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七日开示于台湾板桥台北县立体育馆皈依,这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初步。可是这一初步,你们要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转,这才是成佛的一条道路。你若向后退转,还会堕落三途,流浪八难。所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
佛教徒
索达吉堪布:骂人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掉
恶语是指刺伤、扰乱他人心的语言。俗话说“虽无箭尖利刃语,亦能刺入人心间”,意思是,虽然没有刀箭那样尖锐的顶部,但是伤害人的恶语能深深刺入人心。人的语言的确很可怕,有时候一句伤人的话就会让别人一辈子忘不了。不过对修行人来说,则要尽量忘记别人对自己说的恶语。――索..
海涛法师:正确的财富观
种福田相传,在印度的穷人们会供奉「功德天」这位女神以祈求财富。有一个穷人每天都诚心诚意地供养功德天,终于有一天得到了感应!他看到功德天进了自己家门,连忙满心欢喜地上前迎接招待。但于此同时,有另外一位长得又黑又丑的女人也要跟着进他的家门,他觉得非常奇怪,便想把这..
海涛法师: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感受,哪有真的呢?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说空性,是为了破我执,破烦恼,但空性不离大悲。正因为众生有苦,所以我们要积极、精进,发起成佛的菩提心,以空性净化自我,以大..
嘎玛仁波切:高阶的“佛系”人生,是以出世的心入世行菩萨道!
自以为是,其实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一种“硬伤”。这种迷之自恋一般对于事物认知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于很多的真相视而不见,而处于“半盲”似的不清不楚中,还自喜的津津乐道,以为我们所认为的如“瞎子摸象”般的结论就是正确的。这是很滑稽的一种状态,但这也是存在于我们大家认..
广行法师:在家学佛请一定牢记这三句话
“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是我们学佛的纲领。1.以戒律为基础。学佛修行证果必须修“戒、定、慧”三学。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楞严经》说“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如佛住世”。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涅 经》说:“..
和尚为啥敲木鱼
木鱼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共有两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鱼形,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和尚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其用途是便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悬挂在寺院斋堂附近,呈直鱼形,扁平而中空,又称着“..
与佛教相关的民间俗语
所谓民间俗语,即是老百姓平日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短语或者定型词组,简练而形象化,比较通俗易懂。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源自佛教..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文/季羡林在历史上,佛教曾经在印度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里流行过。一直到今天,它还在这些国家里不同程度地流行着。但是,尽管古今中外研究佛教的书籍、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真正搔着痒处的却是绝无仅有。这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于这个有世界意义的宗教的理解。恩格斯说过,基督教的..
从“佛祖西来”到“立地成佛”
文/金陵客佛祖西来与佛经翻译汉明帝永平年间,派遣使臣西域求法,是我国历来公认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法最早见于《牟子理惑论》、《四十二章经序》。后经学者考论,明帝求法故事可疑,多有抵牾。《魏书.释老志》称“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
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圆融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二千多年以来,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弘法利生的理念,与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互相交融、互相适应,逐步演变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今天建设当代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
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
文/一诚法师西汉末年佛陀口述的佛经就已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只是口传,文字的书籍并没有传过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于汉文化、汉字、纸张以及印刷术等的成就,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份宝贵的遗产。佛教..
最殊胜的福田就是自己的父母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信心,就去参访无际大师。无际大师,即石头希迁和尚,是禅宗中非常有名的大师。无际大师早就安排了一个老和尚给杨黼传话,没有当面见他。这个老和尚对他说:“无际..
佛门饭菜的三德六味
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一般佛教徒午供时,亦要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宣化上人:什么是真正的布施
宣化上人那个布施,应该做;做了之后又应该把它忘了,这就是不着相。你做了之后,是永远都忘记了。你要不忘,佛就把它忘了;你要能忘了,佛就把它想起来了。所以,为什么这个样子呢?这佛,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因为他知道你没有忘你这个布施,没有忘你这个功德,所以佛也就不需要想它..
临终前什么事最重要
死亡是每一个人在婆娑世界的必达终点,多少人都会思考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会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谢幕”。在上海玉佛寺“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国际学术论坛期间,凤凰网佛教对话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其贤。那么如何让临终者有尊严地“谢幕”?请看林其贤教授如何说。林其贤:临..
与朋友谈论解脱之道
朋友:你有何解脱之法简单和你说说朋友:好灭除爱恨即能解脱在某一刻人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为觉得无聊而起散乱心。然后去做玩游戏看电视什么的令人有感觉的事。未知偏离寂静是受苦的开始。一切事物足以迷惑你就足以毁了你。以无聊是本心故。没有爱欲就不会起散乱..
