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1前言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说明人自出生到这个世间上来,就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走过生命的历程。所以,人活着,便离不开时间的关系。时间本是一大长流,实在无法给予分割..
境界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从人道到佛道壹·前言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维摩诘经》说:「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壹·前言净土思想并不仅属于净土宗,也不只局限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论》这三经一论的宝典;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都提及净土法门,都可以看到净土思想的信仰。其中以弥勒菩萨的净土思想为最早。东晋时代,净土宗..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三界二十八天壹·前言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入。」又说:「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阶级,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称「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苦乐交集壹·人生之乐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辣,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追求快乐是每个人所希望的。人生有那些快乐呢?金榜题名是快乐、事业有成是快乐、妻贤子孝是快乐、财源滚滚是快乐、大病初癒是快乐、喜获麟儿是快乐、苦尽甘来是快乐……。大体而言,..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涅槃寂静壹·前言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妙的义理,被世人严重地扭曲、误解,甚而形成对佛教的戏谑。譬如「涅槃」本是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圆满幸福境界,但是一般人误把涅槃当作死亡的意思,因此祭吊的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说:「气得一佛出世,二..
星云大师:药师法开示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参加过的药师法会与弥陀佛七法会不计其数,对阿弥陀佛与药师佛很有感情。有不少参与法会的信徒问道:“我们一下子打佛七念佛,拜西方阿弥陀佛,一下子举行药师法会,拜药师佛,会不会有所冲突?会不会让东方、西方的佛菩萨忙不过来?”其实不会的,佛..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却一辈子也学不会,所以现在有人专门研究人生哲学、处世哲学。人生到底怎样才能称得上会做人处事呢?有一首四句偈提供参考:第一、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有前面的世界,也有退让的境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背后的世界却更宽广,..
用心来转境
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经验,陡峭的高山,直上很难,必须要迂回转折,才能登上峰顶。所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境转;境不转,心转。」心一转,不但山呀、路呀,境界都跟着我们所转;宇宙人生,穷通祸福,也会随着我人的心而转。心是人体的主宰,迷惑的人生,心可以把..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兴办宗仰中学、栖霞律学院,同时也非常重视佛教的经济实业发展,并效法百丈禅师的自食其力农工的修行生活,曾经整治山林、创办农场、烧窑生产、设置染织场。家师在成立这些事业的时候,为了要向政府办理登记,必需凑够人数,所..
没有待遇的工作
在泰国法身寺负责国际弘法部门的范淑智小姐,今年(一九九八年)五月代表法身寺陪同世界佛教青年会的会长帕拉普先生将佛牙恭送到台湾的时候,曾经来山住了几天。有一天,她说:「我在法身寺十年了,非常欢喜、安住,因为我在法身寺不是从事职业,而是一件没有待遇的工作。」我虽然明..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2、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3、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微笑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
星云大师的大勇敢
刘长乐问星云大师:男儿要用什么心态去做事?星云大师答:要冒险。要敢于牺牲、奉献、奋进。菩萨第一义就是大勇敢、大慈悲、大智慧。如果这三样东西,你缺少一样,怎么能当菩萨呢?不是弘法中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大勇敢、大慈悲、大智慧,这三者一样不缺,才能做菩萨。这话是星云..
错误不能一直下去
记得二十多年前一次法会的前夕,我到会场巡视,发觉所有的设计、布置都不合理想,便将主事的弟子叫来问话,她皱着眉头表示:「明天法会就要开始了,无法再作任何改变。」我当下责问他:「你要知道,错误不能一直下去!」结果大家连夜拆除,重新布置。第二天,人人称赞会场庄严殊胜..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到电话或来函问候,随著年龄渐增,我的身体状况更是成为彼此见面时关切的话题,也有许多人看我终日忙碌,却仍能从容应付,不见疲态,纷纷问我保健之道,其实四大五蕴假合之身,孰能无病?众生经历老病过程,谁能免除?只不过我..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且举出许多西哲的谚语来诠释「爱」为何物,例如:莎士比亚说:「爱,不是以眼睛去看,而是用心。」雨果说:「爱,是感情的升华,它有如阳光照耀大地,给万物一股生长的力量,使其欣欣向荣。」佛洛姆说:「爱,是给予,让对方能..
