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圆满
走进大圆满

《俱舍论》讲记(四十三)

2019-11-19 走进大圆满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8月26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四分别业品分二:一、连接文;二、真实宣说业。

  甲一、连接文:

  甲二(真实宣说业)分二:一、业之本体;二、经中所说名称。

  乙二(经中所说名称)分十五:

  丙七(宣说善行与恶行)分三:一、业道之安立;二、单说邪命之原因;三、何业具何果。

  丁二、单说邪命之原因:

  贪心所生身语业,邪命难净故另说,

  设若贪图资具引,与经违故非如是。

  既然佛在经中说“邪业、邪语、邪命”,那么前两者以外的邪命是指什么呢?贪心所生身语业即是三邪命。

  身语业必定是邪命吗?不一定,嗔心与痴心所生的身语业只是邪业与邪语,而不是邪命。以嗔心和痴心所生的身业叫做邪业,以嗔心和痴心所生的语业叫做邪语。

  若又问:如果除了贪心所生的身语业以外再无有其他的邪命,那么为何单独宣说它呢?这是有理由的,也就是为了明确邪命难以净除这一点,由于欢喜趋入而很难离开心相续。再说,僧众的生活是依赖他众,因此单独宣说了邪命。

  以贪心所生的身业语业都是邪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邪命?有。

  若有人说:以贪图生活资具引发的身语之业是邪命,为了高兴而唱歌等等以贪心引发的身语业不是邪命。

  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与《戒蕴经》相违,此经中云:“比丘受用信士供养后若去观看斗象等,为邪命。”为了欢喜,去听唱歌、看跳舞等等,应该不是邪命。但是,也有一种行为会变成邪命,拿着信众供养的钱财,以贪心、放逸之心去看这些演出,这是一种邪命。

  这里为什么单独宣说邪命呢?因为邪命主要是由贪心引发的,所以难以净除。还有,一般僧众的生活依赖于他众,再困难也不能以邪命活。单独宣讲,是为了大家能明了。

  文殊菩萨的《中观宝鬘论》中讲了五种邪命。

  第一,狡诈。为了获得信众的供养,伪装成有修行者、清净者,以这种方式得到生活资具,都属于邪命。

  第二,谄媚。为了能得到信众的供养,说些花言巧语。有些人特别会说,但不是以慈悲心说,而是有目的的,为了得到供养,以这种方式得到生活资具,都属于邪命。

  第三,侧面乞求。为了从信众那里得到某种自己喜爱的东西,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获得。这也属于邪命。

  第四,方便研求。像社会上的走后门,通过自己的便利,牟取生活资具,这也是一种邪命。

  第五,以利求利。世间有种说法是:舍小鱼钓大鱼。有些出家人特别聪明,为了获得供养,准备很多施主喜欢的加持品送给他们。以前有这种现象,现在也有。有些出家人结缘一些佛像等等,就是想获得供养,这都属于邪命。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再艰难也不能以邪命活。

  我经常跟大家讲要随缘,对这些生活资具等,都要随缘,来了就来了,也不用拒绝,只要自己能够消化。首先,自己要有清净的戒律,在此基础上,有闻思修的功德,这样哪怕是享用三界所有的财富,佛也是允许的。

  如果戒律不清净,哪怕一滴水也不可以享用,否则是要下地狱的;如果戒律清净,但没有闻思修的功德,也不可以享用,如果享用,将来要用自己的血肉偿还。戒律清净,有闻思修的功德,才有资格享用。

  但是也不能去求这些福报,尤其不能用这些邪命来活。随缘,福报来了就来了,不来就不来。一个出家人,不会饿死,不会冻死的。释迦牟尼佛讲过,世间人困难到在指甲上耕地的程度,我的这些声闻(出家人)也不会缺少生活资具。所以,不用去求这些。

