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寻经》讲解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静寻经》讲的第四和第五个去除妄念的方法:
“比丘应该作意寻思起因的止息,当他作意寻思起因的止息时,这些引发贪、嗔、痴的寻思被弃除、平息。弃除它们后,心专一而得定。”
“作意寻思起因的止息”的意思就是:找到不善寻思的起因,把这个起因消灭,妄念自然就平息了。这里说的妄念是像演连续剧的类型:一个妄念会引发另一个妄念,连续不断。《法句经》注解里有个故事:在一个雨安居(雨安居就是在雨季的四个月(大概是在公历6月份到10月份这段时间)为了避免外出走动踩死虫子,比丘要固定住在一个地方禅修),有位比丘得到了居士供养的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安居结束以后,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并把袈裟供养给长老 比丘。但长老 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所以加以拒绝。尽管年轻 比丘多次恳请,长老 比丘最后还是拒绝了。年轻 比丘因此十分伤心,认为舅舅不喜欢他。他甚至觉得既然舅舅坚定拒绝与他共享必需品,他最好还是还俗,过世俗的生活。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妄念不断:还俗后,就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让母羊生很多小羊,把小羊养大卖掉,就有足够的收入,娶妻生子,他再携带妻小乘车去探访舅舅。他甚至想到在路途上,他会告诉妻子,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她却要他驾车,不要管孩子的事,而他坚持要照顾孩子,就去抢孩子,结果孩子却掉下车子,被轮子辗过,他非常忿怒,拿棍子要打老婆。这时候,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搧凉,由于胡思乱想,扇子就打到了长老 比丘的头。长老 比丘有他心通,明白年轻 比丘的心念,就笑着对他说:“你自己打不到老婆,怎么来打舅舅呢?”......。
故事里这位比丘的一连串妄念其实都是由怀疑舅舅不喜欢他的妄念引起的。如果没有这个妄念,其他的妄念也就不会发生了。其实舅舅不喜欢他只是他的猜测,未必是事实。但他却因此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妄念,发展到后面显得荒唐可笑。生活中类似的情形还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有时看到亲友脸色不好,就以为他(她)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然后浮想联翩,越想越坏。而实际上这位亲友可能仅仅是身体不舒服而已。如果我们冷静地找到源头,放下无端的怀疑(实在不行可以直接问问这位亲友,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自己瞎猜的那样),这样就会明白自己一连串的胡思乱想实在是多余,妄念自然就平息了。
注解还说明:在调查起因的过程当中,就会消耗不善寻思的力量。这样不善寻思的力量就减弱了。上一次讲的忘记不善寻思的方法就像俗话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避开不善寻思。第四个方法,好比是用一种拖延战术,消耗不善寻思的能量。用调查起因的方法慢慢的拖,把不善寻思的力量越拖越小,直至消失。
有的禅修者友发现自己有妄念(不善寻思)的时候,会很冒火,而冒火本身就是一个不善寻思。这样妄念会愈演愈烈,很快就被妄念打败了。那应该怎么样?应该要耐心,我们觉察到妄念后就思维:妄念怎么来的?用冷静的心态来分析妄念的起因,这样妄念的力量就会慢慢的消减,直至消失。
接下来学习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方法:
“ 比丘们,比丘于是咬紧牙关,舌抵上颚,以心制心。当他咬紧牙关,舌抵上颚,以心制心时,那些引发贪、嗔、痴的恶、不善寻思被弃除、平息。弃除它们后,心专一而得定。”。
这里的关键字就是“以心制心”。这里的“以心制心”就是用善心制伏不善心。根据南传阿毗达摩,同一个时刻,不可能生起两个心识。尤其是善心和不善心是不可能同时生起的。所谓“以心制心”就是生起善心,不善心自然就被制伏。但是有妄念的时候,生起的是不善心,在这个时候要生起善心不容易,需要用一个强有力的方法。注解举了菩萨的例子:菩萨在成就佛果的那座禅修前,发了一个很大的誓愿:“若不成道,即使血液干涸,肌肉枯萎,只剩骨皮,也誓不起座!”用一个强有力的誓愿生起善心。
还有一个强有力,让人震撼的方法,就是念死(通过思维死亡来生起正念)。我们可以通过修念死来生起正念,去除不善寻思。为什么说念死也是一个 强有力,让人震撼的方法呢?因为死亡有几个让人震撼的特征:任何人难免一死,无人能阻止死亡的发生;死亡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生前的财富、权力和荣耀在死亡发生后价值就会清零,失去任何意义。 什么才有意义呢?善业(布施、持戒等)和禅修在死亡来临时能帮助我们。如果能通过禅修证得阿罗汉果,就彻底地解决了生死的问题。即使不能证果,善业也能帮助我们来世投生善趣,继续修行。这样一思维就容易去除各种贪恋世俗的妄念,专注在禅修上。
佛陀在经文里说了一个譬喻:用强有的善心制伏不善心就像一个强壮的人抓住一个比较弱小的人的头、脖颈或者肩膀制伏他。这就是说:用善心去克服不善心的时候,善心的力量要强过不善心。怎么能让善心的力量强呢?经常重复,善心的力量就会增强。所以说我们要经常布施、持戒和禅修,生起的善心力量就会越来越强。
掌握了以上五种方法去除了不善寻思,会怎样呢?
“比丘们,这样的比丘可说是精于调伏寻思之道。(他能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寻思),要寻思什么就寻思什么,不要寻思什么,就不会寻思什么。他断了贪,解除了结使,破除慢而结束痛苦。”
“ 要寻思什么就寻思什么,不要寻思什么,就不会寻思什么”就是禅修者能自在把握自己的心念。这个能力是得到禅那的前提。所以禅修者开始用功应该是放在妄念(不善寻思)的去除上,而不是急切地期待禅相、禅那的出现。这里佛陀就告诉我们: 能把握自己的心念,去除不善寻思,自然就能得定,在得定的基础上修观,就能证得阿罗汉果,得到究竟的成就。(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