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缘田
顺缘田

心与本尊修持——所谓的心就是本尊,所谓的本尊就是心

2019-12-30 顺缘田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一世卡卢仁波切讲授:

我们都是佛陀的追随者,对佛法有信心及兴趣,并且愿意去修习佛法。佛陀曾教授了包括小乘、大乘、金刚乘在内的八万四千种法门。

 

而这一切的根本是为了要训练、规范我们的心。虽然我们可以修持佛法,但除非能约束、锻练自己的心,否则将只有缓慢的进步,而没有大利益。就好像我们任何的内脏,如心、肺或肝得了重病,那么仅仅在我们身上擦擦不同的药就没多大意义。 
 
一切佛法的根本即是行者必须锻练自心。那么用什么方法来锻练呢?仅仅是燕麦谷,要吃起来相当困难。但如果燕麦被压成麦粉,便能够做出许多种不同的食物,这就是戒律的方法。在藏语中戒律一词,同时含有刻苦磨练的意思。 
 
“心”是个被嫁祸、归罪的名词。心所指的对象为何?它是那有著“我快乐、我不快乐、我……」等,想著种种念头的东西。这思想者即是心。 
 
当心无法本然地认识它自己时,就有了迷惑的有情众生。在未能自本心的基础上,我们以为,「我是最重要的,我必须要快乐。”如果我们有了一栋房子,我们会想「我的房子」。假如我们有亲属,我们会认为「我的亲属」。

 

认为“这是我的”,我们便有了执著。设若我们看见其他人正在吃、杀生或偷盗,我们会认为「他吃、他杀生、他偷盗。」并且生起嗔恨侵犯之心。基於执著与嗔忿攻击之心,我们便徘徊於轮回的三界中。 
 
心的重点乃在它是空性的,它没有任何颜色或形状。它像是虚空般的空性。而我们必须去认识这像虚空般的空性。这是最重要的。心是空性的,而且空性之心具有光明与觉知性。这三者是合一无别的。

 

在这三者的基础上,「我」与「他人」、执著、侵犯、猜忌、傲慢等等概念生起。心是空性的。念头和心理的苦恼自心中生起。因此,念头和心理的苦恼即从空性中生起的。如果你了解了此点,你便了解了佛法的一切精要所在。 
 
如果你认识了一切的迷惑外相皆自空性之心生起,而形相、音声、味道、口味和触觉的对象物,都只是迷惑之外显而已,那么你将会了解到一切现象都像是一个幻相、一场梦、水中倒映之月、一道彩虹或是镜中的倒影罢了。 
 
假如你认识了这点,那么即使是如执著等心理烦恼的生起,你也不会被其力量所支配。设若侵犯之心生起,你也不会在其力量控制下。如果猜忌之心生起,你也不会被猜忌之心的力量所左右。每个心理的烦恼,都将如同天空中生出的彩虹般地出现而已。彩虹自空中生起,亦融入於空性的天空中。当执著或嫌恶生起,它们将单纯的如上例般:它们将不会真实的出现。 
 
如果无法了解这点,那么你应该如此思惟:如果你能够抓住某些想要的东西,如你的丈夫或妻子,那就够了。但它必将不够。因为你会继续对他人有许多贪求。贪欲永远不可能被用尽。如此,假如对他人的嗔恨心生起,你可能会想:如果杀了他,我的嗔恨就消了。但嗔怒将永不止息。当另一位仇敌现起,你便将再次忿怒。嗔恨是永无止的。 
 
佛陀曾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点。如果全地球都覆以尖锐的针刺,而有人想在上面走走,他必然要设法去拔出每一根针。在他拔出一根针之后,还有另一根针必须拔出。拔针将永无止尽。而心理的烦恼就像这样。那些认识到念头与烦恼都是空性的人,就像穿了厚靴在遍布针刺的世界中行走。

 

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被针刺伤。假如你认识了心是空性的,因此,念头和烦恼也是空性的,那么无论你是否待在轮回中,万物都将像弥陀的极乐净土般。在世界上有许多地方没有佛法的传扬。那些地方的人是不可能了解这点的。 
 
人们尝试著执持著他们的执著,与拒绝不快乐的东西。但这些是永不竭尽的,也因此而有许多心理的不悦和问题生起。西方人观看电视与电影。荧幕上的影像并不是真的,但他们出现的好像真的一样。当我们看到某些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我们会想:「我喜欢那个。」接近某些不愉快的东西时,我们会想:「我要除去那个。」这些事物好像真实地显现,但事实上它们的精要所在是空性的,他们并不存在任何地方。 
 
现在世界上,癌症是一种严重而且往往会致命的疾病。许多医师都在寻找一种治疗方法,但要发现它相当困难。而认知自我、心理的烦恼与念头为真实的,要比癌症更为严重。一切有情众生都有著许多不同的疾病。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无明、贪著与嗔忿这三毒、或三种心理的苦恼。所有的疾病都由这三者而生。 
 