  有些出家人,刚才几种邪命都有。有些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跟信众讲,某某出家人有房子,家里有冰箱等等,实际就是自己想要。这真的是邪命,得到了有什么意义?以邪命活着不如饿死。

  有些人说些花言巧语,遇到一些富有的信众,话说的特别好听,特别悦耳,就为了得到供养,施主一高兴就供养了。

  还有一些人很聪明,准备一些特别精美、有意义的加持品,只送给那些有钱人。他心里有数,知道送给那些没钱人没有用,沙子里也榨不出油。所以送的都是芝麻,可以榨油的。这也是一种邪命。

  还有一些人,通过便利,去要供养,这也是邪命;还有以利求利等。《中观宝鬘论》里共讲了五种邪命,主要是大乘里讲的,小乘里没有讲太多。

  以贪心引发的,涉及范围特别广,主要是为了获得生活资具,或是为了钱。以前出家人是没有存款的,现在的出家人都有存款。以贪心引发的身语意,都是邪命。

  丁三、何业具何果:

  断道有漏业五果,无漏业则具四果,

  余有漏善不善四,无漏余无记具三。

  若问:那么,无论有记无记,任何一业具几果呢?

  有漏断道世间修道无间道的业具五果。第一个讲的是有漏断道。能断除所断的有漏智慧,也是世间的修道,但它是无间道,解脱道不包括在这里。原因是有漏善业而具异熟果,以它的力量而使断除所断与解脱道等同时出现,无间生起即具士用果,不是在它前面产生的有为法是增上果,而是所有的有为法均是增上果,后面的所有同类是等流果,由于是无间道而具有远离下地烦恼的离系果。有漏无间道,属于修道的,五种果全部具足。

  无漏断道具有四果,因为不可能有异熟果。也是无间道,无漏肯定不是世间道,而是出世间道,是善法,一般具足四种果:士用果、等流果、增上果、离系果,无漏断道没有异熟果。

  有漏断道以外所有的善业,与不善业都具有四果,不存在离系果之故。因为不是断道,没有抉择灭无为法。

  无漏断道中剩余的加行道、解脱道、胜进道以及非为善与不善的有覆无记法与无覆无记法这些业具有除异熟果与离系果以外的三果。没有异熟果,因为它是无漏法;没有离系果,因为不能断除所断,不是无间道,其他三种果都具备。

  善业之果为善等,次第有四二三果,

  不善业生善法等,依次具二三四果,

  无记业生善法等,彼等具二三三果。

  善业生善果虽然可成为异熟因,善法肯定是异熟因,但它不可能有异熟果,因为异熟果本体是无记法,因而具有四果。

  “等”字所包括的善业产生不善果,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没有等流果,也没有离系果和异熟果。

  此外,善业产生无记法也有异熟果、增上果与士用果三果。

  以上是善业生善果、善业生不善果、善业生无记法,这三种情况。

  不善业的善果是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没有等流果、离系果和异熟果。

  “等”字所包括的不善业产生不善果,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

  不善业产生无记法,一般情况下,有除了离系果以外的四果。因为不是断道,所以没有离系果,其他都具有。此处特别强调的是,不善业产生无记法,之所以能生等流果是因为不善遍行因能产生坏聚见、边执见的有覆无记法。以不善业可以产生这两种无记法,都是烦恼的自性,所以有等流果。

  这些都是按照次第上下对应的。前面讲的是不善业生善果、不善业生不善果、不善业生无记法。接下来讲的是无记法产生善法。

  无记法产生善法有增上果与士用果,没有等流果,也没有离系果,也没有异熟果。

  “等”的意思是说,无记法产生不善法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三者,没有离系果和异熟果。为什么有等流果?这里要强调,之所以产生等流果是因为坏聚见能产生苦见断的不善果。一般众生,将五蕴视为我,这是坏聚见,然后产生痛苦,也是见断之痛苦,烦恼之自性,可以有等流果。

