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思归
唯有思归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2020-04-17 唯有思归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西方发愿文注叙

   或有问于余曰。诸经所载净土文。总有三篇。其问词致。咸可宗尚。而师独于云栖所作。极口赞叹。又其文义不为难解。云栖略注。已自显然。而师复为之注释者。何也。余曰。余文虽可宗尚。而词义未周。独此愿文。义周词备。请申言之。此一愿文。大章有六。一曰发菩提心。二曰忏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净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总申回向。如此六章。始终备足。何者葢念佛法门。菩提最要。大心不发。净土难期。故首之以发菩提心心志虽立。惑业尚缠。果报一来。何从 得免。故继之以忏悔三障。烦惑既净。业累都蠲。宏誓不坚。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愿。心愿并发。惑业双消。则三昧可成。九莲易往。故要之以求生净土。但 期自利。是名小乘。普愿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圆。故以总申回向终焉。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则为人天小果。缺二则受三途 恶报。缺三则懈怠易生。缺四则轮回难免。缺五则声闻独善。缺六则因果非圆。余净土文。但有求生之愿。而无回入之文。发心立誓。既未彰明。忏悔回向。亦无陈 述。故言词义未周也。然此愿文。云栖虽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则蕴而未发。初心钝根。尚难开解。是以不惮繁文。复为注释。葢此法门。属于圆教。不明 圆理。岂是圆人。苟非圆人。则安发圆愿。安修圆行邪。故此注文。言四宏则必归无作。言回向则举必具三。无事而非即理。有愿皆从称性。又恐末世行人。少谙教 义。故诸名相。不敢备述。但取其意。变换其文。祇逗初机。敢闻宿学。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义。然后而求大乘经典。诸祖著述。方知菩萨修行法门。诸佛成道因 果。无不在是。又岂别有一法出于愿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赞叹而注释者以此。问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为之叙。

   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书于海南蛟门之海云精舍

No. 1161

西方发愿文注

云栖 莲池大师 作

后学沙弥 实贤 注

   西方发愿文

   释此愿文。大分为二。初题目。二入文。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问。祇一西方。何分四土。又祇是一佛。何 有三身。得无割裂分张邪。答。如祇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祇是一镜。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张镜像邪。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镜体。实报如镜光。方便同居如镜影像。在佛则唯一法性身。寂光土。为众生故。现起二身。应下三土。为十地三十心菩萨(十住十 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现圆满报身。居实报土。为声闻菩萨。现胜劣二身。居方便土。为凡夫初发心菩萨。现劣应身。居同居土(此 中身土被机。祇约圆教一徃而论。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烦不引)。

问。此之四土。为同一处。为各异邪。答。亦同亦异。同则譬如一水。天人鱼鬼四见差别。异则各各境界。所处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应化亦尔(菩萨能应同居方便。声闻能应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诣上。故云亦尔)。弥陀究竟三身。圣众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无事用。此之身土。但约机见差别。故有不同。实则依正不 二。体用无差。故曰圆融一体也。自利则现生断惑。后世往生。利他亦尔。又言发者。以激动为义。愿者。以希求为义。激动则如箭离弦。势不中止。希求则如好美 色。如谋重利。乃有始焉发愿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发也。又有口谈净土。心恋娑婆者。亦非愿也。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虗(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徃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离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 愿而无信行者也。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希求。定非好乐。希求不念 佛。岂是希求。好乐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问。有人于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间心重。贪恋尘劳。得往生否。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 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何难之有。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则吾 末如之何也已矣。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邪。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 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 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 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 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不唯此方愿往。余方皆然。既无八难三途。亦无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大士。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弥陀经中。释迦如来苦口丁宁。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又问。祖师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由是而言。则愚人只好念佛。智者 固宜参禅。若槩劝往生。恐违祖意。非通论也。答。若言往生是愚。则从上诸祖。莲社高贤。乃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当知尽理而言。唯佛 一人称为智者。余皆是愚。若就事论。乃有千差。谈何容易。呜呼。祖师破人执有。故发此言。今汝执空。因药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难除。天下至愚。非汝而 谁。又问。古有发愿来生。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复云何。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师易得。入道非难。纵现世未明。来生可 望。故发此愿也。今则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钝。邪多正少。退易进难。内障外魔。无人不具。明师善友。希世难逢。但见出家满地。未闻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后生宁致。青公喆老。败辙昭然。大集悬记。可为诚证(大集 经云后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发此愿者。过矣。且言中国。则孰如赡养。言明师。则孰愈弥陀。言出家。则孰若横超三界。言入道。则孰若华开见佛。悟无生忍。不 是之愿而愿娑婆。我信是人诚为愚执。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赡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 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见佛。纵十恶罪人。佛亦不弃。况十善凡夫。一生发愿。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称洪名。灭罪八十亿劫。何疑业重。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何虑福轻。但办信心。决不相赚。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 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远超他土。答。西方净土。是仗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故虽远而易届。兜率内院。要赖行人定力。方得上 升。故虽近而难生。苟无禅定。是无翅欲飞。求升反坠矣。且彼天欲乐。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为殷鉴(西域记云。无着世亲师子觉兄第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佛。约以先去上生必来相报。后师子觉先逝杳无消 息。世亲继歾复隔一年方来报语。无着问曰生兜率否。答曰已生亲见弥勒。又问师子觉何在。答曰彼生外院耽着欲乐不见菩萨。是以不来相报。故知小菩萨尚尔。何 况凡夫。安可不知利害)。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答。药师一经。主于消灾延寿。不专劝往生。其言菩萨示路。是为一类不定。善根众生。欲 随方受生供佛闻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愿皆得。故闻药师佛名。随念即生彼国。八大菩萨。特为示路。指归其处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国也。故曰。或有因此生于 天上。及生人间。为轮王而摄四洲。安四民于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今弥陀佛国。专劝往生。诸经广谈。十方咸往。弥陀圣众。垂手提携。释迦诸佛。赞叹 护念。而乃舍通途而行局路。执暂语以废常谈。东西既无定向。持念又复不一。既无福慧。又鲜神通。未得随生。翻成莽荡。可弗审欤。今欲一其志念。专其趣向。不归赡养。将安归邪。专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发愿。文者。能诠章句也。又愿有通别。通则四宏誓愿。别则随心所发种种誓愿。又通则皆名为愿。别 则菩提名发心。四宏名发誓。求生西方名发愿。又回向亦名为愿。如华严十回向文。一一皆云愿众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 法。无有遗余。故以此题而冠篇首也。然此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诸有智者当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几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 已。初释题目竟。