索达吉堪布:莫造违缘
本来自己想成办一件伟大的事业,但后来没有成办,未能如愿以偿,以致心烦意乱。表面看来,这是即生中人或非人对自己制造违缘导致的。其实,这是自己的业风直接融入人或非人的心,他们才对自己的事业制造违缘,很多前辈大德都这样讲。比如,我今天要做一件重大的事情,但有一个人站..
海涛法师:施食的功德利益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施食?
佛教的做法是以悲心来看鬼道众生,鬼道众生其实非常痛苦,他们因为过去的一个业的召感,让他们没有东西吃,他们饿却饿不死,所以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懂得怎样施食。一个佛教徒要是不知道有饿鬼道的存在,那就是缺乏佛法的知识,假如你知道有饿鬼道的存在,又不施食,那就是不慈悲。我..
嘎玛仁波切:永不嫉妒的修心窍诀
喜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乐因,就是一切善业;乐果,就是今生来世的人天善果,以及直到佛果之间的所有安乐,都包括其中。喜无量心,就是希望在一切众生身上,这些乐因及乐果都能够日日不断增上。观修喜无量心修悲无量心时,是观想一个非常可怜的众生,愿他远离种..
人间天:佛法的难闻,难在哪里?怎样真正得到闻法的利益?
那天有同修问我:“老师,我现在读经发现最难的不是经文,而是在这个闻字上,你能给我讲讲这闻是什么吗?”这个闻字太深了,“佛法难闻”这句话绝对半点不虚,不是说我们接触到了佛教就是闻到佛法了,根本不是这样的。咱们简单展开说六条闻的部分,希望大家都能懂得这佛法的难闻,这..
净土法门:老法师谈养老问题【综合整理版】
【净土法门: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天天都有】我们今天非常可怜,全世界非常可怜,在世间,世间法里面,从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无论你是辉煌腾达还是没落,家人都照顾你,你有后盾;老的时候就有家人养老,无忧无虑,所以他心很清净。..
索达吉堪布:这些艺人造的业实在可怕!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熏染不清净的习气
佛教的每一条戒律都不是随便制定的,是遍知佛陀以智慧眼照见一切因果后制定的,对众生是绝对有利益的,有智之人深入学习佛法后会对此诚信不疑。――索达吉堪布下面我们详细分析邪淫首先,按照严重的程度,邪淫可分为三类―大邪淫、中邪淫和小邪淫。大邪淫是指对母亲、阿罗汉尼、尼..
一位老法医对因果报应的感悟
我是一名司法医学警察,就是俗话说的“法医”。简单一点说,如果哪里发生了命案,就会把尸体送到我们实验室,由我们进行检查,找出死亡原因,出具一份报告,递交给法院或者公安局。人有生必然有死。人的死亡原因五花八门,不可思议。我从事法医工作二十六年,一直对这个现象感到困..
海涛法师:为什么人类不应该吃肉?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杀、吃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也会告状的话,人类保证告输,我们无明的人类,却把这个地球,当作是动物的地狱,杀它、烤它、活活吃它。各种的虐待,甚至把这些当作我们的快乐,各位每天在吃鸡肉、鸭肉,牛肉、鱼...怎么吃,每天讨论,甚至教人家怎么..
嘎玛仁波切:自我膨胀的背后,是我们与佛法背道而驰的开始
修行之路基本没有捷径可走,真正好的修行人,不仅是以佛法的字字句句克尽己守,而且修行的越好,越是谦卑自牧。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看见很多适得其反的一幕,很多人,可能因为各种各自的因缘与佛法结缘,更多的是因为遇到了生活重创之后,通过佛法的熏洗,慢慢抚平了受伤的心..
如何从凡夫变成佛?这三个故事告诉你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一、舍身救人当释迦牟尼还在往劫因位之中,即在还未成佛的遥远过去,曾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一次,他和五百人入海采宝,获得珍珠宝贝很多,满满地装载了几大船,可是引起海神的愤怒,兴风作浪,白浪若山,眼看着就要翻船,同归于尽。同行的人一个个吓得..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五十九期,本期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佛学院的宏海法师。师父,您好,请和诸位网友打个招呼吧!宏海法师:好,谢谢!各位凤凰佛教的网友们,大家吉祥!今天非常高兴,在这样的一个《师父来了》,我来了,..
如何上香才能“感应诸佛”?
上香也是佛教徒礼敬佛菩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佛教中,如法如仪的上香、敬香礼佛,具有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从“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以及“宝鼎热..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三德六味”究竟是什么意思?一般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