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化

浪费导致灾难

有些人的苦,就苦在他有财富,但不一定有福报享受。没有福报享受,却偏去享受。这就是苦。我们现在对很多东西,缺少珍惜。比如粮食,水,衣服,大家都认为来的太简单了,不会珍惜。这个果报太严重了。不讲俗人,先讲修道人,修道人首先要惜福,要简朴,为世间做榜样。佛教所有的灾..

先有阴德,再来谈修行

这次要讲心的问题。现在很多人讲观心,怎么是观心的什么?有时候大家又落入意识,就是大脑思维的东西。有些法叫你观心脏的位置,有没有道理呢。有的,这就是心神的位置。心神大概像个人的样子。心神要清。所以禅宗一法中的观心中,也让心清,就是心神清。心神清爽了,人就能跟大宇..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只要你有这个业力。比如过去欠债了,现在冤亲债主来讨债了,你躲掉了,但这个债就..

度人度到哪个境界去

这里先讲一个虚耗的问题。修道要处理好生命,生命是这个身体,然后还要有命。所以要减少虚耗上,很多人学佛后,高谈阔论,因为佛法本来都是玄妙和高谈阔论的部分多。所以这是讲实际的,就是命。黄帝内经说,人能活120岁,叫天年。长寿也是一种成就相。比如你觉悟了,那么证果了,..

观自在菩萨的“自在”表现在哪十个方面?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

马明博:香为佛使 香藏秘趣

燃香供佛(图源:网络)说到生活,离不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佛家生活,在这七件事之外,还多了一件“香事”。香为佛使汉传佛教素有“佛前十供”之说。这“十供”,分别是:花、香(燃香)、灯、涂(香粉)、果(水果)、茶、食、宝、珠、衣。藏传佛教有“佛前八供”之说,这..

骨灰入寺,和超度的问题探讨

如果修道人,自己欲望没有少,三尸虫没有减少。那么你做有些事情,确实是很危险的。比如你要超度来讲,如果人私心重,你超度不了这些怨灵的。这些怨灵都是一种阴暗,幽怨的气息。靠修道人的清修的清气去化解他们的阴暗怨气。这就是度化幽冥。幽冥是一种能量,就是幽暗的能量场。人..

佛教看婚姻的四个层次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爱,建立了美满幸福而温馨的家庭,不过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发觉彼此性格不合,时常争执,..

修道有两难

修道之难,难在两处:在于清心寡欲难,积功累德难。清心寡欲,佛教讲究熄灭贪嗔痴,但这贪嗔痴在身体中,是有物质部分的。也就是说色身的物质没有转化,贪嗔痴都在。怎么转,古代中医讲,人身体内有三尸九虫。三尸虫中上尸虫在上焦,脑部,让人贪宝贝,口臭,发落,有些人爱好古董..

净土法门:佛度化众生用什么?

【解】“无等无伦最上圣智”者。正是如来大圆镜智。“大圆镜”是比喻,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究竟圆满的智慧从哪来的?自性本有的。世出世间一切法“共同一法身”,这一句话,世尊当年在世讲经教学,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声声唤醒我们,我们好像在做梦,把我们喊..

跟佛菩萨学为人处世之道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为人处世如何。有些人能力强,却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使得事业难以提升;有些人勤劳、能吃苦,却因不善于处理好一些细节问题而停滞不前。为人处世之道,乃是我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原..

净土法门:读无量寿经的好处,真是醍醐灌顶!

末学先恭录一些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关于读经的菁华开示,愿我们一起精进读经,同受法益,相互分享各自的读经心得,共同进步,往生极乐~1、老法师开示: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

父亲往生,愿力心力不可思议

2017年4月25日九点十五分,父亲在家人及师兄们的念佛声中安详辞世,后经72小时助念佛号不断,于4月28日火化时,现舍利花。对我这虽说学佛已四年,但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未建立十足信心的人来说,父亲是来度我的。父亲从进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念佛,两个月后在阿弥陀佛圣号中安..

佛陀告诉你 善根的惊人秘密!

善根来自善行善念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于是欢喜地前往精舍,希望皈依于佛陀座下。老人到了精舍,才知道佛陀早已出门行化,他心想:‘虽然世尊不在,但听说佛弟子中,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我何不求他让我出家呢?”当他见到尊者,满心欢喜地表..

揭秘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到底什么样?

阿弥陀佛接引(资料图)1、外形容貌极乐世界除了声闻之外,还有天人,他们虽然还达不到罗汉那么高的境界,还没有断见思惑,但是托阿弥陀佛的福,极乐世界有非常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超出地球无数倍,所以极乐世界的天人比银河系的上帝过得还要舒服。极乐世界的基因技术非常发达,每..

