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

乐在吃素中

说起吃素,不由得想起不久前的一段经历: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我与同伴搭乘国航班机飞往蓉城。与我邻座的,是一位着装前卫、打扮怪异的艺术家模样的男子。午餐时间到了,乘务员开始为大家分发盒饭。“先生,这是您订的素餐。”随着空中小姐亲切的呼声,一份色香俱佳的素餐盒饭..

索达吉堪布“莲师七句祈祷文”原声贺岁

莲师亲谕“只要你呼唤我,我定会速赐加持,决不食言。”猴年属于莲师猴年猴月的初十,是莲师离开藏地前往罗刹国的日子。2016年正是藏历火猴年,与莲师有着甚深不共的因缘。当年莲师离开时,曾对所有大臣和人民讲过:“每逢这一天,我必定会来到人间,对所有的人进行加持。”不仅是..

如何帮助临终的亲人走完最后一段路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在一家我所知道的临终关怀医院里,一位近七十岁的女士,名叫艾蜜莉,罹患乳癌已经到了生命终点。她的女儿每天都会来探望她,两人的关系似乎很好。但当她的女儿离开之后,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坐着哭。不久我才知道个中原委,因为她的女儿完全不肯接受她的死是..

别让微信控制你的心

学佛应当观心对于一个真正学习佛法的人,首先要学会的是,观察自心。因为只有懂得观心,才可能懂得如何修行。此刻,自己是否具备正知正念?此刻,自己这一念心是相应于正法,还是相应于烦恼?自己心里的慈悲增长了吗?修行是否偏离了正道?……这是修行过程中自己必须要清楚的,这..

学佛修行应持守哪些戒律

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止恶,无戒则无以生定。第二是修习禅定,六根虽涉境,但心不随转,无定则无以生慧。所以第三是增长智慧,去除疑惑,以证悟空性。三者次第相生,是入道的关键,而六度中的第二度就是持守戒律。持戒分为三种:禁止恶行戒、摄善法..

平时非常繁忙的人可以修什么法?

问:平时非常繁忙的人可以修什么法?索达吉堪布: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多法都没办法修,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最好修上师瑜伽这种简单而根本的法要。我本人早起晚睡都要念修上师瑜伽,哪怕是几遍,一定会念。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讲:我们经常说“喇嘛钦”,其实喇嘛钦就是祈祷..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问: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答:在分别心的境界里有住处、有时间以及有身体的形象。观世音菩萨是佛,他没有住处又无处不在,他没有固定的身体又能变现一..

人生在世的苦苦和行苦

苦苦:所谓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说,麻风病还没有痊愈又生毒痈,毒痈还没好转又生脓疮;父亲不幸逝世,紧接着母亲也撒手离去,被怨敌抢劫一空又加上心爱之人命归黄泉。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东北有户人家一天内连遭奇..

末法时代度母的加持特别殊胜迅速

据《阿底峡尊者传》介绍:刚开始尊者是孟加拉国的王子,后来度母给他授记:当王子是痛苦之因,出家才是清凉之路。他便舍弃王位而出家。一天他去菩提伽耶转佛塔,听见像天女般的两个美女谈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第二天他在转绕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时,又听到一位得麻风病的病人与一位..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佛相是自心的显现在小乘的传统里,佛只有一种形相,也就是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金刚乘与大乘,佛有多种形相。不同的形相代表各种智慧,皆是你自心的显现或由不净的烦恼转化而来。不净的烦恼基本上是智慧的伪装。这智慧可以转化或示现为各种不同形相的本尊,所谓忿怒与寂静的诸佛..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努力修持来寻找上师其实,上师也在寻找弟子。因为真正的上师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帮助众生。如果未能找到合适的弟子,上师不仅事业无成也浪费了时间。与其在世上受苦,不如回净土安住。因此,真正的上师具备寻找真正的弟子的意图。不过表面看上去,真正的上师不会来寻找我们。因为我们..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如何与上师相应「上师相应法」在藏语里称为「喇枚•涅究」(lamainaljor),意思与喇嘛一字有关。「喇嘛」意思是「上人」,即没有人能超越其上的人。这并非说上师必须居于你的屋顶之上,而是上师必须具备一般凡夫所欠缺的资格,具备这种资格的人就是喇嘛。但喇嘛一词并非指上..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与上师建立联系为何人们会向上师祈祷而不去修持上师相应法呢?这是因为跟上师还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需要建立与上师之间的联系或桥梁。建立这道桥梁的最佳方式,就是从心深处向上师祈祷,好让上师能把你像鱼一样的钓住。上师有如灵性上的渔人,时常在波涛汹涌的轮回大海中,将众生..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上师因无法帮助众生而圆寂许多上师来到这个世界,以各种方法来帮助众生,努力将众生钩住。有些上师无法钩住任何人,于是感到气馁,最终决定离开这世界,前去帮助别的地方。许多上师都有这样的难题,特别是在此末法的年代。我们可以读到很多有关这类记载的故事和传记。有的上师考虑..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上师相应法应发自内心上师相应法应发自内心,并非能于外在寻求。外在的上师相应法只是游戏。你必须向上师、佛、菩萨与空行母等祈请与礼拜,但最重要的是于内心与上师相应。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一一居于你的内心,这就是上师相应法了。即使外面看来好像没有做过什么,但那不要紧..

