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来是讲这个“五逆”。这个“五逆”大家听说过没有?“五逆”,是五种极重的恶业。它被世间所不容。在佛经当中更是认为,犯了五逆重罪的人,将会堕落到“无间地狱”。它比地狱还要重。“无间地狱”和地狱有个比较,在这里咱们不展开了,光知道五逆是什么就可以了。“五逆”,包..
戒律
【推荐】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
【推荐】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并附:多尊佛号功德消除过去世或对方乱搞男女关系,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南无月光如来。经常念此佛号,可消除过去邪淫果报。月光如来一展 ,邪淫的 障就消除。--海 法 如果能将“月光如来”名号置于网页顶部就好了,祈愿月光如来给网站最大的加持。并使诸..
戒淫色及烟酒五年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段既灰暗又令人作呕的经历,因为那是难言的耻辱和深深的伤痛。可是我必须要把它展示给大家,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末期,很小的时候就对女孩感兴趣。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也在不断的膨胀。大概十四五岁就有强烈的性幻想产生,而且这种幻想象..
没皈依能念佛吗?
没皈依能念佛吗?没皈依也是可以念佛的。因为念佛的主要目的在于:今生业障消除,诸事顺利;来生往生净土,证不退转。而一个念佛人,不管有没有皈依,只要具足信愿行,都可以念佛往生净土的。当然了,假如真正皈依之后再念佛,因为有三宝的加持力,将来往生净土的品位会更高的。如果..
皈依和不皈依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户口一样,只有你登记了户口,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公民。在佛教里也是这样,你心中有佛,你对佛有信仰,你觉得佛菩萨很好,你也愿意去烧香、磕头、点蜡烛等等,这叫信佛,是相信佛菩萨..
学习佛菩萨是大吉大利,有无边的福报
◎所以,常寂光是一切光的源头,那是自己的真性,自性的相里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你三年如能读诵三千遍《无量寿经》,那这一生决定往生,永脱轮回,大家一定要把握住,一天念三遍,三年三千遍,念经即是念佛。◎学习佛菩萨是大吉大利,有无边的福报。◎感应是依自性起的。◎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时候,我们考虑问题只是考虑自己。曾经有这样的故事:一个人跑到集市上,看到人家有金子,就明目张胆地去拿人家的金子,很快就被抓到了!抓到之后就问他:“大白天的,你怎么去偷人家的金子,你不知道大家在看你吗?”他说:“嗨,当时我就只看到了金子,没有看..
念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把空寂心找回来
◎所以我们的心,能够修清净心,不要妄动,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天灾、人祸都没有了。◎人一生都有不如意的事,因杂念不断而烦恼不断,心的波动比光速更快得多,心念一生,这个波动立刻就周遍法界,我们能够起心动念专心念佛,就可减除妄念,渐复清净自性,就能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响应..
宏圆法师:僧团的六和敬
大比丘众,这里的众,梵语是僧伽耶,《弥陀经》中没有翻译成众,是翻译成了与大比丘僧。僧是和合众的意思,有两种和合:理合和事合。理合就是大家出家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证无为之理,了脱生死。事和有六种,第一是身和同住。就是行住坐卧都要有一定的规矩,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
素食与素斋:是自己吃的心生欢喜,还是满足忘不掉的口腹之欲
笔者前一阵子,有幸去了一次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传说观音菩萨刚刚来到三界,一眼就相中了普陀山这个风水宝地。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是灵秀吧,只要去过的人都应该会有这种感知。普陀山,实际上就是一座岛屿,由于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因此岛上寺院林立。基本上都是一座挨着一..
天魔娆佛的故事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人们总是说天神,就是说天、神是我们一般人所敬仰的对象;但是佛教徒是要脱离六道轮回的束缚,包括天神对我们来讲是什么?是障碍。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要学佛..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是要顺别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固执自己..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从神悟法师听天台教观。神悟法师勉励他深究探明《法华》妙义,作为根本要务。后来他又跟广慈法师受菩萨戒,当时戒光发现,就博究南山一宗。常常拿着锡杖,持着钵盂,..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赌?大安法师答:受五戒是很重要的,三皈五戒是一个念佛行人的修行基础,你不要怕受戒,受戒是让我们得到快乐的,我们之所以烦恼重重,得不到人生的乐趣,就在于我们..