  无记法产生无记法,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

  接下来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讲。

  过去一切具四果,现业未来亦复然。

  现业二果未生业,果未来则为三果。

  小乘有部认为:过去法在过去位置上,未来法在未来位置上,现在法在现在位置上,都是实有的。

  过去的有漏法产生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法,各有四果,因为离系果不为界与时间所摄(因而不包括在内)。过去的有漏法产生过去的,比如昨天,产生今天的,或者产生明天的,这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各有四果。离系果(抉择灭、无为法)不包括在时间里,也不包括在界里,它是远离时空的,不为界与时间所摄,所以不包括在内,其他都可以具备。

  中间也就是现在之业产生未来之法,现在的因不可能产生过去的法,因为已经产生了。也同样有四果,原因与前者相同。因为离系果不为界与时间所摄。

  如果是现在之业产生现在之法,则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小乘,尤其是经部认为也有同时产生的因果,比如有为法和有法的法相,这些不是一体,而是异体,但也是因果关系,也有其他很多因果同时存在的情况。同时存在的没有等流果、离系果,也没有异熟果,这几种因果必须有前后顺序。

  如果未生即未来之业产生未来果,则是不包括等流果与离系果的三果。未来业不可能产生现在和过去的,否则因就失去意义了,所以未来的业只能产生未来的果,不包括等流果和离系果,可以具足其他三果——士用果、增上果、异熟果。为什么没有等流果?因为未来法的是无序的,未来的因果无法安立先后顺序。

  以上是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讲的。下面讲空间。

  自地之业果为四,他地则为三或二。

  有学有学等三果,无学业果有学等,

  次第有一三二果,余有学等二二五。

  这里讲了两个,一个是空间。若是自地的业产生自地的法,则是四果,由于离系果不为地所摄,因而不包括在内。其他果都可以具足。

  若是他地之业产生他地之果,则可能有三果,如果依靠无漏一禅而生起无漏二禅,则有士用果与增上果,又由于九地之道互为因,所以还加上等流果;也可能有二果,如果以有漏二禅生起有漏三禅,则无有等流果。有漏法是地所摄,是不同的两个地,所以没有等流果。

  这是从空间的角度讲,自地、他地,以自地的业产生自地的果,以他地的业产生他地的果。在这些情况下,任何一个业会具足几种业。

  接下来讲有学和无学。若是有学业产生有学法,则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三果;“等”字的意思是说,如果是有学业产生无学果,则与前相同,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三果都具备。

  有学业产生非有学非无学法,则是除异熟果与等流果以外的三果。

  无学业之果若是有学法与“等”字所包括的无学、非有无学,则分别有增上果一果、士用果与增上果加上等流果三果、增上果与士用果二果。以无学业生有学法,只有增上果一果;以无学业产生无学果,有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以无学业产生非有学非无学,有增上果、士用果二果。

  有学和无学都讲完了,除此之外的业,非有学和非无学的法,其果如若是有学以及等字包括的无学、非有无学,则分别是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同样的二果、五果。以非有学非无学产生的有学,只有士用果、增上果二果;非有学非无学业产生无学法,同样也是二果;以非有学非无学业产生非有学非无学,一般会具足五种果。

  下面讲见断、修断、非所断(不是见道之所断,也不是修道之所断)。

  见断彼等三四一,修断业生彼等果,

  次第为二四与三,非断彼等一二四。

  见断之业的果是见断以及“等”字包括的修断与非所断,则分别为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三果;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增上果一果。见道所断之业产生见断果时,有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没有异熟果,有覆无记不是见道之所断,没有离戏因为没有无为法,并非抉择灭;见断产生修断时,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具足;产生非所断时,只有增上果一果。这是见断。

  修断之业的果是见断、修断、非所断,则依次为:修断之业产生见断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修断之业产生修断有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修断之业产生非所断时有离系果、士用果与增上果三果。

  非所断的业,其果是见断、修断、非所断,则依次为增上果一果;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除异熟果外的四果。所有这些均是按次第而对应的。

