏地的祖师,都有一种谦虚的传统和习惯。这种习惯到了西方后,有些外国弟子会误解,以为:“哦,这个上师可能如他自己所说的,真的不懂,那我也可以不用去找他了。”
这里讲到的谦虚,是真正从内心发出;但有些上师,虽然嘴里说不懂、不懂,但身体语言却表现得像什么都懂,好像身体里藏了一只狮子。真正的谦虚,是对自己所学觉得只是智慧大海的一滴,还有很多值得学习、有待学习,那种由内而发的自然谦虚。
弟子对上师的谦虚,要如法的去观察,了解上师只是谦虚的说不懂,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我们心里反而要生起虔敬;别以为他真的不懂而生起鄙视之意,觉得那不如我自己爬上法座去说法算了,那就错了!
尤其是一个观修慈悲的人,更应以谦虚来对治傲慢。因为我们一想到众生无量的苦,只想去解除众生的痛苦,因此身口意集中一处,只是关注众生的需要,知道自己还有太多事还没做到,还有太多事要为众生做,那个时候你就已经完全没有所谓的「我」,这样就没空生起傲慢。
对于一个观修慈悲的人来说,谦虚愈益重要!因为一个很傲慢的人,自我意识会很强烈,我执就会像一座坚硬的山一样不动摇,这样的人,很难生起:为了众生,我愿意放下自己。甚至我愿意成为众生的仆人,这样同理心地去服侍众生。
傲慢是有损慈悲的修持,太傲慢、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很难放下自己,成为众生的仆人。
换个角度来说,也不能太谦虚,《宝性论》中说:“众生皆具如来藏。”所以不可轻视自己,过度轻视自己,以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到,等于说是轻视自己的佛性,这是五种过患之一,也必须断除。
因此我们真正要做到的谦虚,就像刚刚谈到:“即使过去学了这么多学问、做了这么多修持,但我知道这只是大海中的一粟而已,还有更多努力的空间,还应该多多学习!”这才是一种正确的谦虚,并不是轻视自己。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