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8660 条微博 最新微博 随机显示 我要写微博 首页 456789 尾页 佛教百科 在大乘法里头,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都出不了六道。三善道里头消福报,你修的福、修的善,善有善报;你造的恶,恶有恶报,恶在三恶道。三恶道是消罪业的,三善道是消福的,你造的善业、恶业都要消掉。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业,所以它没有六道轮回,那叫净业。 弘化社 「报迟则息必倍。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是天地偿限大数。古人曰:“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是知三界苦乐六道升沉,皆由自心感召!」辑录《太上感应篇汇编》 大安法师 厌离娑婆首先要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观身不净,身体是不干净的,污秽的。观心无常,心是生住异灭,没有一点真常的宁静。透过身心的厌离,再进一步厌离由这个身心感召的外部环境,依报正报全体厌离,然后欣求极乐。有这样的一个心行就能度脱生死。 弘化社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菜根谭》·洪应明编 弘化社 「如果所做的事情不能够称心如意,那都是因为自己的德行修得不够好,涵养还是不足,感动人的力量还是不够呀!这些都应该自我反省,对于各种外来的毁谤与伤害,都将成为磨练我们、成就我们的助缘;因此,我们要欢喜地接受这种赐教,还有什么可以发怒的呢?」辑录《了凡四训本义直解》 弘化社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寒笳集》 慧海之光 佛法的心要在于减少身体上、心理上及言语上的染污。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其他众生,至少不要伤害他们。很重要的是要培养爱心,仁慈与诚挚的动机。——GaMaBa 达真堪布 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修法还是工作,都应该首先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发一个善念,然后再去做。 济群法师 道德、能力、良好的品行,都是非常美好而又可贵的,它会受到世间的赞赏,也会形成自我的高度期许,让人贪执。这种建立在世间高度认可基础上的优越性的贪执,人们更难超越,也很容易成为突破局限,追求真理的障礙,除非认识真正提高上去并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了。 弘化社 「善导乃弥陀化身,宏阐净土,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则往生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千古不易之铁案也!」辑录《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梦参老和尚法语 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所说的‘善用其心’。就是在生活中提起正念,对治烦恼。最重要的就是对治财跟色。古来大德经常说世间多数人的烦恼是贪财和好色。如果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的人才入门,才进入悟道。财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放下。 天台子达照 人生处处是医院:母亲的怀抱是医院,治疗幼稚;学校是医院,治疗思想;爱情是医院,治疗孤独;职场是医院,治疗贫穷;饭店是医院,治疗饥渴;医院是医院,治疗疾病;佛堂是医院,治疗烦恼...... 索达吉堪布 我们的心很有弹性,每天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话,它似乎也没什么不同;可是一旦遇到磨难、压力,它所爆发出的潜力,有时让自己都为之震惊。所以,没必要太追求安逸了,否则只会越来越退化。 大安法师 闻信佛法,我们要解脱即将要掉下去的困境,要解脱自己,我们不能迷惑在五欲六尘的所谓虚幻的享乐当中。这就是我们在这难得的人身当中要闻佛法,佛法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佛性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如来的智慧,有如来的福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无量的神通、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 梦参老和尚法语 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或者不论修什么法门,如果不忘你本师的恩德,事先应该称三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后再修法。你修哪法都可以,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但是你不要忘了释迦牟尼佛,没有释迦牟尼佛,你什么法也不知道,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 敬佛就是尊敬你心中的觉性, 敬法就是尊敬你内在的智慧, 敬僧就是你心中拥有和合跟慈悲心。 敬佛、敬法、敬僧,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灵魂有所尊重跟交代。──慧律法师 梦参老和尚法语 皈依了之后要发心,发了心后要学佛。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修行。对于我们所受的三皈——佛、法、,僧,必须生起决定的信心。虽然受三皈依了,也学佛了,如果信心生不起来,恶念止不下去,善念就不能成长。 佛教生命电视 凡是出于贪着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增广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弘化社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菜根谭》·洪应明编 首页 456789 尾页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 验证码:
