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

2020-01-29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这是敦煌版的意思,如果没有这些烦恼,那么我们的般若常在。实际上,我觉得还是宗宝版讲得更加具体一点,为什么呢?比如说敦煌版里面讲“若无尘劳,般若常在”,般若常在是肯定的,有烦恼、没烦恼,般若始终都是存在的。但是宗宝本讲“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常现和常在不一样:常在是永恒的存在;常现不仅仅是存在,而且它就出现了、现前了。所以这个版本,它把《六祖坛经》的内容讲得更加清楚一点。实际上,敦煌版“般若常在”它的内容是这个意思,但是表达的时候,用词不一样。


惠能大师当时讲《坛经》到现在大概是一千两三百年了,我们现在就是过了一千两三百年之后的人了。对我们来说,“般若常在”和“智慧常现”有点不一样。“般若常在”,有烦恼、没有烦恼,反正我们内心当中般若永远都是存在的,我们会这样理解;“智慧常现”,那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烦恼了,那么我们的智慧一定会现前的,不但是存在,而且会现前的。


智慧常现——现在虽然我们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见呢?那就是因为有这些烦恼,如果这些烦恼没有了,那么智慧本来的面目一定会现前的,我们永远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这三个特别特别重要。如果证悟了禅宗顿悟法门的人,那么是无念、是无忆、是无著。这三个大家一定要记住,其实这个理论上没有太多的问题,主要是修行时,我们真正地去打坐,而且深层次地进入禅定,或者是修智慧的时候,这三句话对我们非常非常有用的。


前几天我们也讲过了,从《坛经》它本身的表达、字面上意思去看,我的理解是这样子。很多汉传佛教的法师也讲过《坛经》,他们怎么样讲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参考,但他们应该也是这样理解的,也许有其他的解释方法,我们下面还会讲的。


那么无念、无忆、无著这三个是什么呢?无念,字面上先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念头了;无忆,就是说不思考过去,不去想过去的任何事情;无著,就是说没有执著。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忆是对过去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这种执著、回忆;念是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但我们内心当中可以去想的这些事情——即对未来的这些事情的执著;著就是对当下万事万物的执著。所以我们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忆是过去,念是未来,著是现在。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能说这是唯一的解释,可能是很多解释方法的其中之一。


或者我们不从时间的角度解释为过去、未来、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任何念头,这些善的念头、恶的念头、无记的念头,各种各样的念头叫作念;忆,它这个字本身就是过去的回忆,不可能是未来的;著,即执著,那么这个执著对过去也可以、对未来也可以、对当下也可以,都可以的。这样理解也没问题。


大家一定要知道,无念有正面和负面的,或者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无忆也有正面和负面,或者是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无著也是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所以无念、无忆、无著这三个都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最后一品就讲过这些,藏传佛教很多的论典把这些分得非常非常清楚,大家对此都非常地重视。我刚才讲了,这不会有太复杂的理论,但是对一个实修的人来讲,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区别。如果我们分辨不出来的话,到时候没法去调整自己修行的方法。


无念、无忆、无著这三个在佛经当中经常出现。禅宗里面有,藏传佛教也会用这些字,尤其是密宗的大圆满跟大手印经常都用,还用得特别多。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若无尘劳,智慧常在

所有智慧都是来自于我们心的本性

何为真正的坐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