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仁真孝真慈悲,空劫未有大圣僧──大愿地藏王菩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大愿地藏王菩萨,他的愿力大。什么叫愿力大呢?因为他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无缘大慈,不是单单度有缘的,谁和他无缘他也度,所以无缘大慈。他不计较众生对他有没有缘,遇机会、因缘,都度。同体大悲..
无常
执著愈重,苦难愈多,苦受愈深
【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大导师』就是对佛的尊称,像一个学校里面,对校长尊称为「大导师」,这是主持教化这一方的。『调伏自他』,自己必须要给大众做榜样,给大众做典型,所以言语造作、一举一动都是教学。不仅是言教,他有身教,他有意教,「身语意」都在那里教化众生。【引..
信愿法师: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但能具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者,则决定往生,万不漏一(四)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但能具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者,则决定往生,万不漏一(四)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五十五段文。第五十五段文,我们只看了一句..
修地藏法能否往生极乐世界?
常有人问:一生专念地藏圣号或地藏经,能否往生极乐世界?提问这类问题的,多是修学显宗的师兄,有的甚至说能否列举修地藏法往生极乐净土的案例?能否修地藏法而往生,答案是肯定的。修地藏法,按个人所证、所相应之深浅,可以随愿往生不同之刹土。我们作为具缚凡夫,虽然本性皆具如..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至东晋慧远大师赞扬于卢山,昙鸾大师(与菩提流支同一时代)宏扬天亲菩萨之《往生论》等,自此以后逐渐的普遍流行,直至今日,奉行者还是为数不少。虽与古人所修的内容略有不同,但总而言之,仍是净土法门。若读大本《无量寿经..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兼及禅宗、华严、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净土不立宗而以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法照大师、少康大师、延寿大师、省常大师为莲社七祖。宗晓法师、志磐(pán)法师同是天台宗的学者,宗晓法师立莲社六祖,志磐法师..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虽证至等觉菩萨圣果,因众生常有诸苦,发愿于无量劫中昼夜恒时济拔一切众生,精进至极,永无退堕。据《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记载,菩萨妙冠,发垂两耳,身色柔白,左手摩膝,右持宝珠,跏趺而坐,光如炽虹,宝莲以为座,..
悟显法师:两种为钱烦恼的人
这个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钱」在苦恼,那么为钱苦恼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有钱的,一种是没钱的。没有的呢,想要有更多;有的呢,他怕人家来抢,他也想更多。所以这个贪欲没有止尽,《无量寿经》上说的「无田忧田。无宅忧宅。」没有房产的、没有田产,想要有个房;没有..
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及其果报详解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1]、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2]作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是非梵行,这是为了便于对一般人阐述,或者因为嘎单派教言中也出现过。梵行是指断除一切淫行,因此这里所说的非..
人的福报来之前会有些什么预兆?
人的福报来之前会有些什么预兆?有的人说耳垂会变大,有的人说会有阴鸷纹。但我在生活中观察了很多人,发现很多福报大的人,耳垂不见得就比别人长,此外也经常能遇到一些耳垂比较大但福报平平的人。至于阴鸷纹,则更是一般人难以辨别出来的。在读了上百个改命故事后,我发现一个人..
佛珠的线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绳子穿起来的,再结实的绳子,也会有断的一天,可能是长时间老化了,用力撕扯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因为佛珠手链断了就东想西想,那是给自己坏的暗示,反而不好。第二、..
德森法师:復应脱和尚函
復应脱和尚函(一九四六年元月廿五日)应脱大师法鉴。去冬接大示,及佳作数篇,均悉一一。本应早奉,奈冗忙无记性,一搁至此,祈恕。所幸大作『编印光大师年谱启事』,当即编入五十四期,印公西归五周纪念专号,(月刊四十九期起,即由倪居士编。五十三以前,森略助之。唯五十四,森..
海涛法师:如何启发智慧?
◎如何启发智慧?不著一切相。眼看色不著相,耳听声不著相等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著相造十种恶业。生气是著相,不开智慧。◎如何开智慧?修众生忍。修众生忍可以增加福报,福报增加可以开智慧。◎古德读经,先烧一炉檀香,好像对佛菩萨一样,不敢丝毫大意,心不狂驰,然后读..
老修行脾气大,确定这不是在说你吗?
常常我们会劝别人或者要求自己──要精进用功。问题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精进用功呢?是不是念佛、诵经、持咒……这些善法越多越好呢?精进的方向在哪儿呢?精进是原本是对治傲慢,对治懈怠的,现在却用在对治别人身上。傲慢是什么?就是光看自己的一些优点、功德,然后生起的傲慢的心..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象我们晚上做梦似的,如同梦幻,我们正在做梦的时候,这个识心还在继续,心还没有停止下来,还在不停的生灭,所以生什么样的心,就连续变现什么妄境,这就是梦境。所以我们正在梦中没醒来的时候,认为这个梦是真实的,好的贪著..