   △二入文为二。初归命请加。二发愿回向 今初。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初二句是归命。后二句是请加。发愿之始。必先归命于佛者。所以求证此心也。稽首者。礼佛之仪式。谓以头着地。稽留少顷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极也。西 方安乐国。是依报接引众生大导师。是正报。言安乐国者。无八苦故名安。无三毒故名乐。法王所统名为国。言接引者。众生没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着于五 欲。佛以种种乐事诱之令离。故曰接引。言导师者。导人以正道也。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出要。佛为分别娑婆是苦。西方是乐。令起欣厌。发愿往 生。故名导师。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师非导。声闻能出三界。不化众生。是导非师。菩萨能化众生。虽是导师。不名为大。唯有弥陀世尊。乘大愿船。入生 死海。不着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导众生到于彼岸。如是利益。徧于十方。尽于三世。无暂休息。是故独称为大导师也。我今愿往。是自迷己怀。唯愿摄 受。是请求加护。爱念名慈。怜愍名悲。如母念子。心无舍离。是名摄受。初归命请加竟。

   △二发愿回向二。初发愿。二回向。初又二。初自利。二利他。初又三。初发心持名。二忏悔三障。三发愿 今初。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等。是所缘之境。求于诸佛等是能发之心。专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净土。是所望之处。葢发菩提心。必先缘境。若无此境。则心无所依。亦无所 发。然境有广狭。远近不同。四恩狭而最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远而复广。境既如此。心亦复然。必先从亲至疏。由近及远也。言四恩者。在家则天地君亲 师。出家则父母。师僧国王檀越。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隔历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处。举依报以该正报也。法界 众生。即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亦即九法界众生。非二非三故名一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觉之智也。言不但专为自利。乃欲普为四恩。又不但 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复不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为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欲令度脱。使其皆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故发此心也。专心者。不杂余 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万德。故云万德洪名。期者望也。无有五浊。故名净土。葢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 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二忏悔三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 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下明忏悔之因。今于下明忏悔之法。我及众生下正陈忏悔。此一段文。承上文言。虽然念佛发心。期生净土而我罪业厚重。福善轻微。障缘既深。智慧复浅。染 污心识。如火炽然。清净功德。一无成就。兴言及此。焉不悲伤。葢末世凡夫。钝置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将如之何。此忏悔之宜急务也。言业重福 轻者。业即十恶。福即十善。言十恶者。身有三。谓杀盗淫。口有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有三。谓贪嗔痴。翻此十恶。则名十善。言重则十恶具造。言轻则一 善单修。又上品十恶名业重。下品十善名福轻(如十恶业杀生则以父母师僧为上余人为中畜生微细昆虫为下余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又炽然作恶名业重。泛然行善名福轻。乃有嗔他则呪其速灭。杖彼则立使随亡。此业重也。又或方才念佛。便谓口酸。适欲礼拜。又言腰痛。此福轻也。言障深慧浅者。障有二种。一者外障。二者内障。外障有二。一者尘缘逼迫二者魔外牵缠。内障复二。一者疾病夭殇。二者。愚痴颠倒。慧有二种。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见道为真实。见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见复有二种。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复二。一者但中。二者圆中。若就诸慧论深浅者。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乃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傅傅互论可知。言障深则内外交攻。言慧浅则闻熏薄解。乃 有甫欲修行。便生恶疾纔能向道。适遇邪师。此障深也。又有未得内凡。便谓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门。此慧浅也。贪嗔痴名染心戒定慧名净德。言易炽 者。嗔如火焰。触干草而展转增高。爱似藕丝。割钝刀而牵连不断。痴则密织见网。愈缚愈缠。深种邪根。弥生弥广。言难成者。戒则律仪篇聚。持少犯多。定则大 小禅那。造修无地。慧则权实妙智。证悟无门乃有一毫染着累月牵怀词组不投。终身结怨者。此易炽也。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禅堂。但增昏掉者。此难成 也。自非深生惭愧。痛自克责。恳到忏悔。则纵经尘劫。灭罪良难。次忏悔法中。翘勤五体。表外仪恭。披沥一心。明内心敬。两肘两膝及额。名为五体。披沥谓开 发洗荡也。以我之诚。归投于佛。故曰投诚。忏悔者。断相续心也。由昔身行恶法。故今五体翘勤。复由意起贪嗔。故用一心披沥。又由舌谈恶语。故今口陈忏悔。又昔无始身业猛利。故用翘勤而忏意业秽污。故用披沥而忏。口业粗犷。故用陈词急切而忏也。次正陈忏悔中。我者行人自谓。