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衣中宝珠(024)「染净」--三种事,二种相

2020-04-07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染净」──当观察杂染、清净

复次,由三种事,二种相应,当观察杂染、清净。

这一段是在讲,观察清净和杂染,主要从五个方面观察—— 「三种事」和「二种相」。杂染就是不好的、会造成生死轮回的法,清净就是不会造成生死轮回的、可以让你证涅槃的法。

三种事

云何由三种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者、于诸行中观察杂染因缘,谓观彼爱味为爱味故。二者、于诸行中观察清净因缘,谓观彼过患为过患故。三者、于诸行中观察清净,谓观彼出离为出离故。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由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三种事中的第一种,是「于诸行中观察杂染因缘,谓观彼爱味为爱味故」。「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要在一切有为法当中观察杂染的因缘。「观彼爱味为爱味故」,看到这里,你要有一点想象力,不然你会觉得经文莫名其妙。这里的第一个「爱味」是指现实中的状况,第二个「爱味」是佛经中讲的相关的法义。概括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把现实中的状况与佛经中讲到的法义作比对,知道它就是佛经中讲的某一个法。

有的人经常读《阿含经》,没事就念「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非我」。可是当他病痛的时候,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贪着于身体的健康,才产生这么大的痛苦,反而怪佛菩萨没有保佑他,都没想到要把现实的状况与佛经比对。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在修观行,只是把佛经当成是一种学问来学习和记忆,而没有引用经义来对治烦恼。

反过来说,我们如果观察到某一种状况,比如发现自己对色身起了很大的贪爱,你知道这就是佛经中讲的「爱味」。这是三种事中的第一种。

接下来的第二种事,是在有为法当中观察—— 什么是清净的因缘。也就是,你要把现实中的状况,和佛经中的文字放在一起作比对,知道现实的痛苦与烦恼就是佛经中所讲的「过患」。

第三种事,就是在有为法当中去观察,以便让自己能够得到清净。这时候你就观现实中出离爱味的状态,就是佛经中讲的「出离」这两个字。

大家看到这里,不要觉得很困难。如果说要你立刻出离一切爱味,这很困难。但是,如果只是让你出离于对某一法的爱味,就很简单了。

比方你去逛百货公司,突然看到一件衣服很漂亮,你很喜欢。很喜欢的状态就是经典中所说的「爱味」,漂亮衣服就是「色」。你再一看标价,三万块人民币,你吓了一跳:「好家伙,这么贵的衣服!我怎么买得起?」你知道,为了一件衣服花掉三万块人民币,生活都会成问题。这就说明,你观察到了它的过患。你心里说:「算了,不买了。」这时候,就放弃了对这件衣服的贪爱,这种心理状态就叫「出离」。当你观察到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就要联想佛经中讲的有关「出离」的法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叫做观察清净。

以上便是由三种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接着讲由二种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这两种相分别是「由如所有性」和「由尽所有性」。

二种相

云何由二种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尽所有性故。

「如所有性」中的「如」就是真如,二乘所证的真如,称为生空真如。「如所有性」是整个全部打成一片。它指向的是胜义谛,只有胜义谛才有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观行,达到周遍、没有渗漏的程度。下文将分别解释。

如所有性

如所有性者,谓于诸行中,若爱味、若过患、若出离。

「若爱味、若过患、若出离」都是有为法,又怎么能够成为「如所有性」呢?这里为了不让大家证得太容易,产生轻慢的心理,经文有所省略。真观告诉你,省略掉的经文是「皆不异于我」。因为皆不异于我(第八识),所以全体即是,这就是如所有性。

世尊在《杂阿含经》最重要的教诲即是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果五阴皆不异我,岂不是全体皆是「我」吗?这不就是大家所习称的「世界」吗?南传《中部经典》的「彼是世界,彼是我」[1]和《中阿含经》的「此是世,此是我」[2],即是在讲打成一片的真如,这相当于大乘法所说的「一真法界」。但是声闻人所证,集中在五蕴不异于我,所以称为「生空真如」。此部分是声闻见道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之一,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里没有掌握好,以致无法转依于生空真如,无法完成初果的实证,而落于初果向。[3]