星云大师回顾84年的人生之路
常有人问我,关于我的人生。在印度,一般的宗教徒,要20年学习,20年为教务服务,20年向别人传授技艺,20年用来云游。当年的佛陀,就是这样。我的人生,大约可以以十年为单位划分。父母让我一生富有12岁之前,是我的成长时期。我出生在扬州仙女庙,一个江南小镇,家里贫穷,都没有..
星云大师《佛学的组织法》
第一篇三藏十二部壹前言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真理。当时没有文字,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和确立教法,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的经典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然后由诸长老将诵出的经、..
刀口之蜜--人生的实相
佛教有一段譬喻,说人生如一座枯井。有一位旅人,在路上行走,忽然遇到一只老虎追赶他。情急之下,看到路边有一口枯井,他就攀着路边的一根树藤,垂入井中。正当惊魂甫定,庆幸之余,往下一看,发现井底有四条大蛇。旅人大惊,不敢落地,只得悬在半空。此时忽然举头,又见头上有黑..
人学的重要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佛光山台北道场举行海峡两岸学术会议,我应邀和学者们座谈,席中一位教授说:目前中国大陆有一批学者专门研究「人学」,他就是其中之一。我闻言愣然,后来方知唯物主义已不足为共产社会所需,民众们逐渐觉醒「物」以外还有「人」的存在,「人」才是世间最重要..
净空法师答: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
问: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净空法师答:现代卫生医药比过去发达,状况比过去好多了。在古代,特别是农村落后的地区,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论富贵贫贱,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不能避免的。佛教我们什么方法?地藏经云:「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要早读。如果家人..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给我,要求社会大众给我。一切靠别人、靠亲友、靠社会、靠国家,自己内心没有一点力量,一旦失去外在的支助就丧失前进的力量,这太脆弱了。所以人还是要靠自己,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朋友。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第一、要自我肯定..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以为苦,有乐时不以为。佛陀说过:“不能忍受毁谤讥讽、陷害、恶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为修道人也”。要懂得享受平静的心灵生活,基督教也说:“上帝要你毁灭时,先要你疯狂。”不经一番寒澈骨,那有梅花扑鼻香?吃得苦中苦,方为..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也是轮回的根本,更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包含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占了一半。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消极的的看法,透过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协调、起心动念之间,无一不须具备「战斗精神」。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梁启超先生说:「佛..
净空法师答:请问如何让自己有安稳依靠?
问:导师常住台湾时,我在学佛过程中感觉很安稳。现在导师不在台湾,我修行当中感觉失去依靠。请问如何让自己有安稳依靠?净空法师答:世间凡夫都要找个依靠,其实佛看得很清楚,所以就为你做三皈依,你就有了依靠。所以,不要依靠人,要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佛是觉,我们要天..
净空法师答:请问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子,努力为大家做榜样?或是不结婚,多念佛,如此是否属于自私,念佛会往生吗?
问:请问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子,努力为大家做榜样?或是不结婚,多念佛,如此是否属于自私,念佛会往生吗?自己没有断烦恼,若结婚生子肯定有更多的烦恼,生怕会因此堕落。但不结婚又怕周围亲朋不能理解,对佛教有不好的看法。请开示。净空法师答:在家居士学佛,结不结婚是..
净空法师答:请问如何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问:请问如何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净空法师答:这是学佛人的第一大问题,内心深处信佛难!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也开始讲经,两年后才受戒。受戒之后,我到台中看李炳南老师,李老师远远的看到我,就指着我大声的说:‘你要信佛!’说了好几声,我也愣住了。当时,我学佛已经九..
净空法师答:我除了忍之外,尚先解开自己的执着、烦恼,有欢喜心后再应机缘度家人。请问除此之外,我应如何做?
问:自闻佛法,感其博大精深,愿多听多读,但家人尚不理解,担心本人走火入魔,有时不免怨言和争论,影响了自己的净心。我除了忍之外,尚先解开自己的执着、烦恼,有欢喜心后再应机缘度家人。请问除此之外,我应如何做?净空法师答:你能这样做就很好了。未学佛前,有争论时,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