那么这三毒又从何而生呢?它们系由「我」的念头、从「自我」的认知而来。了解到心是空性的,而由心而生出的烦恼和念头也是空性的,就等于是了解到了空性的意义。当我们对空性的意义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时,我们将会了解到,一切上师、本尊、空行、护法、诸佛、菩萨与贤圣僧都已证悟了空性的意义。他们便是藉此证悟而离苦得乐、而能够去利益众生、具有超越认知、神奇、圆满的力量。见到了这完美的一切,我们将自然地对上师与三宝生起信心。 
 
证悟空性——了悟心是空性的,而一切烦恼与妄念亦是空性的,此即圆觉,究竟安乐。但因无法了悟这点,故一切有情众生染污地以为「我」,并认知形相、音声、味道、口味和触觉的对象物是真实的,而生起了贪欲、嗔怒和染污。当我们想到「可怜的有情众生被如此的迷惑」时,我们便会生起强烈的悲心。

 

例如,如果有人睡觉时做了一个极恶的梦、纷扰的梦,像是梦见丈夫、妻子、双亲或孩子生了重病、死了或失去了,他们必会悲伤、哭泣、弄湿了他们的枕头。但当他们醒来时,他们会了解这梦并不存在於任何地方。而且他们会想,「这不过是场梦,它不是真的。」并再度的高兴起来——即使他们可能看见枕头仍是湿的。轮回中的迷惑就像这般。 
 
减少、去除对自我执著、烦恼的圆满方法。那是什么呢?例如,我们以为「我」、「我有个身体」。但我们的身体仅仅是我们自己迷惑的外在显现。它们并不是真的,它们是空性的。不仅如此,无论我们怎么去想它,我们仍然拥有我们的身体。我们无法舍弃它们。因此我们必须去禅修本尊的生起次第。

 

为何如此?因为那被转化的就是心中「我」的想法,我们观想我们的形相——脸、颜色等等,都转成观世音菩萨,而认为「我是观世音菩萨」。当如此的禅修力强大时,「我拥有这个身体」的想法就会变得微弱,而「我是观世音」的想法就会变强。 
 
但无论如何,以为我们自己是有血、有肉、有骨的观世音,则毫无利益可言。如果观世音有血、有肉、有骨,那么疾病与痛苦便可能生起。或者我们以为观世音是由土、石所做成,那他就可能被摧毁舆消灭。

 

我们应把观世音当做像彩虹般的外显与空性而禅修之。但若把本尊与自心当做是离异、不同的,以为那像彩虹般的观世音菩萨形相不是我们自己,亦毫无利益。因为本尊若真如彩虹般则必将消失,而我们却将留下。如果我们留下了,那么一切的痛苦也留下了。 
 
因此,禅修本尊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所谓的心就是本尊,所谓的本尊就是心;心和本尊是无二无别的。

 

当我们禅修自己的形相即观世,二者无二时;我们亦应禅修於一切喜欢、不喜欢、贪执或痛苦之心,都是观世音菩萨「嗡玛尼贝美吽」六字大明咒之音。这声音不是一种实体的东西。把它当做实体的东西没有太大利益。此声音是可听见而且是空性的,像是一阵回音般。 
 
如果透过这方法禅修,则身体将被解脱、或转化如彩虹般的形相和空性,语将被解脱或转化如同回音般的空性舆可听见的。然而心尚未解脱或转化,也就是根本仍遗留未决;身体被解脱了、语被解脱了,而心尚未被解脱。如果我们认识了心是空性的,不是真实地存在的,那么我们以信心、慈悲心……等认知而禅修即是智慧。没有这种认知的禅修即是意识造作的。 
 
以空性的认识而禅修即是智慧。这就是所谓「自心即广阔的大智慧」。心与其一切的概念都不出此大智慧之外。为什么称之为「大智慧」呢?因为我们已认识了一切念头的本质都是空性的。当我们的身体被解脱为外相与空性的,语被解脱为音声与空性的,意被解脱为觉知与空性的,造就是佛果。而没有必要到其他任何地方去寻求佛果。 
 
如果你怀疑观世音是否在你专注禅修於他之外,是否也真正存在?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何如此呢?这是由於观世音菩萨系由一切诸佛、菩萨,为锻练众生而化现之报身形相。这个身形称为智慧尊wisdom being)。而我们现在所禅修的观世音菩萨,我们把他想成身形是外相与空性的,其语是音声与空性的,其心是觉知与空性的,这是三味耶尊。 
 
例如,真正的观世音菩萨是智慧尊,他像一座卓越的塑像。而我们所禅修之三昧耶尊如一面镜子般。如果任何不净或瑕疵都从镜面上清除开,那么塑像自己必被反映在清净的镜中。同样的,正确的禅修三昧耶尊,亦将与得自智慧尊身、语、意之加持无二无别。如此的禅修本尊与持诵真言之秘密真言乘,是极巧妙的方法;它含有大加持力,以及於一生一身中达成圆觉的圆满方便。

顺缘田公众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平台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