口业的因果报应
1、刻薄才子,怀才不遇有一位青年,很有才华,二十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一所名牌大学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可是过了十年都没有升教授。他禀赋这样好,为什么十年后都得不到提升呢?原因出在他十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都有指责哪个教授哪里不好,而且讲得精辟,抓到别人的弱点,所以..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应机教化妙用随缘广演正法利乐人天海贤老和尚出家近百年中,应机教化众生或棒喝,或谆谆告诫,令众生趋吉避凶,直趣觉路;受贤师教诲的信众,无不感念贤师恩德。2005年初夏,贤师到南阳市一所寺院小住一段时间,周居士和几位同修一起到寺院拆洗被子。午饭后大..
简单有效,快速改变命运之道:谨慎口业!
注:凡转载此文者,必得无量功德。我所写文章数百篇,别的文章我不敢说转载必得无量功德,但这文章我敢说。此文写到一半时,我梦见我和我的家人站在一朵巨大的莲花中心,莲花四周,有一望无尽头的三十二相菩萨坐莲花宝座,将我团团包围。我半夜醒来,忆起梦境,大吃一惊。我知道我..
淫和邪不分家身边几个损友的故事
某天看了一篇文章,文章来自网络,标题忘记了,是说某人有八个姨太,我看到这个人有八个姨太,就想这个人的寿命不会长,后来看到,这个人果然是52死的。和我三姨夫同岁死。这个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他死后,他的七姨太和八姨太相依为命,情同姐妹,一直活到80几岁而先后死去。看了这..
人要有良心,不要背叛人
背叛是一种非常损德败身的事,容易让善神远离,祸事临头。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念人恩,不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路走不宽。在爱人之间,更是要有良心。想想,爱人是陪伴你一生的人,糟糠之妻不可弃。纵观古今,抛妻弃子跟所谓的真爱在一起的人,最后结果都不会..
世间有四件事,不会长久保存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
慈城罗珠堪布:为什么说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么你看到的一切也是清净的
从观待道理去看,清净和不清净的世界是果,它的因法,是众生的心。《维摩诘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心清净的时候,外在现象自然会清净;反之,如果心不清净,看到的必然是不清净的现象,这就是因和果的观待。当然,虽说心清净一切清净,心不清净则一切都不清净。这等于是在说,世上不..
卸下你的累,让往事清零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想的太多。计较得太多,人活一世,聚散无常,万事万物,自有定数,何必想太多,跟自己过不去呢?身体累了多休息,心累了就试着拐个弯,其实我们人的心就像一个容器,当烦恼装得多了,快乐就变少了,欲望装得多了,舒适就变少了,而理解装得多了,矛盾就会变少..
慧律法师:千万要重视因果,因果是不饶人的!
「无断无常」「断」叫做断灭,否定因果叫做「断」,这是外道。《因果》不灭的,所以不能「断」。我们这个《果报》,你看《生老病死》,分分秒秒都是连接的。《因缘果报》不能说:万法毕竟空,就「断灭」了这个《因果》的法则。《因果》的法则是很清楚的,是在每一个《因缘果报》的..
恳留德森法师復普告文启按语
恳留德森法师復普告文启按语(附原文)(一九四五年二月一日)德森法师座下。敬启者,印公大师西归,已四周,而公之志得以不坠,公之化得以广被者,端赖继述之有人也。公西行后,群弟子以公不朽盛业,应垂永久,乃组织纪念会以维护于来际,推举吾师,暨真达老人、妙真上人为会长,以领..
唯独这一段经文,五种原译本是完全相同,可见得它很重要
【光明遍照。】这一章非常非常之难得,在五种原译本里面,其他的部分是五种原译本不见得完全相同,唯独这一段经文,五种原译本是完全相同,这是释迦牟尼佛每一次宣讲,都要提出来说说的,可见得它很重要。重要在哪里?实在是激发我们的道心,增长我们的信愿,使我们对极乐世界、对..
宏圆法师:世尊往昔离相修忍辱,成就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这里佛举出自己因地修行忍辱波罗蜜之事,说明修忍辱不能著忍辱之相的。这里面用一个公案,歌利王支解割截佛的身体,来帮..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影子。我们坐在禅堂里可以观察一下,一支香下来,我们内心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无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属于过去心;或是明天的事、下一念的事,这就是未来心;..
临终时所有贪恋通通现前,这样如何生西方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一个叫舍志莲居士的一封信上的一段话:“汝已七十多岁”,就是你已经七十多岁了,“不久就要死了”。你看法师说嘛直来直去,因为任何人,都是..
你今生的痛苦,全部都是前世的业报
佛经上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的印度,有个婆罗门阶层的富翁,家财万贯。他的膝下只有一子,年方二十,刚刚娶妻未满七日。有一天,小夫妻俩到自家的后花园中赏花,丈夫见妻子对一棵树上的一束花喜爱至极,于是,爱妻心切的他攀上高枝欲为她摘花。不料,树枝却忽然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