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缘田
顺缘田

为自己流泪的人比比皆是,为众生流泪的却寥若晨星

2020-01-07 顺缘田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谁,没有一个不渴求幸福快乐的,趋乐避苦是人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可真正能如愿以偿的却寥寥无几。有的人为了舒适安乐而建造房屋,没想到房屋突然倒塌,自己被埋在里面;有的人为了充饥果腹而享用饮食,结果却染上疾疫,危及生命;有的人为了身体健康而服用药物,结果竟发生反应,提早离开人间;有的人为了获取胜利而奔赴战场,结果一命呜呼、客死异乡;有的人为了谋求利润而拼命经营,结果被仇人毁得倾家荡产,沦为乞丐……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虽然都有自己的目标,如农夫希望庄稼丰收,知识分子希望学业有成,公务员希望在政界中得到高位,但在所有的目标中,我觉得大乘佛教的目标最不可思议。为什么呢?一是它时间漫长,从初发心乃至成佛之间;二是它范围广大,利益三界的一切众生。相比之下,如今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也只是帮助了一部分人类而已,实无法与大乘的愿力同日而语。

曾有一位法师说:“愿大,力就大。”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的确,她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利生事业不可思议,非常广大。可见,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关键要看愿力大不大。如果愿力很大,想帮助全世界的苦难众生,那力量和机会自然会具足,短时间内这种因缘也可以成熟;反之,假如成天想的只是自己好好生活,那么,所作所为也就只能围绕着这个而已。

其实,求不得苦往往是源于狭隘的思想。倘若一味只为了自己,得不到预期的财富、地位,必定会因此而苦恼。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除了圣者以外,为自己流泪的人比比皆是,为众生流泪的却寥若晨星。由于每个人有强烈的我执,因而,感受求不得苦的人多之又多。

放眼周围,无数人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尽心尽力地辛勤劳作,他们却并不知道,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今生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到头来不但得不到这些,甚至解决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我就有这么一个亲戚,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为生活而四处奔波,前不久我在一所寺院又见到他,他辛苦一辈子所追求的快乐和财富,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可见,就算是小小的希求,有时也需要前世的因缘。

这一点,出家人、在家人都一样。即使每个人拥有同等的缘分,但由于各自福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会千差万别。就算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孩子,未来的命运也都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若想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除了勤奋努力之外,前世的因缘也不可或缺。
佛经中就有这样一则公案 :从前,印度王舍城有很多富翁,他们中拥有一亿财产的,都住在“一亿里”这个富人区。当时有位商人为了能成为其中一员,拼命工作、缩衣节食,将毕生心力投注在累积财富上。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眼看着家产将近一亿了,商人却在此时积劳成疾而病倒。临终前,他告诉妻子,希望年幼的儿子将来继承他的遗愿,成为拥有一亿家产的富翁。

商人死了之后,妻子含泪将遗嘱告诉儿子。儿子听完母亲的话,让母亲把财产交给他处理,并承诺很快就能住进“一亿里”。母亲放心地将财产交给他,岂料他广行布施,供养三宝、周济穷人,不到半年光景,所有的家产全部散尽。更不幸的是,儿子此时得了重病,短短数日便死了。商人的妻子见财产没了,儿子也死了,悲痛欲绝、伤心万分。
儿子由于生前布施而种下善因,不久即投生在“一亿里”的首富家中。这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年过八十仍膝下无子,如今喜获麟儿,实在开心不已。但这刚出生的儿子却生性奇特,不论谁来喂哺都不肯进食,夫妻俩焦虑万分,到处探寻良策。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商人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好奇地前去富翁家中尝试,没想到婴儿一到她手上,就马上开口进食。富翁见状大喜,于是和夫人协议,以厚礼为聘,请商人的妻子到家中居住,就近照顾儿子。
有一天,怀里的婴儿忽然开口对她说话:“您不认识我了吗?”她听后大惊。婴儿又说:“不要怕,我是您的儿子。因为上供下施的福报,所以投生到一亿里的首富家,这就是布施功德的不可思议啊!”
所以,前世的愿力和因缘,我们每个人不得不承认。现在有些佛教徒,从他们言行举止中看,只顾眼前及时行乐,对后世却漠不关心,这完全是唯物论者的做法,跟只管今天、不管明天的行为一样可怕。当然,这也与从小教育及成长环境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即使表面上承认后世存在,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积极为后世积累资粮,这种做法不太合理。古大德曾一再教诫我们:“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一个人再怎么勤劳,也不如积累微小福德的作用大。所以,单靠勤奋努力不一定能成办大事,若在做事的同时,花钱念经或作些功德,顺缘的力量才非常大。

顺缘田公众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平台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