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4》十二、彻悟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县,投三..
名号
黄念祖老居士: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哪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
发愿(一)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谈愿。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毁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普贤行..
信愿法师: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三)
【往生仗佛力】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三)「智圆法师《弥陀西资钞》云:夫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极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顺风,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迟疑险道者,谁之过欤..
八种方法天生相貌后天能改
1、心念的力量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厌恶。若一个人起慈悲心、柔软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欢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说:“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善导大师:念佛忏悔
1.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2.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3.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4.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
黄念祖:慈悲喜舍的舍是指舍掉你的一切分别、边见、对立
汉译的《无量寿经》中称“无量佛”为“无量清净平等觉”。“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只有佛达到了大平等。我们要修“慈悲喜舍”,但很多人甚至于传法的人也把这个“慈悲喜舍”四个字讲错了,把这个“舍”字,讲成“要慈要悲,要喜欢要施舍”。这么去讲,是讲浅了,讲的太浅了..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俗姓时,世代书香,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师生而不沾荤食,少年时即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彷 与生俱来便有脱俗离尘的夙志。父亲早亡,母亲..
敬僧之法
一、僧五敬德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著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13
第五章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2》十、截流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截流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后,大师出世,由此全昌为儿子取名为梦憨。大师..
信愿法师: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一)
【往生仗佛力】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一)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四十六段文,下面从第四十七段文接下去看。第四十七段文是智圆法师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也只不过是三行而已。信愿认为智圆..
广行法师:极乐世界有你想象不到的殊妙庄严
文章节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天眼通。是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远到几千万亿里的路、几千万亿的世界,无论有多少的高山大海隔着,没有一点儿看不见的。就是极黑暗的地方,也可以清..
净土四祖法照大师的故事
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会念佛的理念中。五会念佛以《无量寿经》作理论基础。经云:“(诸宝树)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大师传示的五会念佛法是: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奇迹:双目失明一心念佛成就肉身菩萨!
现代念佛人的奇迹:双目失明一心念佛成就肉身不坏!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小病,安详示寂,圆寂四年后开龛,惊现肉身不坏。厚存法师生于1928年,岱山县衢山镇鼠浪村人,俗名金彩利,三岁..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出离轮回,这是对的。可有的人学着学着就开始执迷了,就说一句佛号就可以了,经也不来听,道场也不来亲近,不来护持。就一句佛号,当然可以。可问题是你确信一句佛号能不能守得住。就跟我们吃米饭一样,一碗又一碗,绝对能饱。..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圣严法师答:“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中,列有..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首先我们从往生这个层面上来看,怎么叫相应?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要接引一切众生往生到西方净土,去得阿 跋致,去圆证佛果。我们凡夫也发起厌离娑婆、..
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问: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赞夏会本是善本,请问法师怎么看?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是多年来争议最多的问题,本人在《净土宗教程》对这个问题有所讨论。印祖是否见到夏会本,按常理去推断,应该说印祖是知道夏会本的,何以故呢?印祖是那个时代的净土宗的..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开始的。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然礼敬诸天,这是因为诸天归命佛,且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作恶业之原故。据《金光明经..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定之词。或礼过去佛、或礼现在佛、或礼未来佛、皆约事相说。若约法性佛、则无三际之分。然礼法性佛、不离事相佛、礼事相佛、亦不离法性佛。礼法身佛亦即是礼报化佛。依勒那法师有七种礼、贤首宗之圭峰大师加三种..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三界,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去,再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位,快速成佛。只要专持名号,不需要其它的参禅观想等等,其它的方法,直接就能够直入如来地,极乐世界的涅 的境界。而且时间不需要多生多劫这样的时间,或若一日、或..
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年,却因有无三宝的加持及阿弥陀佛的慈光照摄而境遇迥然不同。名医的尴尬我的岳父是一位离休老干部,生前还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他解放前参加革命并入了党,解放初期即担任区委书记,后又考上了昆明医学院。因其生性耿直,在校期..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必去十万亿之遥的另外一个净土?你不净心,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难道是为了享受快乐吗?这样的话大家听过吗?太多了!那你说这话的毛病出在哪儿?就是心是心,土是土。心净则国土净,这没错,包括我和我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所有的..
明末高僧 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其实我要告诉大家,高僧呀,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呢?他是很孤独的,甚至在我们的常人、凡夫俗子眼中,他是很不近人情,很难打交道的,确实如此。在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里边,最特立独行、最满腹经论、最著作等身的..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宗通教的,对儒家学说很懂的,他用他的逻辑思维去思量这桩净土的大利,他就越思考,越觉得难以相信。曾经有一个法师他劝一个居士,他也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叫他赶紧对净法门了解一下读净土经典。读了过了一段时间就问他,你读了..
念佛的人,福气究竟有多大?
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全体,法界全体就是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是一切众生、是自己本人。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念一切诸佛菩萨,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什么样的经、论、咒都在这句阿弥陀佛之中。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真心本性的德号,持名念佛就是念自性、念真心。声声佛号把我们唤..
午觉的习惯会减少自己的智慧!
我们应该恒常驱使自己的身体,每天在修行、念经等有意义的善法中度过,不应该贪著睡眠,浪费了生命。诚如经中所说:“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身空过无所得也。”在藏文颂中,还有白天不能睡觉之义。我..
新年到了,念佛人的这“五福”自然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一、善终:念佛人得善终,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且是容易得到公认的,现今在佛教兴盛的地方,很多医院都知道设置念佛堂、往生堂等等,很多临终关怀研究部门还会将其设为专题研究项目,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
什么是“发愿”与“执着”?两者有何区别?
什么是“发愿”?佛教语。谓普度众生的广大愿心。后亦泛指许下愿心。词语释义: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盖菩萨所发之愿,有总愿、别愿、净土成佛愿、秽土成佛愿..
烟供是修慈悲心很好的方法
我们汉传佛教比较重视观想,七粒米和一些水、或饭施食。中国藏传佛教,因为莲花生大士的推动,所以比较重视上火供和下施食的烟供,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一个烟供炉,晚上点一些很香的烟供粉,布施给众生。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杀业很强,繁殖业发达、捕捞业发达,餐餐都有杀生..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作用到底有多大,印光大师给你解答!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不用三 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印光大师说: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莫讶”,不要惊讶──明明知道我们会惊讶,所以事先说“你不要惊讶”。不要惊讶什么事呢?“一称南无阿弥陀佛,超越十地菩萨”,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