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是佛弟子?但惠能大师可能觉得你不是
“莫心行谄曲”,就是说不要撒谎,心里面不要有欺骗的谄曲。这个里面的谄曲也有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前面讲的内外不一,嘴巴上讲空性,实际上没有放下执著,这也是谄曲。另外一个,没有证悟的人,所有的观念都跟执著有关系,我们的观念当中,没有一个跟空性有关系,都是无明的,它的基础都是无明;或者是我们任何观念,包括和佛法有关的观念,比如说像慈悲心、出离心等,这当中也有很大的程度上的无明和执著,所以这些都是妄念,也叫作谄曲。
直心跟谄曲是对立的。直心和谄曲有两个不同的层面的理解,一个是高层次的,一个是日常生活当中所讲的意思,两方面都可以理解。
“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这个跟刚才讲的一样了,嘴巴讲的时候就说空性,说要修般若禅修,说出来的这些根本就不是直心。这个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像大圆满的法里面就讲了九乘,然后从大圆满的角度看,只有大圆满的境界才是唯一一个直心,以下其他的都是弯路。比如说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就会说第三转法轮讲佛性的部分才是直心,佛性以外的这些观点都是不究竟的。所以他们虽然是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但是不行直心,因为他们的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这是佛法里面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层次不一样、境界不一样。上上境界的人,认为下下境界的人的这些说法,虽然讲得好,但是实际上还没有达到这境界,惠能大师的意思也就是这样子。有些人虽然说一行三昧,但是真正要修的时候,实际行动上不修直心,只是说说而已,嘴巴上讲般若,所以他心不直。
那么,这个就是“非佛弟子”,说得严重一点就不是佛弟子。佛弟子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六祖惠能大师的标准,认为真正的佛弟子就是证悟的人,没有证悟的人就都不是。比如说什么样的人是菩萨呢?平时我们讲有菩提心的人叫作菩萨,这个就是要求不高、门槛不高。但是一些佛经里面讲,有胜义菩提心的人才叫作菩萨,这样的话,一定要得到一地菩萨的境界才叫作菩萨。一地之前都不叫菩萨以及非佛弟子就是这样的意思了。
如果我们是从皈依的角度去看,皈依的人叫作佛弟子的话,那不直心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肯定是佛弟子了。如果证悟的人才是佛弟子,那没有证悟的人皈依也没有用,发菩提心也没有用,有出离心也没有用,都不是佛弟子了。所以这是层次不一样。
另外一个,比如说心里面根本就不认可或者是根本就不懂得般若三昧,但是他嘴巴上说懂般若三昧等等,那这样的话,这也不是佛弟子,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佛弟子不应该这样撒谎。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什么样子叫作行直心呢?或者说如果我们修直心的话,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意思就是说对所有的法没有执著,这才叫作一行三昧。如果你对某一种法有执著,比如说把定和慧分开,佛的证悟的境界当中也去分定慧,那这样执著二相的话,就不是一行三昧。
像刚才定和慧谁先谁后的这种争议,这就是还没有达到境界的一个表现,所以是有执著的非佛弟子。佛弟子的称谓,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标准。这个标准有高和低,像刚才讲的菩萨称谓一样,所以也可以这么讲:有执著的非佛弟子。
“迷人着法相”,“法”是万事万物。没有证悟的人他们执著法相,就是万事万物的这些相。“相”这个字在佛经里面的定义非常非常广泛,凡是我们心里想的这些各种各样的观念的对象都叫作相。比如说长短高低、物质、精神,还有颜色形状等等。
“执一行三昧”,因为迷人没有证悟,所以他对万事万物都有执著,对一行三昧也有执著;无论是轮回当中的东西或者是涅槃,他对任何东西都有执著,他认为就有一个一行三昧的东西存在。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禅修是用来自己证悟、自己修行的,并不是拿来让大家辩论的
证悟的境界当中,定和慧是分不开的
证悟后,定慧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