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答 更多...

希阿荣博堪布答: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问: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希阿荣博堪布答:以前做家具或房子的时候,要把一个楔子拆下来,方法是用另一个楔子去打它,这叫以楔出楔。手上扎了刺,用另一根刺去挑,就能把它挑出去。同样的,要初学者一下放下所有执著是很难的,所以佛菩萨方便接引,以执著去..

希阿荣博堪布答: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

  问: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希阿荣博堪布答:内心宁静、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生起真正的慈悲。弘扬佛法是为开导群迷,帮助众生减少无明烦恼,随着烦恼的减轻,众生内心会越来越宁静喜乐,所以无论是传播佛法的目的还是结果,都不是让众生心生迷乱。不知“不乱他..

希阿荣博堪布答: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

  问: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虽然可能会风险高,但是这却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啊。  希阿荣博堪布答: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

希阿荣博堪布答: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希阿荣博堪布答: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相应地开示不同法门,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佛陀教法可分为三乘:人天乘,引导众生断恶行善,..

希阿荣博堪布答: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问: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希阿荣博堪布答: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六度,而行持一种善法也可以同时具足六度。以放生为例:  第一:布施。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放生本身是无畏布施;通过佛教的放生仪式让有情得到佛法的熏染,使它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是法布施;施财令有情..

希阿荣博堪布答:如果动物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要不要放?

  问:如果动物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要不要放?  希阿荣博堪布答:在经过细致的观察后,还是放了好。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完全不死的地方,重要的是先使它们远离死亡的怖畏,其他的事再尽量做到。此外,放生不仅是对有情的无畏布施,使他们脱离暂时的死亡恐惧与痛苦,更重要的是对有情的法布施,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解脱..

希阿荣博堪布答: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体验!

  问: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体验,不经历苦难的人生是不够丰厚的。  希阿荣博堪布答: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的不幸和痛苦中自在无碍,似乎的确没有必要消除痛苦!  经历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转法轮首先宣讲苦谛、集谛,正..

希阿荣博堪布答: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问: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希阿荣博堪布答:阿底峡尊者说过,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悲心,不是不关心其他生命的疾苦,只是他的慈悲心还没有深广到为了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