佛教百科
在大乘法里头,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都出不了六道。
三善道里头消福报,你修的福、修的善,善有善报;你造的恶,恶有恶报,恶在三恶道。
三恶道是消罪业的,三善道是消福的,你造的善业、恶业都要消掉。
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业,所以它没有六道轮回,那叫净业。
弘化社
「报迟则息必倍。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是天地偿限大数。古人曰:“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是知三界苦乐六道升沉,皆由自心感召!」辑录《太上感应篇汇编》
大安法师
厌离娑婆首先要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观身不净,身体是不干净的,污秽的。观心无常,心是生住异灭,没有一点真常的宁静。透过身心的厌离,再进一步厌离由这个身心感召的外部环境,依报正报全体厌离,然后欣求极乐。有这样的一个心行就能度脱生死。
弘化社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菜根谭》·洪应明编
弘化社
「如果所做的事情不能够称心如意,那都是因为自己的德行修得不够好,涵养还是不足,感动人的力量还是不够呀!这些都应该自我反省,对于各种外来的毁谤与伤害,都将成为磨练我们、成就我们的助缘;因此,我们要欢喜地接受这种赐教,还有什么可以发怒的呢?」辑录《了凡四训本义直解》
弘化社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寒笳集》
慧海之光
佛法的心要在于减少身体上、心理上及言语上的染污。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其他众生,至少不要伤害他们。很重要的是要培养爱心,仁慈与诚挚的动机。——GaMaBa
达真堪布
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修法还是工作,都应该首先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发一个善念,然后再去做。
济群法师
道德、能力、良好的品行,都是非常美好而又可贵的,它会受到世间的赞赏,也会形成自我的高度期许,让人贪执。这种建立在世间高度认可基础上的优越性的贪执,人们更难超越,也很容易成为突破局限,追求真理的障礙,除非认识真正提高上去并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了。
弘化社
「善导乃弥陀化身,宏阐净土,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则往生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千古不易之铁案也!」辑录《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梦参老和尚法语
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所说的‘善用其心’。就是在生活中提起正念,对治烦恼。最重要的就是对治财跟色。古来大德经常说世间多数人的烦恼是贪财和好色。如果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的人才入门,才进入悟道。财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放下。
天台子达照
人生处处是医院:母亲的怀抱是医院,治疗幼稚;学校是医院,治疗思想;爱情是医院,治疗孤独;职场是医院,治疗贫穷;饭店是医院,治疗饥渴;医院是医院,治疗疾病;佛堂是医院,治疗烦恼......
索达吉堪布
我们的心很有弹性,每天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话,它似乎也没什么不同;可是一旦遇到磨难、压力,它所爆发出的潜力,有时让自己都为之震惊。所以,没必要太追求安逸了,否则只会越来越退化。
大安法师
闻信佛法,我们要解脱即将要掉下去的困境,要解脱自己,我们不能迷惑在五欲六尘的所谓虚幻的享乐当中。这就是我们在这难得的人身当中要闻佛法,佛法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佛性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如来的智慧,有如来的福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无量的神通、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
梦参老和尚法语
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或者不论修什么法门,如果不忘你本师的恩德,事先应该称三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后再修法。你修哪法都可以,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但是你不要忘了释迦牟尼佛,没有释迦牟尼佛,你什么法也不知道,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
敬佛就是尊敬你心中的觉性, 敬法就是尊敬你内在的智慧, 敬僧就是你心中拥有和合跟慈悲心。 敬佛、敬法、敬僧,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灵魂有所尊重跟交代。──慧律法师
梦参老和尚法语
皈依了之后要发心,发了心后要学佛。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修行。对于我们所受的三皈——佛、法、,僧,必须生起决定的信心。虽然受三皈依了,也学佛了,如果信心生不起来,恶念止不下去,善念就不能成长。
佛教生命电视
凡是出于贪着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增广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弘化社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菜根谭》·洪应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