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可以努力去赚钱,追求世俗幸福吗?
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
文/达真堪布
很多人学佛,什么都没学到,就学会了两个字“随缘”,或者“放下”。工作业绩不好,生活不幸福,就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
佛陀真正的教导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人学佛以后,就不能从事赚钱的事,也从此与世俗幸福无缘了呢?
大多数人的理解,佛法与赚钱完全是相对的两个极端,学佛修道只能避坐深山,远离名利,黄卷青灯,暮鼓晨钟。
浑不知佛法从来都是世间法,鲜活生动,而且,能生万法,妙用无穷,即令佛祖释迦牟尼佛,也曾开示过很多直至今天仍然卓有效用的赚钱之道。
佛在《法华经》中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在《维摩经》中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
《大宝积经》中也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
从这几部最重要的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初步确证,佛陀从来都未曾反对过入世创业投资赚钱,甚至反而把这一切治生产业视作极好的修道法门。据此我们足可以正视听明真伪,以佛陀的智能正视赚钱。
《六祖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当然佛法说的赚钱不是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不好好经营打理,到庙子里烧一柱香,乞求佛祖保佑赚个盆满钵满。
佛陀时代有一名婆罗门教的青年问佛陀说:“佛陀呀!如何而得现法安乐呢?”佛陀就跟他开示说:“要得到现法安乐,必须要具足四项方法,
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护具足。第三、善知识具足。第四、正命具足。”
佛陀所说的“守护具足”,意思就是说财产的保存,佛陀在这里强调的是你既要会赚钱,也要会赚钱,更要会守业,而“正命具足”,则进一步说不要浪费,不滥用财物,同时亦不可过于节省吝啬。
唯其如此才能够获得现法安乐。由此可知,佛陀并不反对现法安乐,认为这是学道的资粮,同时也可见其对赚钱的重视程度。
如何发财呢?佛陀一直如我们的祖先一样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在《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
这六种资生事业,都可以合理合法的赚取应得的利益,都是佛陀认可的经济营生,其它不法勾当只能敬谢不敏,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茍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
换言之,佛陀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开示了几项亘古不变的生财之路,种植业、零售与贸易、资本运营、房屋租赁及房地产开发、轻工制造业。
当我们在苦苦寻找投资项目与市场热点的时候,佛陀早就于千年前洞若观火,不信试看,佛陀推荐的行业至今都还是热门,而佛陀反对的行为基本都成了坑人的陷阱。
佛陀的教导,果能正信,自然趋利避害,何愁没钱赚?
真正的佛教徒做生意,也讲究“随缘”、“放下”,只是这个“随缘”是在尽人事之后的不强求,“放下”是身在其中,而心不染着。
正如《坛经》所言:“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
真正的佛教徒做生意,赚钱不是唯一目的,赚钱只是弘法利生的一种手段,他不会计较利润的多寡,更在意自己商业行为的社会效益,凡是有损社会公平、正义,违背道德的事,利润再丰厚,也不去坐,
凡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事,利润再少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因为他真心为大众服务,因此人们都会主动的去回报他,所以他的收益是丰厚的,他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