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谓我与法 界众生。自从旷劫直至今生。常常起惑造业。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独造。亦非一生一处所造。非是一人。故云我及众生。非是一生。故云旷劫至今。非是一处。故云 无量无边。葢由众生从无始来。世世生生。互为眷属。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业方成。造业既同。忏悔亦尔。故须徧缘法界众生为其忏悔也。问。旷劫罪业。应已 受报。云何直至今生犹未灭邪。若已受报。则不须忏。若犹不灭。则忏亦无益。答。众生造业受报有三。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一生即受生报次生方受后报经无量劫乃受)。复有二种。一者定业。二者不定。若过去业属现报者。则亦已受若生报后报。正在将来。岂可不殷勤忏悔 邪。又若是定业。则不可忏若不定者。忏则除灭。何谓无益邪(小 乘所明有定不定业大乘所明一切不定)。迷本净心二句是忏烦 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报障。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嗔痴是枝叶惑言迷则如云覆月。光明不现。言纵则养贼为子。自劫家珍。身口意 三。与烦恼相应。名为染秽。造作十恶五逆。名为罪垢。三业为能造。罪垢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业。冤必有报。故名报障也。言无量无边略有五意。一约心。一念尘劳。具有八万。何况相续二约境。一处所作。已自无量何况十方。三约事。一业若成。罪无边际。何况诸业。四约时。一生所作。亦应无量。何况旷劫。五约 人。一人所作。已自无边。何况众生。所以业若有形。虗空难受也。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噉。此名杀冤。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盗冤。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名淫冤(问淫则彼此无怨何亦名冤答杀盗二业名为怒冤淫名喜冤喜怒俱冤无非是业众生颠倒以怨为亲良由于此)。愿悉消灭者。谓三障俱灭也。二忏悔三障竟。

   △三发愿三。初总愿。二别愿。三总结 今初。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此即四宏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宏。依于圆教无作四谛而发。名深誓愿。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若非无 作。亦不名深。言无作者。谓本性具足。四皆无所造作也。天台大师云。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为 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今略释之。生死烦恼是众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诸佛因果。然众生诸佛。但有名字。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极而言。祇 是一心。以由无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为烦恼生死。故于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烦恼生死而为菩提涅槃。名虽有二。体则无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此即无作 四谛也(问众生诸佛但有名字则诚然矣生死烦恼是染秽法菩提涅槃是清净法升沈迥异优劣天渊云何言亦但有名字邪答若 就事论诚如所说若约理论一一皆无实法喻如梨园子弟扮作贫儿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须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欢悦有智慧者不应于是而生实想谓有贵贱高[(白-日+田)/廾]之异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复如是凡夫谓实诸佛圣人知其非真又问生死烦恼不实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实何须辛 苦修证邪答所言非真但破执着不言修证亦无若执非真反成邪见矣乃有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为愚夫以修持为着相此末世聪明人参禅大病不可不知)。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 学。此依道谛发心。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义无二也。云何依于苦谛发心。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观苦谛。因观生死故愿度脱。是名依苦谛发心。云何依于集谛发心。谓观众生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之所恼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烦恼即所观集谛。因 观烦恼过患故欲断除。是名依集谛发心。云何依于灭谛发心。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有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因缘。发誓愿 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涅槃佛果。即所观灭谛。因观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灭谛发心。云何依于道谛发心。谓观六度万行恒 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诸众生不习不修。妄造诸业。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学是法。法门即所观道谛。因观法门。故愿 修学。是名依道谛发心也。然此祇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则四皆无作。云何无作。谓众生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元具足。学无所学。佛道本 现成。成无所成。此名无作四宏誓愿。依于无作四谛而发也。