尽所有性

尽所有性者,谓于诸行中,尽所有爱味,尽所有过患,尽所有出离。

「尽所有性者,谓于诸行中,尽所有爱味,尽所有过患,尽所有出离」,这是讲观行必须周遍,才能出离三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师,国王觉得他修行很好,送他一件紫色的袈裟。当他快要死的时候,有一个鬼要把他带到阴间。国师说:「你等我一下,我准备好就跟你走。」

国师坐禅的功夫很好,一入定,鬼就看不到他了。国师虽然不见了,但是却有一个小小的黑点。鬼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黑点是一件袈裟,国师对这件袈裟有微细的贪爱,这成为他的罩门所在。于是,鬼变成一只老鼠,拼命地咬那件袈裟。

国师心疼这件袈裟,一下子就出定了,被鬼逮个正着。鬼说:「这下被我抓到了吧?跟我走。」国师说:「这件袈裟把我害惨了,请让我把气出一出。」于是国师就把那件袈裟拿起来劈里啪啦撕碎了。撕碎之后,他终于把最后的一点贪爱断掉,鬼再也找不到他了。

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寓言。它告诉我们:观行一定要周遍,不要有渗漏。

有一位朋友,我跟他讲「五阴无常」,他觉得很有道理。但过了一阵子,他跟我说,他遇到一个人,已经证得了不死之身。我问他:「你不是已经明白五阴无常,怎么又会相信五阴可以炼成不死之身呢?」他跟我讲:「一定都是这样吗?也许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透过某一种修炼方法,把五阴炼成常住不坏之身呢?」

这表示他之前的观行是有渗漏的,没有做到「尽所有性」。也就是说,他对五阴无常、苦、空、非我的观行做得不彻底,总觉得可能会有某种例外,因为他的观行不周遍,导致疑见断不掉,没办法证初果。所以这里的经文特别强调「尽所有性」,是很有道理的。

此中观察诸行为缘生乐、生喜,是名于彼爱味,又此爱味极为狭小;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有爱味。

因为有为法而出生的乐、出生的喜,称为「爱味」。这一类的例子太多了,喜欢吃、喜欢穿、喜欢玩,这些都是以诸行为缘而出生的乐或喜。这种乐和喜只有很少的一丁点,虽然也不异于我,但跟一真法界的广大无涯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修行人观察思惟这个道理,便可以渐次离开爱味,转依于真如。

又观察诸行是无常、苦、变坏之法,是名于彼过患,又此过患极为广大;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过患。

观察有为法都是无常、苦、能够变坏的法。「法」这个字在佛经里有很多种意思,有时候是指「轨则」,但在这里是指「现象」。你观察到这些法都是无常、苦、会变坏的,所以你知道它们是有过失、有过患的。如果你喜欢无常的有为法,爱味只有一点点,但是它的过患却很大,那个时候你就会受很多罪。

比方说,有一个人,他很喜欢他的色身,可以让他吃喝玩乐。可是某一天他得了重病,癌症末期,肝变得很大,压迫到神经,痛不欲生,要打很大剂量的吗啡才能勉强支撑下去。和色身健康给他带来的乐和喜相比,色身无常给他带来的痛苦岂不是大得多?

如果哪一天下了地狱,在地狱里上刀山、下油锅,那种痛苦超过人间那些短暂的快乐不知多少倍!但是,还是有人会为了一点点的短暂快乐而去造作下三恶道的恶业。

有情的快乐都只是一点点,但是痛苦却非常的重。人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性爱。但是你今天如果头痛、胃痛,或者身上哪个地方出了毛病,你就完全不会有这种念头了。再比如好吃的,当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什么山珍海味拿到你面前都没有用。有时候,我们觉得身体平顺的时候去享受快乐非常的好,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快乐和病苦比起来,统统不成比例。这就是所谓「过患极为广大」。

