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十一善心所
善的定义,是对自己思想行为有益的,对他人也是有益的,现今是好的,将来也是好的,才能算是纯善。
佛教所说的善法,种类繁多,简单来说,不出“五戒十善”,但趁心理来研究分析,善的心理有十一种,称为善心所法:
(1) 信——信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信善恶因果,即对佛教有坚强信仰,为生起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源。《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能有深的信仰,则能生出一切善法。
(2) 惭——惭耻,自觉知识学问不如人而感惭耻,如不发奋努力,则对不住自己。
(3) 愧——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损害他人,怕对他人不住。倘若做错了事,便自觉抱愧,则能改过为善。
(4) 无贪——不悭贪,对五欲无所执着爱恋。
(5) 无嗔─ ─ 不嗔恚发怒,遇不顺境界,能慈心忍受。
(6) 无痴——不愚痴,能以智慧辨别善恶是非,明白事理而无错误。(一切善法,由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而生。)
(7) 精进——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勤勉的意思。即勤修一切善法,勤断一切恶法。
(8) 轻安——即心中轻快安乐。要除贪嗔痴等粗重烦恼,则内心便可得轻快安乐。
(9) 不放逸——不放荡纵逸,任性胡为,能依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为体,防恶修善。
(10) 行舍——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即修行人应舍弃我相和法相,也即行一步舍一步的修善。
(11) 不害——不损害人家名誉、生命、财产、能慈心容忍爱护一切众生。
以上十一种善心所法,是属于唯识学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共五十一种,或善或恶不定,唯有这十一种心所有法,是纯粹善法,为一切佛弟子所需要学习。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更多阅读:
佛教常识|四摄法
佛教常识|八关斋戒
佛教常识|五浊恶世
佛教常识|四大五蕴
佛教知识|因缘与果报
佛教知识|业力的因果律
佛教知识|缘起的宇宙人生
佛教常识|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教知识|寺院的一花一果,不能随便采摘
佛教常识|学佛不一定吃素,但却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