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化

揭秘寺院钟楼:一百零八响 声声降魔惊醒迷梦

寺院钟楼(资料图)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盖钟楼虽渊源于印度祇园精舍无常堂之悬挂颇梨钟,然印度及锡兰等地并无其制,唯中国与日本别设之。此外,依寺塔记平康坊菩萨寺条载,古制以..

世间的快乐从何处来?从利他来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资料图)身为凡夫,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这样的行为非常愚痴,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就等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父..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 才能真正的学佛

什么是真正的佛(资料图)佛,是一位已经圆满地自觉觉醒了真如自性的“人”。佛,是一位具有清净智慧与清净智力通达无碍的“人”。佛,是一位智慧、智力、解脱与至善的慈悲已达究竟的,最高境界的“人”。佛,就是每个人平等无二的清净自性。佛与我们众生没有什么区别,佛也有思想,..

佛陀预言:未来弥勒佛降世 人类世界是这样的

弥勒佛(资料图)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么是语焉不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未来世的好奇心,现如今有关弥勒佛的事迹已是名闻天下,比如奉化雪窦寺属于弥勒应化的道场,目前正全力打造成中国..

末法时代 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

末法时代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资料图)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礼拜吗?能受得起人家的供养吗?”这话乍听之下似乎很有理,其实,这是假善知识,冒牌佛教徒胡言;真善知识是恭敬僧宝,哪有阻人出家的?这里所感善恶因果,请恭阅“出..

佛并非无所不能 有三件事佛做不到!

常听说,“佛法无边”,那是不是佛很厉害,是不是无所不能的呢?《五灯会元》记载,佛有三能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有无边的智慧,知道整个宇宙过去未来的真相..

念诵《普贤行愿品》不可思议

问: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重?如孝法师:一般来讲,大乘的法门就是运用般若与愿力。般若基本上任何时候都要用,包括我们发愿时,都要发无我的愿。《金刚经》是这样发愿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关于佛门中男女相的那些事儿

女居士(资料图)(一)读过《药师经》的同学们知道,药师如来在因地时有一大愿:若有愿舍女身的,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一心称念,礼敬供养,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足大丈夫相。直至证得无上菩提。那应该如何理解这段经文呢?从大乘佛法来说,男女本来是平等的,而这平等是指佛性平等,而..

佛法要义问答:佛性、空性与菩提心

问:第二转法轮——无性法轮说一切法无自性,第三转法轮时说众生均有佛性,这两个是否相违?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随生佛性。有关佛性,唯识宗与中观宗主张并不相同。在《现观庄严论》中说自性住佛性,是指未断所知障的心的空性。《宝性论》说,所谓佛性是心本具能现境..

佛法与信仰的关系?

同学提问:佛法与信仰的关系?请上师开示。上师开示:信仰就是信奉和尊敬,佛法里讲的信仰主要是讲信心 。佛法里讲三种信心。第一种是清净信心。为什么是清净信心?佛、法、僧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比如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慈悲心,有度化众生的善巧妙方便等能力。我为了你们能听懂、听..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资料图)文:莲池大师【原文】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善知识出世,若鳞次然。元季国初,犹见一二,近胡寥寥无闻。如地藏愿度尽众生,观音称无刹不现,岂其忍遗未度之生..

为何称念观音菩萨名号有无量功德?

观音菩萨(资料图)文:慧融居士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观音菩萨保佑”。这种潜移默化深植心灵的..

证悟大圆满的人死后肉体会缩小的奥秘

证悟大圆满的人死后肉体会缩小的奥秘(资料图)文:慈诚罗珠堪布灭谛并不神秘,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如果条件具备,谁都可以发现。哪怕这一生为此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结果,也可以为下一世做好铺垫。万事开头难,但终归需要有一个开头。中阴身的时候,本来一定会与具足灭、静、妙、离四..

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资料图)文:索达吉堪布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没必要整天争论我是你非,彼此又何必辩论我长你短呢?世事从来都是缺陷比较多,自己的幻躯又焉能免于无常呢?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不是极乐世界,所以肯..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了,是非常苦的,所以佛菩萨比喻为胎狱。像一个地狱一般的,那种苦。不是一般的牢狱哦,不是坐牢哦,坐牢还不是那种苦哦,是地狱的那种苦。在娘胎里的时候,我们头是朝下的,是倒悬的,那个空间那么..

佛教徒必须懂诵经的窍诀 这样诵经才真功德无量

诵经的诀窍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要是一个知道诵经窍诀的人若如法地按窍诀诵..