  以上主要讲业,在不同的情况下,任何业会具足多少个果。

  丙八、以理非理生业之分类:

  非理业即染污性,有谓失轨亦复然。

  论中云:“非理所生业、合理所生业、非二者所生业三种。”这其中非理所生业是指染污性的自性罪不善业(如杀生、邪淫等)与有覆无记业(烦恼性),为什么叫非理所生?因为由非理作意所生之故,即由颠倒的思维而产生的。

  前代的有些上师说:不仅是染污性自性罪,还有其他有覆无记,而且从佛制罪的衣食住行等世间共称的仪轨中退失,相违而行,原来通过仪轨立誓受持了戒律,如果后来破戒了,就是从仪轨中退失,与自己的立誓相违。也是非理业。这是某些论师的观点。主要是自性罪,还有有覆无记法,都是以非理作意产生的,所以叫非理所生业。合理所生业是指善业。一切善法都是合理所生业。第三种非二者所生之业是无记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丙九、引业与满业之分类:

  一业能引一生世,满业则可有多种。

  无心之定非引业,得绳亦非为引业。

  业有两种,引业和满业。什么是引业呢?例如一个众生投生为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是由其前世的一个业牵引而产生的。什么是满业呢?如同生而为人,有些富裕,有些不富裕,这与各人的满业有关。

  若问:一业只能引一世还是能引很多世呢?同样,许多业只能引许多世还是能引单单的一世呢?一业只能引一世,而不能引许多世,由于可以引同类,所以许多业也不会引一世。没有多业引一世的,多业肯定引多世;一业只能引一世,而不能引许多世。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

  而一业所牵引的同类生世特法的满业却可以有多种,下面通过比喻来说明引业和满业。比如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先进行素描,之后其他人用各种颜料来圆满完成。

  同样的道理,名称虽然相同,但有些众生以善满业而感相貌端正,诸根具全,受用丰富,健康无病,有权有势等。有些以不善满业而感相貌丑陋等。短命多病,缺乏受用,没有权势等等。他们的引业一样,满业不一样,所以存在着差异。因此,引业与满业共有四类,即引业为善、满业不善;引业不善、满业为善;引业满业均善;引业满业均不善。

  其中引业为善、满业不善:诸如欲界中具有痛苦的人天。有些欲界众生虽然在天界、人间,但是感受着痛苦。因为他们的引业是善的,满业是不善的,所以要感受痛苦。

  引业不善、满业为善:诸如阎罗法王以及财丰龙王之子等,空游饿鬼里也有有权有势的,旁生里的龙王就特别富有等。虽然他们的引业是不善的,生在恶趣里,但他们的满业是善的,所以有权有势、财富圆满等等。

  引业满业均善:如帝释天王、梵天王等。

  引业满业均不善:如地狱的众生。引业、满业都是不善的,始终在恶趣里感受痛苦。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一个引业只能引一世,不能引许多世。

  经部等其他宗派的论师认为,一业也能引许多世,诸如此类有许多说法。也有承认一业可以引多世、多业可以引一世的。按经部的观点,一个引业引一世,一个引业引很多世,许多引业只引一世,许多引业引许多世,四种情况都会有。

  《俱舍论广释》讲了一个公案,富楼那尊者前世曾经是个割草的人,有一天他见到了一位独觉佛,顿时生起了欢喜之心,头顶鲜花去供养独觉佛。他以此业七次转生到三十三天,七次做转轮王,最后遇见佛教而证果。

  小乘有部认为,他第一次做善事供养,以此投生到了三十三天,在三十三天能够回忆起前世种下的善根,因此生起了信心,再继续修持善法;然后第二次又投生到了三十三天,再次回忆起前世的善业,继续精进修行,又得到了再次投生三十三天的机会,即每一世由不同的引业引发。