念金刚经回向给他人,可以结很多善缘

要遇到佛法,不容易,能信佛更不容易。古人讲,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能懂得来找三宝的,还是大善根的人。很多人有事情也不会想到找三宝,那就很可怜了。三宝能让人明白因果,破除迷雾,最起码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苦难的命运。想起世间福报,哪怕钱财多如山,钱财最后还是会散之十方..

人最容易造业的就是嘴巴,这四种话千万别讲!

很多人都片面地去理解这个问题,把止语当做一种邪见。人最容易造业的地方就是口业,最容易犯口业。心里不舒服了,马上嘴巴上就要讲,无事生非,祸从口出。这个嘴巴最容易造业,有些话很伤人,言多必失,就是这个嘴巴很容易造业。当有些人认识到了嘴巴最能造业,就产生一种极端的想..

看身体就知道业障重不重

修行人的身体,一定是轻飘飘的,所谓仙风道骨。虚云老和尚,到了一百一十多岁了,还每天能走60华里路。广钦老和尚八十多岁,走路如一阵风。这就是修行人。看一些老人,有的人到老了,就坐在轮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不走一走,就全身痛,这就是业障重的缘故。那么为什么人到老了..

佛教的兴旺,靠地藏菩萨的愿力加持

对比所有宗教中,佛教的繁荣,尤其是高僧辈出,这和地藏菩萨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道教也有出高道,但他们度化的范围,以及像佛教一样形成大规模,大丛林格局的。还是差很多。许多道教的道士,一般都以清修为主。清修而获得很高成就的,也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法。但是入苦海..

净土法门:用真诚心待人,人家会感动

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远离虚妄,远离虚妄的心,这才真正是断恶,把恶的本断掉,根本断掉了。“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人家行,我们今天没有真实慧,所以我们虽然很羡慕清净心,就是不得清..

听说你分不清准提菩萨与千手观音?

准提菩萨(资料图)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但因其形象与千手观音较为相似,有些佛教徒见到准提菩萨像后,往往误以为是“千手..

都说念佛求往生 去了极乐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

揭秘佛陀神变 神是什么神?变要怎么变?

佛陀示现神变(资料图)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藏历初一到初十五这十五天中,示现种种神变,降服了外道六师及其徒众。话说佛陀是如何调伏他们的呢?当时,在王舍城竹园中的洴沙王已证得初果,对佛陀的信心十分坚定,常设上妙四事,供养佛及僧团。洴沙王有个弟弟,信奉外道六师。洴..

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弥勒佛(佛教解释)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

莫欺百姓,则鬼神敬重

印度人对死亡很敏感,所以佛陀诞生在印度,就去研究生老病死。印度的环境很差,所以就有了苦集灭道,因为环境太差了,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但中国不一样,中国自古是神州,神仙眷恋的地方,中国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人活着要尽到人的本分,则不会畏惧死亡。中国人讲死,都是..

我们对鬼道的概念有些误解

我们对鬼神的看法有些误会。现在人做施食,或者很多法师,都是供给鬼吃饭,布施给饿鬼。其实鬼有很多种,一种是饿鬼,像乞丐一样的。一种是神。古人提到饿鬼,一般就是讲中元节,或者出家人做的超度。讲饿鬼的部分比较少。讲神的部分比较多。现在民间很多祭鬼神,都是贿赂和收买。..

拜了那么久菩萨 到底什么是菩萨?

四大菩萨(资料图)菩萨,是“菩提萨埵”的意思。菩提,是觉醒、觉悟。萨埵,是大有情。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悟了,并生出对一切有情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的修行者。菩萨,通过种种的修行方法,得到了开悟,觉醒了自己的佛性,掌握了宇宙生命的真谛。然后生出慈悲之心,不畏辛劳,伺机度..

揭秘寺院钟楼:一百零八响 声声降魔惊醒迷梦

寺院钟楼(资料图)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盖钟楼虽渊源于印度祇园精舍无常堂之悬挂颇梨钟,然印度及锡兰等地并无其制,唯中国与日本别设之。此外,依寺塔记平康坊菩萨寺条载,古制以..

世间的快乐从何处来?从利他来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资料图)身为凡夫,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这样的行为非常愚痴,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就等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父..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 才能真正的学佛

什么是真正的佛(资料图)佛,是一位已经圆满地自觉觉醒了真如自性的“人”。佛,是一位具有清净智慧与清净智力通达无碍的“人”。佛,是一位智慧、智力、解脱与至善的慈悲已达究竟的,最高境界的“人”。佛,就是每个人平等无二的清净自性。佛与我们众生没有什么区别,佛也有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