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仁波切 :你有的是怜悯心还是慈悲心?
下面四句所要说的就是我们的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是指我们最神圣而真实的慈悲心,因为我们讲慈、爱、悲等都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阶段,而这儿所讲的是我们最神圣的慈悲心。
这几句话是这样说:一切众生的精义就是佛性。众生因为不能知道、了解到,所以他们在轮回中受着苦,在因果的苦海当中轮回著。愿我能对一切的众生建立起纯净、无量的慈悲心。
一般人有的是悲悯心,而不是慈悲心。比如看到一个人在受苦的时候,我们会生起一个悲悯的心,当然这种悲悯心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跟在这儿所讲的更高、更神圣、更深入的慈悲心是不同程度的。
因为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在受苦时所生起的悲悯心还是牵涉到有我执我慢的心理,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在受苦的时候,我们同时在潜意识里会感觉到我没有在受着这样的苦。因此,我对这个众生有一种可怜的感觉。当然这种可怜的感觉并不坏,可是却是不究竟完整的。
如果你真的能够了解到这个众生的究竟精义不是无知的,他这个究竟精义不是受苦的,在究竟精义上他就是佛,只是因为他不能领悟到这个,而他在造著这个苦,受着这个苦,你有这样的一种了解,从心底生起了一股纯净的了解,一种真正的尊敬,而不是轻视的悲悯心。
这样的很真实、很诚恳、很深入、很清楚的了解,同时还有着一种尊敬,这样子我们才能称之为神圣的慈悲心,因为你了解到这个众生在究竟精义上就是佛。
现在我要花点时间,稍微讲一讲修行的一些问题,比方说,一个初学者应该如何开始?
一个刚刚开始学佛的人,见到或听到佛法的圆满特质,样样都觉得新鲜,因此被激动,就会做得太过份,太勇猛。对一位初学者来说,只要保持虔敬心、激励心,但不要太过份,初学者在生理上或精神上通常都会非常紧张。
例如在做大礼拜时,总觉得自己要拜得愈强愈多愈好,唸经唸祈祷文或唸咒时,总觉得一定要唸得非常大声,唸愈多愈好。因为你会想到世事无常,很多事弄不清楚,混淆不清,一切都会使你紧张。修行的“量”很重要,但“质”更重要。
因此对初学者来讲,应该尽量让自己放轻松,唸祈祷文时,尽量用心来祈祷,不仅仅只靠嘴巴来表达。当你感到世事无常,生命苦短的时候,着急没有用,着急想要把这些问题立刻解决是办不到的。
像小孩子一样,种了一个盆景,恨不得马上就要长大,长不大就急用剪刀乱剪,结果这个盆景很快就枯萎死掉了。你要让自己有时间慢慢的了解这些问题,光着急没用。太急了就会产生误会误解的危险,你对很多事会产生很大的误会。例如空性、慈悲、邪灵、业力等等,误会就会产生危险。
例如我们对“空性”若产生误会,错误的后果很多,你会生起我慢心,什么事都觉得无所谓,觉得反正一切都是空,怎么做都没关系,这是很危险的。
若对“慈悲”误会,由此而产生错误后果很多,最通常的错误,就是你急切的想要帮助别人。太急了,你反而会伤害别人,看不清楚别人需要什么帮助,把错误的东西给别人,造成更大的混淆。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