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园牢记使命
菩提园牢记使命

佛经中的“三千大千世界”,让人大开眼界

2020-01-05 菩提园牢记使命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分享,法布施功德无量!????  




 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又有几分?自古以来,人类对世界、对生命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无论哲学、宗教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不同观察方法和由此而来的认识之上。

你是否知道,其实古老的佛经中早就为人们描述过一个宏大无垠的世界。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几千年前,古人以为大地是平面的,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十六世纪初哥白尼继续发现地球并不是什么中心,而是围绕着太阳在转动。随着现代天文学快速发展,又探索到了广阔无垠的星系和宇宙......探索越是推进,人类就越是意识到地球的渺小与生命的神奇。
世界 佛经中的四维时空
和现代人将这个地球称为世界有所不同,佛经中所说的“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属于时间范畴。佛法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而“界”则属于空间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在六方的基础上再加上东南、西南、东北和西北。
长宽高的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佛经中对世界的定义早于现代科学相对论里提出的“四维时空”。时间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因为时间不是实在的,而是动态的、无常的!例如,速度越快,时间过得越慢;反之,速度越慢,时间过得越快。当飞船以光速的87%速度飞行,飞船内的时间流逝会减慢一半。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时间的流动、空间的大小等参数也会因速度而改变,并非固定绝对的。
佛经中三千大千世界
当年,释迦牟尼佛听到有人议论世界形成的原因,于是就给大家宣说了《起世因本经》,详细阐述了他所知悉的世界形成的原因和结构。
三界
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和八海环绕,从而形成一个世界,也叫须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不同生命层次的有情存在。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界,是佛教对于有情世界的基本划分。

欲界
欲界,顾名思义,此界众生的欲望特别强烈。在佛经中,将欲望定义为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具体可分为财、色、名、食、睡五欲,一般人又以食、色两种欲望最为强烈,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界里分六道众生,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是上三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是下三道。
六道中的天道指的是欲界六天,福报极大。第一层四天王天,再往上分别是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身处六道之中,虽然所处环境不同、福报不同,虽然层次越高欲望越淡泊,但即使是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只要身处欲界,总还是会有欲望的困扰。
色界
在佛教中,“色”一般不是指颜色或女色,而是代表着物质。但色界享受的不是物质,而是禅悦的喜乐,是精神方面的。如果我们能布施并受持五戒十善,将自己拥有的钱财、掌握的技术、具有的能力施舍给他人,再以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德行,可以升到欲界六天。但要到层次更高色界天的就不够了,还必须修习禅定。
《俱舍论》中提到,根据禅定境界的不同,色界天又分为四禅十七重天。即初禅三重天,二禅三重天,三禅三重天,四禅八重天,由禅定的境界决定其在色界天的层次。
与太阳系的星球相比,地球是如此渺小
无色界
三界中最高的一界就是无色界,是无形色众生所居之处。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无色界是通过修四种空定获得的果报,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虽然超离欲界和色界的贪欲,但仍有无色界贪。色界天的四禅加上无色界天的四空定,合称四禅八定。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汇。大千世界是个什么概念?
以上面所说的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的四大部洲及八山八海,合称为一小世界。这里包括了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即色界初禅三重天)。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所处的叫做娑婆世界,属于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极小一部分。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佛教化的极乐世界宽广无极,远比娑婆世界大得多了;同时,还有一个东方净琉璃世界,是以药师佛为教主。
再来看现代天文学的发现,包括地球在内的众多星球构成太阳系。又有无数个太阳系一样的星系构成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里包含了约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等等。把人类的观察放得更远更远,银河系在宇宙中又只是沧海一粟。现代天文学实证的这些,与佛经中的描述何其相似。
释迦牟尼佛还指出,这些小千世界有的“犹如周罗”,也就是说不仅呈圆形,还带螺旋状。现在所发现的银河系,恰是如此!

▲山幢形:哈勃望远镜摄到的高清晰云柱,头尾有4光年长度

《华严经 · 华藏世界品》中记载,“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作须弥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辋形,或作坛墠shàn形,或作树林形,或作楼阁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莲华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圆满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

▲莲花形:PKS285-02星云

佛法智慧深不可测,佛说,整个世界是无边无际的,有数不尽的小世界,还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时间这个重要的维度。
人类为了知一切、了知生命,已经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向外看,去探索无尽的宇宙及其本质和规律,向内看,去寻找生命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或许,正应了前中科大校长、科学家朱清时教授曾说的一句话,“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它回头再看了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图中那个不起眼的亮点。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但在茫茫宇宙中,这些只是一粒尘埃。看过这些,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星空、习以为常的生活、所追逐的一些事物,对于生命的意义......你是否觉得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了呢?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