随时随地要祈祷和持咒

作为一个佛弟子,要保持随时随地的持咒。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修行人去山上闭关,修行勇猛精进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引起了魔的注意,魔想:“再这样继续下去魔就会少了一个眷属,所以一定要出面阻止他继续修行”。于是,魔化为修行人哥哥的模样,无论是外在的装扮还是哥..

索达吉堪布:乐在吃素中

说起吃素,不由得想起不久前的一段经历: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我与同伴搭乘国航班机飞往蓉城。与我邻座的,是一位着装前卫、打扮怪异的艺术家模样的男子。午餐时间到了,乘务员开始为大家分发盒饭。“先生,这是您订的素餐。”随着空中小姐亲切的呼声,一份色香俱佳的素餐盒饭..

恭敬我们与生俱来的保护神

供护法,有些人认为是藏地的传统。确实,藏地每个寺院和每个修行人都很重视供护法。《莲花生大士传记》中记载,莲师初来藏地时,许多鬼神制造违缘,莲师依靠神通一一降伏,让他们发誓作护法神,保护佛法。其实这种故事在汉地也有,比如关公,就是智者大师在荆州玉泉山时,有一天坐..

生命总在减少

每个人的寿命只能减少,不可能增长,也就是说,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就减少了一个小时;一天过去了,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活着的时间就缩短了一天;一个月或者2014年过去了,在我们生命的期限内又短了一截,短了一年。所以,生命总是在减少,哪怕是一秒,哪怕是..

为善莫宣扬莫后悔,为恶须忏悔

闻思和修习佛法是为了要行善断恶,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做了善业之后,习惯于把所做的善业四处宣扬,希望大家知道自己的善行,希望得到夸赞,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肯定是不好的。实际上,哪怕是极大的善行,使得我们就要成就,或者往生,如果四处宣扬,善业是会..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灾难

修行人应怎样面对灾难目前世界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从佛教教理来说这是众生的共业。从个人角度来讲,每个人都会遇到特别难以驾驭的违缘,这也是一种灾难。我认为,不管我们将来遇到什么样的自身违缘,或地区性、国家性的共业灾难,作为大乘佛教徒,不但要有心理准备,还..

如何面对家庭遗产纠纷?

对于财产不应当特别执着,更不可以为了得到财产丧失道德,令亲人之间反目成仇。遗产纠纷问题往往会闹得亲人不和。而我们年轻一辈又只能冷眼旁观,要不就是站在自己家庭这边,其他的什么事都做不了,感觉很痛心。拥有家庭财产有利也有弊。对于凡夫而言很少会发现钱财负面的一面,对..

当心中烦恼生起时如何解决?

烦恼,是轮回因果链上的第三个环节,主要指贪嗔痴慢疑。之前我们已经讲过,断除烦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治,一种是根除。对于我们凡夫而言,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对治”,无法做到“根除”。“根除”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圣者才能做到。从小乘的角度来说,破除我执、证悟无我之后,..

业及因果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根本

我们应该已经有所感知:宇宙万物,无论是外器世界,还是有情众生,都是由业力而生、由业力而灭,一切都是由业力所支配的。正如《百业经》里所说:“有种种业故,生种种众生。”《俱舍论》中也提到:“一切的显现、一切苦乐的感受、人的相貌或是环境的好坏,皆是由业而生的。”我们..

中阴阶段看到男女交配时最为紧要

原文标题为《如何面对投生》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死后还会投生。我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经彻底忘怀而无法回忆了。对追求解脱的人来说,正视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对投生。在显宗的有些论典中,讲到了人死后的状况,以及..

给老年人在生活中修持之建议

修行既是修心,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水晶般清净,像棉花般柔软,像微风般轻松自在,生活也会自然而然地快乐起来。有的老年居士认为自己的子女不孝顺,不能善待长辈,为此家庭产生了很多矛盾纠纷。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们流转人世间的过程中,子女不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不公平、先生不..

保持少欲知足所带来的快乐自在

《佛说波斯匿王善光缘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叫善光公主,是波斯匿王的掌上明珠。一天,波斯匿王对善光公主说: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如此荣华富贵,应该感谢父王才是。但善光公主信奉佛法,认为罪福乃自作自受,因此回答父王说:我之所以生为公主,并不是..

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时时提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能提起这种心的关键,总的来说就是时时忆念死亡无常。因为当你念死的时候,想到现在就要死了,就会觉得现在世间的一切事毫无意义,你就能提起马上求生极乐世界的心。因为极乐世界..

希阿荣博堪布:死亡经历三种中阴 把握机会才能解脱

三个中阴阶段都蕴藏着解脱机会,只有修行有素的人才能认出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究,甚至专门的修行方法。请谈谈藏传佛教中是如何..

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佛陀明知故问:“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