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照大千
佛光照大千

六祖慧能:《坛经》中的这六句话,让你看清生命真相

2020-04-20 佛光照大千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六祖坛经》中,六祖大师与韦刺史有这样一段对话:

韦刺史问道:弟子常见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和尚解说,这样的修行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

六祖大师答曰:佛在舍卫城时,宣说西方接引化度的经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净土去此不远。若依相上说,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这十万八千里指的是众生的十恶八邪。众生因为十恶八邪的障隔,便说西方遥远。

说西方净土遥远,是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随相而说;

说西方净土很近,是为根性锐利的上智人随性而说。

人的根性虽分利钝,但佛法并没两种。众生因迷和悟的差别,见性时间不同。

执迷的人,着相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觉悟的人,只求净化自己的心。

所以佛说:随着自心清净,自然佛法清净。

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

众人听了六祖开示,洞然明白,照见自性。

于是又问:在家人要如何修行?

大师为众人说了一首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因种种障碍,或许我们无法全部参悟,但若能常诵前6句,也会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 01 -  

心平何劳持戒

等视一切众生,便是德。

真正修德的人,心中不会轻慢他人,能普遍尊敬一切众生。

如果心中经常轻慢他人,我执就不会断除,心性虚妄不实,自高自大轻视一切。

最有名的公案,便是苏东坡问禅。

苏东坡本人对于佛法有很深的造诣。

一天,苏轼诗兴大发,做了一首禅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诗的大致意思就是,参拜上天佛陀,佛陀慈悲的光芒普照大千世界。

世间的或赞或讥,或顺或苦,佛陀都不为之所动,只是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苏轼自己反复吟诵,觉得自己的境界已然很高了,能跟佛陀一样,达到了心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境界。

然后就差人把诗好友佛印看看。

佛印看后,提笔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就叫人送还回去。

苏东坡满心期待地打开自己的大作,却发现只有“放屁”二字,顿时火冒三丈,决定亲自去跟佛印评理。

于是乘船过江,直接到了佛印的房间,只看见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看见此句,才恍然大悟。

正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当真正遇到事情了,才知道自己竟与常人无异。

我们之所以要等视一切众生,就是因为我执。

当心地平等,没有高低、优劣十分,又何来妄想,何须持戒。

唯有心平,方能八风不动、修得一清静之心,获得无上的智慧。

但要注意的是,“何劳持戒”,并不是说不需要持戒了,而是内心平和清净,这样才不会犯任何戒律。

  - 02 -  

行直何用修禅

念念不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

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

功德必须由内而外来修,修行重在心平行直而不是打坐修禅。

“行”的范畴非常广,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行动,还包括言语、念头等等。佛法认为,行为能公平正直,就是禅。

 “直”,乃是道德、品行的“直”。

直心正念方为真禅者,若能一生行为正直,没有妄念虚伪,才能够说这个人真正领悟了禅意。

就如永嘉禅师说的那样,“行住坐卧皆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个人若是行为公平正直,就是禅;禅,也就是教你把各种毛病一一去除。

  - 03 -  

恩则孝养父母

内心懂得感恩,必然会孝养父母;

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十分孝顺。

早年间家中非常穷,他自己就经常去吃点野菜充饥,但是却会去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仲由坐在厚厚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大鱼大肉,他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父母生养我们,我们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的这份恩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趁好好地生活,才能少让父母牵挂,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 04 -  

义则上下相怜

懂得仁义,必定上下相互爱怜。

“义”不管是在佛家还是在中国儒家,都是必不可缺的德行之一。

孔子曰“义者,宜也。”也就是说,行为上要正当、合时宜。

其实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去立惊天之功,所以,这里的“义”,更多的是强调普通人细微的所作所为,平凡的善行义举。

佛法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守道德,重视自己人格和品德的修养,对上尊敬有礼,对下怜悯助人,不会见利忘义,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就是“义则上下相怜”的最佳写照了。

  - 05 -  

让则尊卑和睦

这里的“让”,就是要求我们有一颗谦让之心,不要过分逐利争斗,彼此之间相互尊敬礼让,这样与上与下都能和睦相处。

正如林肯所说,“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已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不但有损自己的性情,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

与其跟狗一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给狗咬一口,你即使把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礼让不费什么,而得到一切。

我们谦让,旁人会从中看到我们的谦逊知礼,会觉得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件愉快的事情,人与人相互之间的默契和友谊就由此产生。

反之,在社会中,如果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人际关系,并不能实现长久的维系。 

  - 06 -  

忍则众恶无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若是能忍会忍,那么一切的恶言恶语、恶意恶行,最终都会自动平息。

《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这就点出了“忍”在成就功德过程中的必要性。

我们只有用忍耐的水浇灭恼怒的火,才能让灾祸在理智面前熄灭。俗话说:“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在面对他人恶言恶行的伤害时,我们要学会忍辱,要学会以忍制怒,用忍耐之心化解一腔怒火,用忍耐之心化解满腹怨恨,唯有如此,才不会让愤怒冲昏头脑,才能化解种种矛盾,最终使事情得到妥善处理。

如果我们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闹得鸡飞狗跳,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弄得两败俱伤,实在得不偿失。

 “忍”不但可以制怒,将祸患消灭在无形之中,“忍”同时也代表找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宽容”。容忍他人之过,以宽容之心待人,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得收获。

“忍”不是畏首畏尾,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一种豁达大度、宽容礼让的心态。它能让我们压制心中的怒火,避免在盛怒之下做出令人后悔的事;它能让我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的过失,赢得更多的朋友。“忍”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让我们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多。

如果世人都以佛为楷模,心中多忍让,心中多谦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一团和乐,这或许才是佛教“忍”与“让”的终极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