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照大千
佛光照大千

听高僧讲,为何他们要出家

2020-03-04 佛光照大千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为什么要出家?

01

  弘一法师:我为什么一定要出家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地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欢喜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佣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到了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师父。

  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入山。预先在寺里住了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02

  圣严法师: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型态的比较

  孔雀虽有色严身,

  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

  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却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型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位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著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并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画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

  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分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03

  大安法师: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区别

  出家、在家修行就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这一点,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信、愿、行。只要你具足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会区别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够平等摄受。

  但是从所承担的责任来看,那是不一样的。出家人建立僧团,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继承如来的家业,所以对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觉地承担,一定要有持戒意识,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个出家比丘是四众弟子的领导阶层——领众修行,我们一定要称职。这个续佛慧命、讲经说法,一定要在智慧、道德方面真正能够说得出来。

  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心、谦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的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责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的道场,对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的法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所以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这个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那么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刚才讲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他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明代这个朱元璋以后——他由于原来是出过家的,因慈悲心,从他那里就开始废除了度牒制度,这样就使整个僧团的这个成分就不纯了——龙蛇混杂了。那么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后期,这个僧团里面进入了很多素质很差的、没有信仰的、赖佛偷生的这些人。所以它对整个佛教形象,对僧团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为削弱。

  那么在这个末法时候,无论怎么样,佛教的住持还是要靠僧团。那靠僧团,僧团里面的每个成员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话来说,他提出两点。你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你菩提心要发得出来,不是说:“哎呀,我在社会上很难混了,下岗了没有一份工作啊,据说出家赶点经忏还能赚点钱啦,干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赚了一笔钱,他又还俗了,这些都是败坏佛教。

  然后第二,就是要有过人的天赋。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经藏,对佛经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开佛经,这个断句都不知道断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就很难做到弘法利生了。过人的天赋,就是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不仅要闻一知二,不仅要举一反三,而且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样快速进入佛法,然后进入弘法的前沿,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讲得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古人都有这个水平,我们没有办法达到。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素养,然后又有菩提心驱使,他就可能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有对佛教深刻的、坚固的信心。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市场所污染,社会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坚定,对佛菩萨的存在,对极乐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个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去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以这个作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门的话,心没有放在道上一定烦恼现前,烦恼现前他一定会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没有,他整个的形象也没有,这就是佛教目前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万一烦恼重,信心达不到那个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尘学道也很好。万一撞进了僧团,自己烦恼降服不了,那也可以还俗。千万不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做破戒的行为,那可是地狱的种子,因果非常重大。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