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贪心当慈悲
NEW BOOK
2020
往期:
所谓误区,即与正道之间看似相似,实际上却迥然有别的歧途。因为缺乏闻思,没有智慧,所以往往会南辕北辙。
虽然在整个学佛的过程中,误区不止十个,此处介绍的,是比较重要的十项误区。
一,信心与欲望容易被混淆。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分清信心和感情的区别。
《俱舍论》中讲,对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世俗感情、亲情、友情,与对佛、法、僧的信心比较容易混淆。
《俱舍论》中还讲到,信心和感情之间有四项判断:既有信心,也有感情;既没有信心,也没有感情;虽然有信心,却没有感情;虽然有感情,却没有信心。下面分别一一说明。
第一,我们对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传承上师或经常在一起的上师,会非常有信心,完全相信他是来度我们的一尊佛,完全具备大乘、小乘,显宗、密宗所讲的金刚上师的标准,同时也很喜欢他,所以也有感情。
第二,对别人的上师或离得比较远的具德上师,我们也有信心。因为无论是从戒、定、慧等各方面来看,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上师,我们相信他们也是佛菩萨,至少具有做上师的标准,所以对他们有信心。但因为没有从他们那里学过法,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所以没有什么感情。
第三,对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我们会有世俗的感情,却没有信心。
第四,对素不相识的普通人、陌生人,我们既没有信心,也没有感情。
虽然感情和信心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们很多时候却分不清楚。有些人自以为对上师有信心,以为自己是很标准、很虔诚的弟子,实际上只是一种感情而已。因为经常与上师接触,便日久生情,却从来没有把上师当作佛菩萨或具备金刚上师标准的上师。这种所谓的信心不是信心,而是世俗的感情。
如果对上师只有世俗感情而没有信心,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得不到什么功德。因为加持的前提,是在信心强烈的情况下猛厉祈请。如果精进努力,出离心和菩提心还有可能修出来。但再往上走,像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尤其是像大圆满、大手印,还有禅宗讲的明心见性之类的高级别修法,必须依靠信心的强大力量与自身根机的成熟。
通过内加行、外加行来修炼自心,根机就可以逐步成熟。在此基础上,加上我们对上师的信心,在因缘和合的时候,我们就会证悟。
大圆满修法,是最高的境界,此时逻辑推理已经排不上用场。如果修气脉明点,那就不叫大圆满,而只是普通的密法了。此时依靠的,就是自己修加行时积累的福报与自己对法、对上师的信心。如果没有这两个力量,就很难证悟。
不仅是藏传佛教,包括《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般若摄颂)》等大乘显宗经典,也提到对上师信心的重要性。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解脱的道路。如何找到解脱的道路?就是要闻、思、修。如果依止上师十几年,却从来没有让我们闻、思、修,那我们对上师的感情再深,天天接近上师,给上师买东西,给上师唱歌、跳舞,搞所谓的会供、火供等等都是没有用的,只是一种世俗因缘而已。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对父母都有过世俗的感情,但这从来没有让我们走向解脱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感情与信心的界线。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分清慈悲心与贪心的区别。
慈悲心,是大乘佛教徒的口头禅。我们在帮助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时,常常会自以为是慈悲心,可这不一定是慈悲心。要弄清楚究竟是贪心还是慈悲心,首先要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帮助这个人?为什么要对他好,却不对其他人好呢?
自我诘问之后会发现,原来在帮助他人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世俗的情感,这种情感,叫作贪心。
真正的慈悲心,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众生,只要有了慈悲心,对今生来世都有好处。但若把贪心当作慈悲心,那就是指鹿为马了。
贪心和慈悲心的根本区别在于,真正的慈悲心没有任何自私的成分,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而贪心则是求回报的,带有自私成份的。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慈悲心,实际上却是贪心。有些时候,我们会打着慈悲心的幌子,来掩盖自己的贪心。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贪心的认识有点不一样,大乘佛教没有把贪心当作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小乘佛教却极力杜绝贪心。但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不提倡这种世俗的贪心。
寻求解脱的人,要逐步减少,乃至最后断除世俗贪心,而慈悲心却永远不需要断除,即使在成佛以后,也允许慈悲心的存在,因为慈悲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互不矛盾,而贪心带有自私的目的,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水火不容,只要证悟了空性,就不再有贪心的立足之地。所以,我们应分清贪心和慈悲心,尽量减少贪心,多发慈悲心。
To Be Continue
真正的慈悲心,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众生 ——慈诚罗珠堪布 |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