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证悟的境界当中,定和慧是分不开的

2020-04-15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藏传佛教的大手印,同样也是很高级别的修法,和大圆满差不多。大手印是建议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完了以后就修禅定,修到一定的程度,在禅定的基础上修智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证悟的。比如说我们对大圆满和密法的信心、对上师的信心特别特别足够,加行这些都修得非常到位,那这样子的话,没有禅定也是可以直接证悟的。但是如果前面有一个禅定的话,也会有一些帮助,所以大手印在这个之前需要禅定。


大圆满它本身的方法不需要禅修,因为修大圆满是特定的法器,就跟六祖讲的一样,是上等根机大智慧的人,他们不需要。但是不一定每一个修大圆满的人根机都有这么高,所以为了适合其他根机的修行人,在大圆满的修法前面安排了一个禅修的方法,它不是大圆满最高的本意,但是对其他的根机的人来说,很有帮助。所以很多的大圆满的引导文当中,就安排了这样的禅修,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虽然惠能大师这么讲了,但是我们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像惠能大师这样,都是顿悟的根机,所以我们普通的人修大圆满也好、修顿教的法门也好,在这个之前修一下这个没有智慧的禅修,在实际修行的过程当中定和慧分开修,是有帮助的。当然惠能大师这样的根机,以及和顿教相应的法器,他们是不需要修禅修的。我们也看得出来,六祖惠能大师这么一句话就言下大悟了,后来的很多禅宗的禅师们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但也没有修太多的禅定,根机、条件成熟的时候就言下大悟。所以这种人的话,就不需要先禅定后证悟,惠能大师就是针对这样的人讲的。


然后说“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等”就是等同。意思就是说禅定和智慧是等同的,是一个东西,禅定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禅定。“学道之人作意”,“作意”这两个字,平时就是“这么想”的意思。六祖在这个地方讲其他的一些错误理解,就是说学道之人不能这么想,也不能这么讲。什么不能讲呢?就是说“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


绝大多的版本里面是“先定发慧,先慧发定”这样子,还有很多后来的一些学者,研究这些文字的人,对这个“发”字也没有改,他们认为这不是错字。敦煌的这两个版本里面,也都是这样子的。但是有可能这个字是错的,这个字可能是“后”,因为有些版本里面是“先定后慧,先慧后定”。为什么这么讲呢?从内容上看的话,“先定发慧”这个还可以讲得通:先是禅定,然后在禅定的基础上开发智慧。但是先是慧然后开发禅定,这样讲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内容上有一点点问题。


另外,这个敦煌的版本的第一品里面讲:当时五祖弘忍大师,让六祖惠能大师半夜三更的时候去找五祖,五祖给他讲了《金刚经》,他就开悟了。开悟了以后,半夜的时候,五祖就把惠能送走了。我发现,这个时候也用“三更发”,我想也许这个不是“发”字,也许是“三更后”——六祖开悟了,三更之后,弘忍大师把六祖送到山下。这个可以参考,我们也不一定是对的。


几乎所有的版本在这个地方都是“发”字,也不是完全讲不通,也可以解释的。但是我想有可能这个是“后”字,因为繁体古文的“后”跟“发”也有一点点像。反正这个是“后”也可以,“发”也可以,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先是禅定然后就是智慧,或者先是智慧然后就是禅定,内容就是这样子。


学道之人不要去想、不要说,先是禅定然后是智慧;也不要想、不要说,先是智慧然后是禅定。“定慧各别”,不要说禅定和智慧两个不一样,是可以分别的,不能这么讲。如果你这样理解的话,你的理解是错误的。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如果认为禅定和智慧有先后的人,他就把佛法最核心的证悟的境界,分成了禅定和智慧这两个,就产生了对二相的执著。因为证悟的境界当中,没有这样的分别,定和慧是分不开的,没有任何的二元对立。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证悟后,定慧一体

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定和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学完《坛经》智慧品还没证悟?那快去做这件事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