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一切高深的法,都源自前行的基础!
不论修持何法,都要把握要点,不论是大乘小乘,都要先了解及抓住什么是重点,而不是舍本逐末,把重点搁在一旁,去修持外在的习俗和传统等,而忘却了真实的法教意义,这样就很难成就任何事情。
因此就如同竹巴噶举的一位大德曾说很多人追求见解高高,什么都要求至高、最高深的无上密法,但往往把其他重点视为是低等浅法。
当然佛法的力量是非常殊胜、伟大,但虽然佛法力量无边,但若行者把佛法放在一边,仍是无法成就自己的自相续的。
譬如至高无上的大手印法门、大圆满法门,很多人自以为已经求了大圆满法,自以为求到了,就代表自己的见解透彻、证量也很高了,但根本没有去修,光是求了就觉得自己修为很高。但其实法再高,也代表不了人。
因为要真正去修法、让法能融入到自己的相续,自己的证量才会提高,否则外在的法固然殊胜多高深,但对自己的心却毫无帮助。
譬如藏地的马非常昂贵,现今有些人讲法如藏地的马一样高价,但讲法者的功德和见解,却还不如一条狗来的低下,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狗是身价不斐。
因此首先我们就要去修持加行和前行,打好修法坚实的基础,就如同盖高楼时需要打下坚实的地基一般。法是深奥的、它一直存在着,不需由你去评价他孰深孰浅,但我们所谓的“深浅“,是要法等融入心中时,才能看出是否深奥。
因此所谓密法是否深奥,要看在自己心续中是否深奥,因此重点是要好好去修前行,若能好好修前行,自然能了悟深奥的佛法,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修持程度,因为一切高深的法,都是源自于前行的基础而来的。
有位高僧曾言:有了对死亡无常的体悟,密集金刚也不再是深奥的法,如果有死亡无常的观修,就不需其他深奥的法,仅是念三皈依就可以了。所有法的基础就是前行的”转心四思维“。
因此如同之前所提,外在的法甚深,对我们心续无任何帮助,佛陀的心智无比高深、智慧无人能及,但即使佛陀有高深证量,但帮不了我们。
佛陀就算有再高的证量,若我们不去修法的话,佛陀或佛陀的教法也不能直接对我们有帮助。因此要想对我们有益,就要让甚深法教融入到心相续中、去修持佛法,从而渐渐压制烦恼、断除烦恼,让佛陀深奥的密法能融入到自心当中,这样才会有益。
譬如有时我会这样去想,也觉得这种想法还挺有帮助的,以我为例,我出生于佛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佛教徒,且七岁就被认证为噶玛巴,被迎请到寺院,在僧人环绕、佛法薰陶中慢慢成长,也同时有机会去闻思修,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是个佛教徒、是个修法者。
当然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自称修法者,但总是毫无造作的、理所当然的自认是个佛教徒,甚至有时候会想“如果我都不算佛教徒,那还有谁还算是佛教徒呢?”如果噶玛巴都不算佛教徒的话,还有谁会是佛教徒呢?有时会这样想。
因此,每每被问及是不是佛教徒时,我们都会会趾高气昂的立即回答“我是佛教徒!”但被问到“是不是好人”时?却有点迟疑,自己想想好像有时是好人,但有时好像又不是,但却坚信自己是佛教徒,这样有点行不通,不太合理。
因为佛教是非常高深的、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佛教徒的心的功德也应该是更高的,才配称为”佛教徒“,法要尽力去修,心的功德也是非常高深,若以此来自我逐一检查的话,这些功德一点都没有,因此会觉得,自己长久以来被欺骗了呀。
长久以来,自己一直被外在的环境、顺缘所欺骗了,因为外在的环境让自己自然的自认为佛教徒,但其实自己是否是佛法的追随者,都不太确定,因此在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自称佛教徒之前,还是先做个好人,会更为重要。
成为好人后,就要去修持自心,转变思维,让菩提心的思维更好融入自心,让人性更往善良方向的迈步,更容易在相续中升起菩提心、升起菩萨戒,因此改变自心思维更为重要,否则自认佛教徒的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总是老想着求高法争高位,但其实要往高的地方走,必须要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般,由低处出发、打好基础,才是重要的。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