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诵

出家真的是逃避生活 苟且偷安吗?

化世俗烦恼我执的情爱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爱在这物质文明的发达时代,人们感觉不到幸福,反倒对前途感到越发的迷茫和内心的苍白无力,而清净的修行生活则显得稀有难得。出家人,虽走出了小家,却走进了大家;虽已辞亲,但是爱却并没有割断,只是此时的爱已经升华,已从世俗烦恼我执..

宗舜法师:抄写佛经的礼仪和好处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世间利益(2)

【经文】:六者道心纯熟得闻佛法以后啊,能有坚定的道心,不是通过佛教的修行来达到自己的私欲。我修行佛法就是为了了脱。如果对于出家人来讲呢?出家的目的纯正,道心纯熟,道心坚定。【经文】:七者不犯禁戒由于他有福报,有善根,不犯禁戒,他所受的一切戒法能够持住啊。不觉得..

你知道吗?抄写佛经有十大好处

抄经有极大的功德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

盂兰盆节,佛弟子该做什么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著名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依照佛家的说法,这一天,各地寺院要隆重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一天佛弟子该做的,一是尽可能参加当地寺院的盂兰盆法会,二是读诵《盂..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

科学总是不断验证着佛法(资料图)假设50岁的你狂热地爱上了一个8岁的女孩,你必须等待漫长的10年才能跟她结婚,而你既担心10年后人已衰老,又怕受不了10年难熬的日子,于是求佛祖给你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佛祖说:我带你到天道去住几天吧。于是,你被佛祖带到了天道,并在那..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也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语出自小无量寿经,小无量寿经,也可以这样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就是能够诵往生咒者,后面这样说的,「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如..

准提咒的不可思议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准提法。准提神咒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这个是这样说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准提神咒不管是谁,出家众也好,他..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灾吉祥经》,来自于《消灾吉祥经》,还有一部经是《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也是讲的这个咒语。这个咒语讲起来不难,内容不是很多。我们挑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我们在一个咒语上讲的一点就行了,..

智慧法语:水灾时应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经典原文】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法华经》【经文解释】此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水难。由深处而得浅处。即可达岸不死矣。唐有岑景仁者。素持普门品。由家乘舟赴苏州。遇风翻船入水。恍若有人告言。持诵普门品者能免。遂得浅处。遇救不死..

持诵佩戴楞严咒,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若像我们现在末法,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我们都在这个范畴之内了,我们都是愚钝众生。未识禅那,对于这种奢摩他的止不了解,..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身如同天时,四季亦历历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的身体也依着节气而显示出四时的气象。伏天时节太阳离地球最近,气温节节攀升,蚊虫等也滋生不断,此时人的身心同样处于旺盛时期,最易心焦气躁,感受到异常炎热。佛..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八百里沙漠?

玄奘法师念诵《心经》得感应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百多里,古时候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看不见一点水草。奘师一个人孤伶伶地走在这无垠的沙漠里,四周所见,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奘师怎样也见不到路的尽头,从白天到晚上,从黑夜到黎明,..

师父 我的心如何才能安?

一切行动都是落实安心的过程在佛法中,一切行动都是落实安心的过程。佛法揭示一切现象皆是缘起缘灭,从中我们会建立起对真理的认知,这种认知会净化我们的很多知见,破除我们的自我,让我们的生命和宇宙融为一体,由此我们将会看到平等的存在——生与死平等,你和我平等。生死只是..

给死去的亲人烧纸 他们真的能收到吗?

祭祀故去亲人中国历来有给故去的亲人烧纸的传统,每当清明节、忌日或者七月十五中元节,总是有很多人烧一堆纸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每每做梦,梦到故去亲人说过得不好,想要钱花的时候,活人也会通过烧纸的方式给他们送钱。貌似烧过之后就不再梦到了,很多人因此而相信,通过烧纸可..

贫穷不是光荣 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

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一、佛教并不主张贫穷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在。当年,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

念佛不是与佛交易的筹码

念佛需正确发心心,才是佛法关注的重点,才是修行的入手处和着力点。但不少学佛者却把念佛诵经作为和佛菩萨交易的筹码,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将来可以把这些功德找阿弥陀佛报销。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兑现,就要产生效益。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念佛不灵,..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成为知名度最高的菩萨?

观音菩萨妙难酬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好多人,不一定知道释迦牟尼佛,但不知观世音菩萨的人却很少,流传甚广的俗语“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毫不夸张地反映了两千年来我国民间供奉观..

《心经》是如何对人的心灵产生效用的?

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别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这是误解了功德之故。功德不在白纸黑字的经文上,而在我们的心中。..

静波法师:生病时服用大悲咒水能帮助痊愈吗?

生病的时候可不可以服用大悲咒水?问:生病的时候可不可以化大悲咒水服用?静波法师:这个要看因缘,你要有信心,当然可以。你有信心,你愿意用这种方法,念诵大悲水,然后服用,那肯定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方便,他能使你对佛法深信不疑。但是你最终还要明白,你就是活一千岁,你..

心地与命运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

最容易又最积福德的修持

身为初学者,不论我们做什么,很粗率地说,我们的灵性道路一直就是个「假装模拟」的法道。在佛教里,有许多种的灵性法道,例如出离心之道、虔敬心之道、大悲心之道等,不过要随时都能够「真正」体验所有这些法道,是极为困难的。过往的伟大上师对我们的建议,是要以发愿开始,愿未..

我们要如何面对“无常”?

每天傍晚,寺院里的僧人在念诵经文时会读到一句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句话是提醒出家人:一天又过去了,自己如同处在浅水中的鱼儿一样,容易被飞鸟和渔民所捉;面对生死的无常,应当精进努力修行,不可懒惰..

如果没有佛陀在世,孝顺父母功德最大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问:法师您好,我想请问佛教怎么看待安乐死?学诚法师答:佛教看待问题的角度跟世间是不同的。世间认为众生的生命只有这一世,若生命痛苦,则无存在的意义,辅助实施死亡是出自“好心”;佛法认为生命是无限的,每个生命的形态及苦乐由自己的业力决定,帮助其他众生死亡,表面上看..

如何面对心中的恨与怒

网友:弟子最近心中总起嗔恨心,比如看到别人不守规矩闯红灯,随手丢垃圾等等,心中马上升起愤怒,恨不得那个人马上死掉。弟子自我观心,知道这样不对,马上念六字大明咒或佛菩萨名号,嗔恨心顿时消灭。请问师父,弟子的嗔恨心在念咒或佛菩萨名号时哪里去了?为何还会再来?学诚法..

如何祈愿父母健康长寿

人造了善业,能感得幸福快乐的果报,称之为福报,富贵、健康、美貌、长寿等都是福报。福业感果后就没有了,如银行存款一样会越用越少。同时,在享受这些果报的同时,人又在造新的业,如果没有智慧的摄持,这些福报很可能变成造恶业的缘,来生则堕落受苦,这就是“三世怨”。欲祈父..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念佛,实则只是有口无心的空诵。仅仅是嘴上念诵佛号并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包含的内容很多。所谓念佛的这个念,不仅有称诵之意,还有忆念之义。当口诵佛号的同时应..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中的大事,我们修行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那么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啊,还没有成就之前,还没有到临终的时候,这段时间里最好是不死啊,最好是不要横死。所以说呢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