  还有些论师认为,他做供养时不止生起了一个善念,而是生起了很多善念,如恭敬心、正念、慈悲、清净心等。因为这些善念,他七次投生转轮王,七次投生三十三天,也是由不同引业引发的。世亲论师也赞同经部观点,即一个引业引出许多世。

  若有人问:是不是所有的业都是引业呢?不一定。不是所有的业都可以做引业。什么业不能做引业?无心的状态即灭尽定与无想定虽有异熟但不是引业,因为它无有心而与心不俱生的业力微弱之故,主要是业力非常微弱,不能做引业。但它是长寿天与有顶(灭尽定)的满业,为什么会投生到长寿天,非想非非想处呢?主要是他们的满业。引业是一般能投生的引业,他们有满业的支撑,就投生到了长寿天、非想非非想天。而此二者(指长寿天与有顶)的引业是四禅与有顶定。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善不善业的得绳虽然也与业共存,却不是引业,原因是得绳是由无心状态中顺便产生而力量微弱,并且得绳如同树皮一样与业是异体的。然而,有漏善法与不善业的得绳均是满业,不能做引业,因为力量薄弱。

  此外,圣者的相续中具有的有漏业与加行道四顺抉择分也只是满业,不能做引业。

  丙十、宣说三障:

  无间罪之诸业障,强烈烦恼与恶趣,

  无想天众北俱洲,承许此等为三障。

  若问:经中所说的业障、烦恼障、异熟障究竟是指的什么呢?杀父、母、罗汉,破僧和合,以恶心出佛身血五种无间罪业是业障。由于猛烈的烦恼由小到中、由中到大连续不断产生而得不到依对治法断除的机会,因此称为烦恼障。长期串习的很难断,猛然涌现的烦恼容易断除,因而不是这里所讲的三种障碍中的烦恼障。

  三恶趣众生、无想天众生以及转生北俱卢洲的众生具有的障碍称为异熟障,因为是依靠宿业牵引而成为恶相续者之故。三恶趣众生感受痛苦,没有修持正法的机会;无想天没有心识;北俱卢洲寿命都是决定的,不会行持善法,这些都是异熟障。

  如此承许三障。这是由于它们对圣道与暖相等圣道加行善起到遮障与阻碍的缘故。

  若有人说:这样一来,兰禅巴(即能乐)、指鬘、难陀等因为具有深重的烦恼而不应当生起圣道了。这些人后来都生起了圣道。他们有强烈、深重的烦恼,有烦恼障,不应该成为圣道。

  无有此种过失,他们也是乃至未断除那些障碍之前没有生起圣道,他们后来精进修行断除了烦恼障,因为得道时就不存在深重的烦恼了。

  无间罪业三洲有,不许黄门等具有,

  缺少恩德少惭故,余障五趣中皆有。

  三障中的五无间罪在东胜神洲、西牛货州、南瞻部洲三洲中有,而在北俱卢洲与其他天界等趣中是不存在的。在恶趣中虽有杀父母等的现象,但不会成为无间罪,原因是它们罪恶的意乐不稳固并已现前业果,也不会生起邪见等。这都是小乘有部的观点。

  天人无有杀害父母等情况,因为他们不具恶劣意乐而且也已现前业果。

  北俱卢洲也没有无间罪,这是由于他们自然具戒或者性情善良并且无有佛教的缘故,按小乘教理不会产生真正的无间罪。

  三洲中的随欲黄门、两性黄门等也不会造无间罪。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心也不稳定,还有其他的理由。因为从他们的父母方面而言,没有生出身根俱全的他们,并且缺少对他们的慈恩。从晚辈的角度来说,也缺乏对父母的知惭有愧心。跟业力、心态都有关系,所以在他们的相续中不会产生真正的无间罪,相似的肯定会产生。

  三种障碍,除业障外剩余的烦恼障与异熟障二者,无想天众生与北俱卢洲、所有恶趣具有的是异熟障,而烦恼障一切众生均有,所以五趣中都存在。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