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清净道论》里的原始数息法

2020-04-01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出入息念数息的修法很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原因可能是业处的名称叫出入息念,似乎和数数没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不要简单理解为专注呼吸。应该理解为 借助呼吸持续生起去除烦恼的正念的修法。知道呼吸容易,但是生起正念就比较难了。有人以为知道呼吸就是生起正念,这是错误的。知道呼吸主要还是触觉的作用,是身识。而正念呢?正念是意识的作用。二者是不同的。而如果运用数息这个技巧,就容易把二者联系起来了。为什么呢?数数是意识的作用,能把意识调动起来。这样生起正念就容易了。有很多禅修者往往在修出入息念的初期就直接专注呼吸,不太愿意修数息。或者很随便地修几下数息,就急急忙忙地放下数息,单纯修持续专注呼吸。但我自己亲身体验,这样做往往会卡住,无法进步。因为没有踏踏实实地修数息,正念的强度不够,以为自己能持续专注呼吸,而实际根本做不到。还往往会因为无法清楚的觉知,下意识地控制呼吸,造成呼吸不自然,身体难受,弄不好还会影响健康。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轻易跳过数息。

《清净道论》的数息法有两个阶段:慢数法和快数法。先修慢数法,后修快数法。我们先看慢数法:

(数)于此(作意的规定)中初学的善男子第一以数于此(安般念)业处而作意。数(出入息)时不宜止于五以下,不取至十以上,中间亦不应脱数。因为如止在五以下,则在迫窄的空间内未免心生苦恼,犹如彼押在迫窄的牛舍之内的牛群相似。若超过十数以上,则心生起仅依止于数(仅取出入息的数目作意)。若中间脱数,则发生“我是否已达业处的顶点”而紊乱其心。所以应该避去这些过失而数(出入息)。(摘自《清净道论》)

汉译《清净道论》有时把“出入息念”称为“安般念”。这段文字是讲数息需要避免的过失。首先是确定数息的最大数,太大或太小都不行。在五以下就太小。比如从一数到三就重新数,这样换的太频繁。就像空间太狭窄,人会感觉不舒服。类似行禅的时候,如果行禅用的步道太短,就会有这种感觉。

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什么是太大?超过十以上。这有什么问题呢?注意力会过度集中在数字上。因为数字大了,数数要求的注意力就强了,注意力就会滑向数字。而忘了觉知呼吸。变成完全数数了。所以太大也不行(根据实践,十这个最大数也不绝对,这个数字主要针对初修,无基础者而言。另外,数息时对数字较强的作意是必要的)。

“中间脱数”就是忘了数数,这也不行。他忘了数数,还以为达到了安止定。这里“我是否已达业处的顶点”就是这个意思。“业处的顶点”是指安止定。为什么他会有这种疑问呢?因为安止的状态是不能思维的,自然不能数数。但我们不能把忘记数数当作安止。二者有根本的区别。安止的状态虽然不能数数,但心是清明的状态。而忘记数息,就是脱数的状态往往是因为昏沉。这实际是让禅修者要避免数息时的昏沉。

数(出入息)时,最初应该慢慢的数,如量谷之人的数相似。即量谷者充满一筒(量谷的器具)便说“一”而倒出,更在充装时若见任何污物取而弃之,口中仍言“一、一”。对于“二、二”等也是同样。如是此(瑜伽)者于彼现起的出息入息中即取彼(息)而作“一、一”等,这样观察其所起(之息),数至于“十、十”。如是数出与数入的(瑜伽)者,便得明了出息和入息;(摘自《清净道论》)

这段文字就是教我们如何数了。这里是用量谷来比喻数息。量谷是怎么量的呢?这里量谷容器是筒,要计量一个稻谷堆,就是用这个稻谷堆的稻谷装满一筒,然后倒在另一个地方。然后计数:一筒。接着装第二筒,倒掉,计数:两筒。根据这个譬喻,这里说的数息法就是吸气时心里一直保持数一…… ,呼气时也一直数一……, 再吸气时数二…… ,呼气时一直数二…… ,这样一直到十。然后再从一数起。(如果直接按此方法感觉不适,可用只数呼气的方法过渡)

慢数法熟练后,就可以尝试《清净道论》讲的快数法:

于是那时,他得放弃象量谷者之数的慢慢地数,而取如牧牛者的数的快快地数。即熟练的牧牛者,取些小石子放在衣角内,手拿绳与鞭,早晨前往牛舍,打了牛的背,坐在门栏的柱头上,对于从(牛舍的)门口出来每头牛,都“一、二”的投以石子而数。因为在三时的(初中后)一夜苦居于迫窄的空间内的牛群,(从牛舍)出来时,互相拥挤,急速地一群一群的出来。他便“三、四、五”乃至“十”而急速地数。(摘自《清净道论》)

这段是用牧童数牛来比喻。和刚才的量谷不同。牛往往不是一头一头的出来,而是一群一群出来。所以牧童不是一个一个数,而是一群一群数,就是一下要数好几个数。

如是此(瑜伽)者亦用以上(急速)的方法来数,他对出息入息既得明了,便快快地数数而行。自此以后,他既了知(出入息的快快地)数数而行,不执持(出入息于身体之)内与外,每等(出入息)到达其(出入之)门而执持:“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七”……乃至……“八”…“九”…“十”的快快地而数。以数连结于业处,由于数的力量,而心得以专注,譬如由于舵的支持之力,而得停舟于激流之中。这样快快而数的人,其业处如连续而不间断的现起。(《清净道论》)

根据这段文字,在快数法的阶段,一次呼吸,要数的数就不是一个了,而是五个以上,乃至十个。比如吸气时数一、二,呼气时数三、四、五。最大是时候可以吸气时数一、二、三、四,呼气时数五、六、七、八、九、十。我这里是说吸气短,呼气长的情况。如果是吸气长,呼气短。则反过来。吸气时数一、二、三,呼气时数四、五。或者吸气时数一、二、三、四、五、六,呼气时数七、八、九、十。

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呢?正念更加密集和有力。心要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快速数数,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精进。这样就激发了更强的正念。这段文字里也有一个譬喻:譬如由于舵的支持之力,而得停舟于激流之中。这里的舵应该是像我们中国说的橹,既能把握方向,又有划桨的作用。一条船在湍急的河流逆行的时候,一定要拼命摇橹,用很快的频率摇橹,这样才能保持方向和速度。同样的,初修的人妄念很多,就像激流一样,用快数法这样高频度数息才能很好地专注业处。这个快数法笔者自己亲身实践过,是非常有效的技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