「过患极为广大」还有更重要的意思,过患也同样是「不异于我」,它也是一真法界所显示的相。明白这一点,才能无渗漏地转依于真如。

又复观察于诸行中欲贪灭、欲贪断、欲贪出,是名于彼出离,又此出离寂静无上,毕竟安隐;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出离。

观察对于有为法的欲贪是能够消灭、能够断除、能够从中出离的,这就叫做「于彼出离」。有为法包括三界万法,对有为法能够出离,就能够出三界。离开三界就是涅槃。如果你还没有死就是有余涅槃,死后不再受生就是无余涅槃,这就叫「毕竟安隐」。无论是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都是「不异于我」,这是在出离当中观察如所有性。

又即此爱味,即此过患,即此出离,于诸行中,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审谛观察,当知是名于彼观察尽 [4]所有性,所谓爱味、过患、出离。

这里是在讲观察的方法。「诸行」就是各种有为法。过去、未来、现在三个时期你都要观察。若内—— 身体里面的、内心里面的,若外—— 比如外面的器世间,都要观察。比较粗的快乐—— 比如性爱的快乐,比较细的快乐—— 比如禅定的快乐,都要观察。若劣—— 就是不怎么样的,若胜—— 就是很殊胜的;若远,若近—— 指时间或空间的远近,也都要观察。这样周遍地观察爱味、过患与出离,才能离开有为法的系缚。稍有遗漏,就没办法离开三界。

附佛外道的经论说双身法很殊胜。双身法是把男女性交当做修行的方法。但是,你想一想,难道性交不是有为法吗?也许有人会说:「别的有为法都是有过患的,但是不包括双身法。」他如果这样认为,就说明他的观行有渗漏,他认为某种爱味是没有过患的。但是,佛经讲的是完全没有例外,你要完完全全地观察并确认:只要爱味有为法就一定会有过患。这样才是尽所有性。

还有一种误解。「观」的梵语叫「毗钵舍那」,有人把它翻译成「内观」。我们看了这段经文,就应该知道「内观」很明显是错误的翻译。因为经文中说「若内、若外」,甚至《阿含经》中有的地方还讲「中间」也要观。这种观察是要普遍地观察,而不是只往内观察。

另有一点极为重要,它与修证的认识论有关。按照尽所有性的要求,观行必须「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然而这里面有很多现象是我们没有办法现前观察的。例如在我们出生以前的色蕴,未来际的色蕴,很微细的色蕴(如电子),很遥远的色蕴(如二百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别人的心法、心所有法,都是我们无法现前观察的,我们要怎么确定它们一定是无常、苦、空、非我呢?《瑜伽师地论》卷88 说:「于内诸行发生法智,于不现见发生类智。」意思是说,对于能够现前观察到的法(这以内法为主,包括自己的贪爱、烦恼等等,但其实也包括可以现前观察的外法),可以发生法智;对于不能够现前观察到的法,可以发生类智。所谓的类智,是指明白同类的事物会有相同的体性的智慧,以现代的语言来说,便是使用逻辑归纳法得到的知识。佛教主张「依智不依识」,所以类智和法智是被视为同一等级的,都是现量。

也许会有人质疑:「一般人无法现前观察到,或许定力很好的阿罗汉可以观察得到。」按照佛经记载,即使是有宿命明的大阿罗汉,也没有办法现前观察八万大劫以前的事。因此,如果主张只有现前观察才是现量,那就会连大阿罗汉都不能做到「尽所有性」的观行。然而,从经教看来,初果的观行就必须达到「尽所有性」的要求。由此可知,逻辑归纳法也属于现量,它是意识的现量境界。逻辑归纳法既是现量,比它更可靠的逻辑演绎法当然更是现量了。

[1]《中部经典》(CBETA2019.Q3, N09, no. 5, p. 192a1)

[2]《中阿含经》卷54 2 大品〉(CBETA, T01, no. 26, p. 764, c25-26)

[3]除了此处的解说之外,读者可以参考《实证佛教导论》第254 524页

[4]原本作「如」,今依《论》义改。(释印顺原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