妙江法师:文殊菩萨会迎接每位来五台山的人

网友:都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个传说是文殊菩萨会去迎接前往五台山的每个人和众生,您见过文殊菩萨吗?妙江大和尚: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不是哪一个人随便说的,是《华严经》菩萨住处品里讲的,是佛说的,还不是一个佛说的,是十方诸佛说的,所以这是真实不虚的。无..

一位破戒者邪淫后触摸死亡的真实经历

死亡,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词语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离我们太远,我也一直是这样以为的,即使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世时也只是难过、害怕,从没去认真思考过死亡的真正含义。然而,2016年10月18日,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天,这一天,我在生与死的交界处战栗着,感..

所有不幸都是自己的恶业所致

通过学习以温和的方式教诫断除我执,能了知:即生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都是前世所造恶业利刃轮到自己头上所致,因此不能怨天尤人,而应勤断众恶、普敬一切,并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以摧毁轮回衰败的根源——我执、我爱执和我所执。总之不幸临头时,如铁匠由自剑伤,..

贤哲比丘具足九法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众开示:孔雀鸟具足九法。是哪九种呢?孔雀鸟外貌端正,声音清澈,行步有次序,知道时节而行,饮食也知节制,常念知足,意念不散乱,不贪多睡眠,少欲且知往返之道。比丘们!孔雀鸟具足此九法,贤哲比丘也同样具足成就九法。是哪..

修行何必在深山 红尘也是大道场

我们通过学佛修行,把宇宙和人生的事实真相、真理都弄得一清二楚了,像《心经》里讲的那样,“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真正明理了,是无所畏惧的,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发出自己的智慧之光。在这之前,我们本具的光明是不会显现出来。不管光也好,莲花也好,都..

诵经禅坐是修道的功底

修行生活要简单,最重要的是这个色身不要太贪着。你越想着我要怎么体检,保持营养,每天补这个那个的,身体反而越不好。所以修禅宗的有第一关,先要破除身体的执着。虚云老和尚那时先参话头,参拖死尸的是谁,大家可以去参一参。这个话头还是能破除对身体的执着,而且还真能让人少..

你肉眼看不到的福报

有些人遵照佛的教义,行布施一段时间后,因为没有看到预期的回报,就丧失了信心。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的弟弟也有过如此的经历,在布施完所有的财产后,变得一贫如洗,那么尊者是如何应对弟弟的怨叹呢?目犍连尊者的弟弟,积蓄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可是他很悭吝,丝毫不肯布施,金银堆..

佛经告诉你什么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众所周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古往今来的各种典籍,还是近现代的各类文学作品,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孝道思想,劝导后世重视孝道,敬奉双亲,敬重师长。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位大孝子,曾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度化于她;曾在父亲净饭王去世后,亲..

如何看待情感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直面自身的情感问题的。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法中的情感观。一、情。古人造字多蕴含大智慧,从造字上就能传达出其相应义理。情左边是心,右边是青。青、青色代表东..

佛法让我学会了什么?

佛法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学佛,并不是形式上的拜佛、诵经、烧香。佛法,即是活法,是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参悟。佛,就犹如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他的孩子。他以慈悲、宽容、善良的心去接纳、包容我们的一切过失,他不责备,不埋怨,不生恨,只等你悔悟归岸。佛法,是我们人生..

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都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过的圣者,也被后来的大乘佛教各个宗派都尊奉为共同的祖师。在了解了鸠摩罗什翻译的《龙树菩萨传》之后,我们除了对龙树菩萨充满敬佩之外,还应该从他的故事中得到..

如何化解怨气和超度

有道友问,要如何化解怨气和超度众生,尤其是七月份。一般来讲,你要化解怨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要认识到自己。先明白自己的业力。一般人很难看清自己。这里头就要借助一种方法,就是影子。你的影子,就是你包括在你家族中,你过去的业力如何,你去家族中找,从你父亲,爷爷..

怎样向有缘人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极乐世界有人问,怎么样向不学佛的有缘人介绍四十八愿呢?如果按照末学之前的分享,估计普通人很难看进去。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换一下次序,挑一些重点,换一种适合他们口味的说法,但是前提是不能瞎编。比如之前有部电影叫《阿凡达》很成功,可惜就是想象力不够宏大,跟极乐..

很多人不知道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是什么佛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在《西游记》中,如来佛又称如来佛祖,是最高阶的佛。那么,《西游记》中的如来佛,在佛界又是一个什么佛呢?1、《西游记》中三大佛祖之一在《西游记》中,出现过了三个“佛祖”,分别为“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如来佛;“未来佛”——弥勒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