   △二别愿二。初求佛护念二正发愿 今初。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 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下五句。明护念之心。愿禅观下。明护念之事。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则有誓愿。以誓愿力。则当证知。由证知故。复当哀愍。以哀愍故。必应加 被。此弥陀护念之心也。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花开合想。莲花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或但观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 难。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然须了知所见 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可取着若生取着。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金色身是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宝严者七宝庄严也。余文可解。

   △二正发愿三。初现生愿。二临终愿。三往生愿 今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宿障指惑业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指见思惑。于第一义谛不了。名曰无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显现。今二惑顿空。故开悟现前也。圆觉是能证智。寂光是所 证理。现前者。洞然明白也。

   △二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 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主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第八识将去时也。三日七日为预知四大不调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药等名厄难。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恩爱牵缠。难 割难舍。四许愿保禳。求神服药。迷惑有三。一疑罪业深重。二疑功行浅薄。三疑佛不来迎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舍所 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故云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下。明感应道交。令诸众生下。明见闻利益。如文可知。

   △三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 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即莲华座。其座金刚所成。故名金刚台。又华内莲房。亦名为台。上品上生。乃有此台。如弹指顷。言往生之速也。胜莲华。即金刚台上之华。无生忍者。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不灭。众生颠倒妄见生灭。今以智慧而了达之故云获无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现前。承事诸佛下。正明其相。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四 智者。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也。陀罗尼翻总持。谓总一切 法。持无量义也。一切功德句。总结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初自利竟。

   △二利他。

   然后不违赡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徧十方剎。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化他。不于净土而于秽土者。何也答。以净土中人有善无恶。化度则易。秽土恶多善少。化度则难。难故大悲增长。行愿坚牢。易故悲心不深。行愿不广。大弥陀经云。此土修行一日。胜于西方净土修行一劫者葢谓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处。有缘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净土后。必先回入。又问。径在此土化 导。有何不可。何须舍此趋彼然后回入。答若不舍此。则堕落有分。化导何从。若不往彼。则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贫人未见帝王。未蒙官职。则自尚饥寒冻馁 之不暇。又焉能周给邻里乡党乎。故知不愿度生则已。愿则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则已。生则必须回入。又问适欲往生。又欲回入。得无进退踌躇。志不决定邪。答。先期自利。故愿往生。后愿利他。故须回入。发心虽在一时。行事则有先后。若不先发此意。一生净土。回入则难。其如四恩三有何。故知未得往生。决无复入胞胎 之念。既生赡养。决无不来化导之心此正明决定。何谓不定邪。言不违赡养者。法身不动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应现也。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从体起用。亦复 如是。非独一国。亦徧十方。种熟脱三番番不息。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议。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不消作意。化化无穷。故名不可思议 自在神力也。悭贪者以财施摄。刚强者以爱语摄。为善者以利益摄。行恶者以同事摄。故名种种方便。使其三惑不起。名为离染。三德圆证。名为净心(见思尘 沙无明为三惑法身般若解脱为三德)。咸令离染二句。是现世 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后世益。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终不退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决无退失所修行业。三念不退。决无一念忘失错误。又一入西方。纵在疑城边 地。下品下生终不退入三途。故总名不退也。问西方不退设使回入娑婆。还有退否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种种现前。加以弥陀护念诸佛摄受。焉有退失之理。喻如 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后回入者。良由于此。

   △三总结二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是举例我愿句总显无尽。如云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四种可尽。我愿乃可尽问。何 故发此无尽不愿邪。答。以由心无尽故。随心所发誓愿。亦无有尽。又世界等四并由心具。纵然成佛亦无可尽之理又问。愿既无尽成佛何时。答。所言成佛。祇是识 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于三十二相。方便施为。本非真实。尚何成与不成之可论哉初发愿竟。

   △次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 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于众生。以己所修悉施于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 实果。今回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于实际。能修 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今言恩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 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着乎。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后报否若无 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着。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着之有。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 利益。则成虗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如弥陀佛国。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 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 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巵。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能转福。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 方者葢以此也。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 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 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略释愿文竟。

西方发愿文注(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