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法雨
正觉法雨

星云大师 | 人间修行

2020-01-06 正觉法雨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点击上方蓝字—“正觉法雨”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在日本禅门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梦窗国师。梦窗国师在少年时曾经有一次千里迢迢到京都的一山禅师处参学。

梦窗向一山禅师请示道:“弟子大事未明,祈求禅师直指开示。”

山禅师听后,非但不告诉他,反而很严厉地说道:“我宗无言无句,亦无一法与人。”梦窗再三恳求,仍得不到一山禅师的开示,于是含着眼泪辞去,往万寿寺叩参佛国禅师。

然而梦窗在佛国禅师的座下却遭到了更无情的棒喝,这给殷殷求道的梦窗一个很大的打击。他终于伤心地对佛国禅师发誓说道:“弟子若不能大彻大悟,绝不复归见禅师。

梦窗辞别佛国禅师,连夜来到一座山林里与大自然做静默的问答。有一天,他在树下打坐,心中无牵无挂,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等他想到茅棚里去睡觉,准备上床之时,误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茅棚的墙旁,糊里糊涂地就把身子靠了过去,不料却跌了下来。然而,就在跌倒的刹那,梦窗不觉笑出声,就此豁然大悟。

接着,他作了一首偈子:

多年据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

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梦窗心眼洞明之后,感恩之余,便去再次参拜一山禅师和佛国禅师,并呈上自己所见。佛国禅师对他大为称赞,立刻为他印证说:“西来之密意,汝今已得,必善自护持。”梦窗国师时年三十一岁。 

修行者一生都在追求开悟和圆满,普通人一生也都在追求成功,而真正圆满的人生要有许多方面的成功才能完成,例如在情感婚姻上百年好合,在待人处世上广结善缘,在经济事业上温饱富足,等等。但是不管是小的成功,还是大的圆满,都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有恰当机缘的牵引才能达成。要想成功,就必须先建立良好的观念,否则就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最适合佛教学人的成功立业之道都有哪些呢?

从勤奋中打发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一生数十载年岁。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是禅师和俗众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常人多用吃、喝、玩、乐来消磨岁月,而一位富甲一方的董事长曾和我说过:以我现有的财产,即使一天用十万元,活一百年也用不完。可是我还是在工作,我是贪求无厌吗?不是,我是以做事业来打发时间。”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在恰当的忙碌里,才能让生命安住,才能活得安稳。没有工作和事业的生活,宛如地狱。

从奉献中获得快乐。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已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我们进入佛门,就应该抱有“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与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陀和众生。奉献之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大家所能获得的,往往会更多。

从随缘中处理生活。“随缘”并不是叫大家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今天跟随这个,明天跟随那个,拿不定主意。“随缘”是指在佛法上、修行上、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们都随心随力去做。合乎我的理想,合乎大众的利益,我便随缘去做。“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从随缘中建立新的修行,从随缘中去处理新的事情,这才叫作随缘。

从苦行中激励精神。在佛法中,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认为是去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大家体认佛法,并不一定要从苦行中去求得,但大家可以从苦行里磨炼、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长久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未经风吹雨打的磨砺,终究是成不了气候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佛教学人,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炼自己。

比如最近同事中有吃点心的风气,你就想“古代修道者日中一食都能过,我现在每日三餐还要吃点心吗?”你就可以在饮食上节制自己。不为物欲所驱使,你就已经具备苦行的心理基础了。

从忍辱中培养品德。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格道德。我们可以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念佛打坐,从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但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学习“忍辱”。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这种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

从信愿中增进道念。道念是我们的根本,有了信愿,才能以佛法来化导世界,教化众生;有了道念,才能转化外道和世间,而不会被外道世间所转。所以,大家要培养对佛法的信心,增进自己对佛教的愿力,要学习过去的诸佛菩萨,发下种种的大愿,从对三宝、对众生的信心中来增强自己的道念。

【佛光偈语】

从勤奋中打发时间,心灵在忙碌里安住;

从奉献中获得快乐,胸怀在布施中敞开;

从随缘中处理生活,智识在消业中进步;

从苦行中激励精神,性格在磨炼中完善;

从忍辱中培养品德,心境在淡定中自在;

从信愿中增进道念,自性在发愿中笃定。

此文摘自星云大师《圆满》一书,图片来自网络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作者及一切读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寂静法师 | 父母和孩子为什么有沟通障碍

弘一法师 | 恬淡是养心的第一法

圣严法师 |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太虚大师 | 学佛先从做人起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别再分不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