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
有同学来问我,念佛往生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少?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这里面所记载当然不是完全,真正念佛往生的人,只有被编书的人知道,他才把你写进去。还有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的,编书的人他不知道,他没有听说,所以要晓得遗漏的就太多太多了。但是..
生起三种信心
皈依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没有信心,皈依也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皈依,不是事实上的皈依。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这才是皈依的基础。想皈依佛法僧三宝,先观察自己,相续中有没有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如果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了,你就可以皈依了。信心分为清净心、欲乐心和胜解心。..
皈依三宝的功德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
嘎玛仁波切:正是为了慈悲满足众生的不同需求,佛教才产生了殊途同归的种种派别
导语:佛陀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佛教当中有不同的派别,都是为了应众生的不同需求而慈悲显现,但殊途同归,大家最终都在追随佛陀的法教,走在解脱的道路上。佛教传到中国内地已经2000多年了,藏传佛教比较晚,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和亲,这两位虔诚信佛的公主..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安徽三祖禅寺第35届弥陀诞佛七暨传授八关斋戒法会
法会现场三祖禅寺住持宽容大和尚开示周边寺院法师代表分享受戒心得众戒子虔心聆听大众感恩众位法师开示2019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十二),安徽天柱山三祖禅寺第三十五届弥陀诞佛七法会正式起七,由三祖禅寺住持宽容大和尚主持。来自周边地区的僧俗数百人共聚祖庭,成办道业。本次佛..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四)
【二河白道喻】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四)首先看《悲华经》第四十二愿:【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其余无量无边阿僧 诸佛世界,所有众生,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诸菩提,欲生我界者,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 ,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所,得心欢..
宣化上人:骂你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识
修道人,要时刻回光返照,也就是反省一天所行所作,是否合乎戒律?合则勉之,不合者改之。时时管着自己,不要令自己念念生愚痴,而是要念念生智慧。生智慧就不会发脾气。愚痴人才爱发脾气。有修养的人,绝对不发脾气。人有涵养的功夫,能令人肃然起敬,觉得他平易近人。学佛法,要..
三聚净戒
菩萨行的三聚净戒,简单的说可用三句话概括:就是誓修一切善,誓断一切恶,誓度一切众。作为佛弟子,既然要忏悔自己不具三聚净戒,那么,也要督促自己一定要持好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法界一切诸佛制定戒律的根本。你要学好这三聚净戒的话,将来你成佛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你的国土当..
宣化上人:在将要生小孩子时,念这尊佛的名号,一切痛苦都解除了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 刍..
宣化上人:一念这个六字大明咒,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无量护法金刚,都常常拥护你
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这叫净土宗。这五宗里边,有的人..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降伏淫欲炽盛的心?
问: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是呀,现在众生的业障重呀,这是一个很大的烦恼,首先在观念上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淫欲他是烦恼最根本的六道轮回的根本,要认识到他的污秽,他的可恶,他遮蔽我们佛性的这种巨大的障碍,在..
真心能灭妄
◎所以六道不是真的,从心想生,什么心想?错误的心想产生这么个幻相。◎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用清净、平等,专心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六根在六尘里面,知道万法皆空。◎佛念这句阿弥陀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隐恶扬善..
你是喜欢辩论的佛教法官么?
你是喜欢辩论的佛教法官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所有的道德、规范、戒律,更是全部拿来对自己,永远不是对别人。我们看到别人说不是佛经上的,立刻就生出嗔恨轻蔑,甩出两个字:“外道”因为,我慢排挤他派易,打开心胸借鉴难。我们对外道的观念深刻于心,只爱把佛陀说外道这句话挂在..
道证法师:佛不在世时,修行必须依照的最根本的总原则,就是“以戒为师”
佛在示现入涅 之前,最后交代,有教我们几个修行必须要依照的原则。最根本的总原则,就是“以戒为师”,用戒律作我们的老师。在佛不在世间的时候,应该用戒律作我们的老师。尤其,离佛在世的时代愈久,大家的见解、说法愈来愈有偏差,到底什么人才对呢?我们很难选择、决定。佛所教..
善产生正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懂得用妙法来对治自己的毛病。既然我犯了错,我就必须认错改正,这样的话,我会得到正念。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做错事情了,你就是做偏了,如果你把偏的改正了,那你不就是正了吗?如果修偏了,讲错话了,做错事情了,如果你不把这个偏纠正过来,你就永远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