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动力还是束缚?
在我谈到要打碎欲望的时候,有些人是非常排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欲望不是束缚,而是动力,能促使一个人积极地追求一些东西,而且它是人的天性。对此,我的回答是:你不打碎它,就会永远受到它的左右。
有的人最初为了养家糊口而追逐金钱,但是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诱惑越来越多,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渴求与追逐的过程中,他很容易就会迷失自己。
假如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出卖国家机密和资源,可以赚到很大的一笔钱,而且,好多人都是这么做的。他就有可能会超越底线,做一些伤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刚开始,他或许会内疚、痛苦、恐惧、心虚,但是这个充满了欲望和功利的环境,会不断告诉他:你这么做没有错,有钱才有尊严,你难道不想活得好一点,不想成功吗?大家都是这样活着的,不是吗?
这时,他就会放下良知,放下罪恶感,放下灵魂的纠斗,变本加厉地错下去,而这个欲望化的价值评判体系,也会因为新成员的加入,变得越来越坚不可摧,甚至越来越扭曲,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会变成某个利益游戏的牺牲品。在这一点上,不管你有没有钱,都一样。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着幸福感,这当然很好。但是,它也恰好反映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现状——幸福感正在逐渐远离我们。为什么?我曾经说过,当全世界都呼吁着,要抢救一种文化的时候,正好说明这种文化在走向消亡,幸福感也是这样。
那么,难道我们要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这样。不过,仅仅呼吁还不够,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应该改变的,什么是能够改变的,什么又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尤其应该明白的是,幸福感从何而来?
幸福感来源于满足、坦然、爱等正面力量,假如放纵恶念和欲望等等,使那些正面的力量受到压抑,人就不可能幸福。
我打个比方,如果你想让一杯水变得像蜜一样甜,你会往里面不断撒盐吗?当然不会。同样道理,如果你在渴望幸福的同时,又不断加入一些与之相反的东西,就很可能会承受失落。
制度、福利等外来保障固然很好,也很重要,但它们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唤醒自己心中的爱,如何真正地爱这个世界,如何用爱驱散欲望与怨恨,如何守住良知,如何学会知足。
只有每一个人都唤醒自己心中的爱,都守住自己的良知,整个社会的文化土壤才会发生改变,价值评判标准也才会改变,人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方式才会改变,整个社会才有改善的可能。而且,只有懂得知足,心里有爱,学会宽容,能守住良知,一个人才能活得满足、快乐、坦然。
所以,不要总是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要看看自己的内心,多跟自己的灵魂对话,看看它需要什么,又缺少什么,看看自己是不是往精神世界里面,填充了一些多余的垃圾。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