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2.诸佛作是开示显说,所谓:诸行犹如光影,无常动转,不定、不究竟,尽法、变易法。3.若有发心恼害他者,是人长夜还得恼害。4.若人喜杀,是人还得短寿之报。若憙鬪诤,是人常有怖畏死报,不具大眷属,无大..
慈善
海涛法师《学生手册-小学生与初中生》
孩子到学校求学,除了学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获得情意的薰陶,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以及生活上应有的态度和信念。学校的教科书仅提供专业的学科知识,关于做人处事的道理往往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体会。有感于此,生命电视台特别印制这本学生手册,让老师除了经由..
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一.前言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而且没有肉食中一切有害的物质。素食是远离恶..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慈悲慈悲法语智慧波流◎慈怜众生的思想,确实是一种有利的社会动向。◎宗教实践的基本原理就是慈悲。◎慈悲就是纯粹化了的爱。◎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连有过失的人都要怜悯。◎我是万人之友,万人的伙伴,一切众生的同情者。我修慈心,常以无伤害为乐之本。以慈心接待弱者、强..
海涛法师《真理手册》
Part1生命之光透过对思想了解的修养,人可以驾驭自己的心灵,而不被感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净化自己的过程。生命之光◎释尊说: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行者必须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
海涛法师《净土手册--印光大师嘉言选辑》
1.诸佛出广长舌而赞叹,列祖发真实语以显扬。2.智光雪亮,梵行冰清;具正知见,发大慈悲。3.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4.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5.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
海涛法师《生命工程师》
一、做自己的生命工程师为什么同样生而为人,每一个人的才智、遭遇却各有不同呢?还有,当婴儿出生后,有人早夭、有人平安;在成长的过成中,有人长寿,有人却英年早逝,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照佛法的解释,今生今世遭遇的种种境况,都是受到前世业力的影响。但佛教不是宿命论,并非..
海涛法师《关于出家的问答》
1.出家的定义是什么?答:依据《长阿含经》说:「太子问沙门曰:剃除须发,法服持钵,何所志求?沙门答曰: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静寞,唯道是务。」悉达多太子有一次出城门,遇到一个出家人,就问这出家人:你剃除头发胡须,穿著出家衣服手拿..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意三业当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这个口无遮挡。因为我们都有这种烦恼:总是会看别人的缺点,看到了总是喜欢说出来。于是我们就有这个口业。这个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呀,绮语呀,恶口哇,两舌啊——都包括,就是四种口业..
海涛法师《论因果》
《因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财富—今生幸福是何原因?(果)过去的功德—因为你过去世有造善业。(因)2、富有与贫穷—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其他人却非常穷?(果)慈善—他们富裕是因为前世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因)3、快乐—今世为何能拥有快乐及和谐的家庭生活?(果)..
海涛法师《人间菩提》
人间菩提生命尽管是有缺陷的,但生活是需要赞赏的,一个人如果否定自己的特质,不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也不可能拥有幸福。◎为利益众生,实现佛法,付出心力,而生欢喜,谓之‘法喜’。◎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我们在读书或创业时,自己先要有一个发..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业是佛教的正务。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很容易引起社会人士的共鸣,混淆了佛教的本来面目。佛教最注重的是了生死、出三界,最终成就佛道,而并非只以做慈善为正务。如果佛教只以做慈善为正务,而不注重解脱生死,成就佛道,则佛教..
海涛法师《生命手册》
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所作的业,或是说行动或行为,都深深影响每一个人往后的命运。我们的生命是好是坏?我们的生命是高是低?绝对跟我们的业力有关。所谓业力,就是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身体做出怎样一个行为来,我们的嘴巴讲出怎样一句话来,都会影响我们的命运,影响我..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或疑经中..
印顺大和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
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对于人的本性怎么样,各家学说有各家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说人的本性是善,有的说是恶,有的说不善不恶。《三字经》开头就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孔子基本上是主张性善的,他的继承人孟子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发挥,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论,每一个..
88岁星云大师双眼几乎全盲 用心写就一笔字(图)
“1939年,一位扬州的商人在经商途中,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的妻子带着年仅12岁的儿子,从扬州来到南京寻找丈夫,路上遇到了一位喜欢他儿子的和尚。和尚想让孩子随他出家。母亲同意了。74年后,当初的男孩成为了全球佛教界最受敬仰的大师之一。他就是星云大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明贤法师:汉传佛教的未来在哪里?
本文作者:明贤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开始接触佛门,我们内心里多少都对于未来有些憧憬,在这样一个时代,信仰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是个大话题。一、什么是信仰、如何做观察?什么是信仰呢?“信”是信念,“仰”包含着一种崇拜。如果对于佛弟子来说,心里面对于..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个比较轻松式的研讨,做一些互动。首先我们先谈一谈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其实我们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净土宗的念佛是很多元化的,不管是台湾、不管是美国,不管是其它地方。那么有些人是比较喜欢重视修福报的..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意,众人受敬,善名流布,身心安乐。去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超凡入圣,成佛..
星云大师:佛法不应谈玄说妙 该更接近生活
作者:刘梅婷[原标题]星云大师:佛法不应谈玄说妙,该更接近生活“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图片来源:鲁网)2014年6月8日,“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星云大师的出席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加活动。在现场,星云大师为泉城市民奉上了一碗接地气的..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呀,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呀,比方说持戒呀,比方说忍辱了,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种觉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是觉悟启动的,通通不是佛教,你这是慈善事业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引导的,所以我们面对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业力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让生命启动那个觉悟的力量,这是你要做的。当然你可能..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没有例外的。所以因缘观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识。当然每一个人从因缘的角度来解释,就各有不..
亡者应如何面对投生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死后还会投生。我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经彻底忘怀而无法回忆了。对追求解脱的人来说,正视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对投生。在显宗的有些论典中,讲到了人死后的状况,以及投生的过程,却没有讲该如何..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印光大师全集’堪称完备。然世事倥偬,时人或难一窥全貌,故李净通大德,择其精要,汇而刊之曰,‘文抄菁华录’理显真常至精极粹,故被化者广,得度者众,契机利生,..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领会、信受奉行。..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度。作为丛林,早晚上殿,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是不可缺少的共修活动。报国寺这些年来基本上依教奉行。但是存在不如法如律的现象。希望同修们通过实践,..
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问:请问大师,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星云大师答:女人适合做什么工作,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更明白才对,怎么反过来问我呢?(现场学员大笑)其实女人能做的事很多,不一定以做人家的老婆为唯一的出路。现在有许多单身贵族,终生不嫁,抱定独身主义;但是过去的女人,好..
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贮存,我们先解释一下:理论上我们的心是清净本然的,我们本来是没有业力的,这个是很重要一个概念。但是我们一念清净心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种向外攀缘的心会突然间受到外境刺激..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切信愿,定于此时蒙佛接引。若夫现证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碍。纵现遇灾,实无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几人哉?灾难时期要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