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宣化上人:培养四无量心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无量就是没有限量,不半途而废,不中道自画,得少为足,..

宣化上人:华严经所在处就是佛所在处

华严经,也就等于虚空里边的祥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甘露的法雨般润泽一切一切的众生。这一部华严经也等于太阳,普照大千世界,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温暖。华严经也就等于大地,能生长一切万物。所以,有华严经可以说是正法久住的时候。华严经,也就是法界经,也就是虚空经。尽虚空..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已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但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

宣化上人:发愿要有诚心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过迁善;修道不发愿,等于开花不结果的树,无有是处。若已经发愿,最好天天再发一遍,因为温故而知新,记得自己曾经发过什么样的愿?应该要做什么事?才不会发空愿,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把所发的愿忘记了。过去诸佛菩萨因为认..

宣化上人《新肺炎、欲、愛、情》

各位善知识、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和各位同愿:我们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最不幸运的人。这个娑婆世界,是无有众乐,但受诸苦,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人人多数都是自私自利,你争我贪,你抢我夺,你害我,我害你,甚至于至亲骨肉也互相残杀。很多国家、家庭破碎了,个人也将要毁灭了..

宣化上人:魔与佛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我们不用念咒,只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

宣化上人:业与情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按照业的轻重和情的深浅来判断。所谓「业重情迷」,这种人死后堕地狱。所谓「业深情痴」,这种人死后作饿鬼。所谓「业重情浓」,这种人死后转畜生。业越轻,情越浅,便往生于三善道。到「业尽情空」的时候,便是圣人。..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人。在这里我要告诉诸位一个故事,但这故事是千真万确的.在香港有个老居士,名叫刘果娟,自皈依我之后便它长素。每逢我在西乐园讲经,她必定到,否则会觉得混身不舒服。但奇怪得很,她是个聋子,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西乐园建筑在..

宣化上人:风水算命的看法

1、问:一般都说,风水要好,大门入口处要掛镜子,屋内左边要有绿色植物,主人床上应掛两把剑,走道上应掛风铃,是否如此?宣化上人答:(1)镜者净也,净身出户,扫地出门,穷得乾净。镜者明也,明白事理,认命知足,不贪不求。一般无知的人,要信邪说,认为设照妖镜,邪魔不敢侵犯..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下列这些因果循环的报应,遇着什么人,就可以给他说什么法,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地藏王菩萨和你合伙开一个合股公司,不会和你分股的。所以我们听了《地藏经》,知道因果报应后,就不要往错的去做。宿殃短命报地藏菩萨要是遇着好杀生..

宣化上人:如何分辨魔与菩萨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第一,看看他有没有淫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怎么贪财?好像他就说:「哦!现在大劫就临头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原子弹就要在什么地方爆..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沙门有四种:(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沙门。(四)污道沙门。污是不洁净、污秽。污秽就是对道有污秽。沙门还..

宣化上人:众生的业缘

什么叫众生?众生是“揽众因而成,逐境而生”。众因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因,揽这五因而成的身体。逐境而生,由这种因缘境界而生出来的,就叫“众生”。业,怎么会有业呢?这业或者是由言语上造出来的,或者是由身体造出来的,或者是由意念造出来的。造..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1)贪心,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瞋心,对逆的境界生瞋恨,发脾气,不是骂人,就是打人,甚至杀人。这都是瞋恨心在作怪,令人失去理智,意气用事。有这种心理的人,能令社会不得安宁。(3)痴心..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能够敬天畏地,对人有一分尊重与爱;能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慈悲喜舍的人生。为善要及时,有了因缘,要及时把握,自己懂得利用时间、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好好地照顾这一念心,才能回..

不是咒语不灵 而是你不守规矩

一、没有功德却要持咒支配护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楞严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我们学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着去实行。但也不是听说法有大灵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它。你用法,但不持戒,好像一般人什么都不懂,随便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而在紧要关头时..

修道人要经得起考验

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灭殆尽。不让它作怪,扰乱定心。应将它变成一个为法忘躯的心。只要求得佛法,就是把自己的身心性命布施,也在所不惜,绝无吝惜。不过,各位要晓得。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你越要用真心来修行,越要..

众生的福报,随众生业而改变

在《法华经》里,诸佛就曾三变土田,把娑婆世界变成庄严清淨的世界;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看这个世界是有泥、有土;但在诸佛份上看来,都是黄金为地的地方。这是因为我们的业障障着我们,虽然是黄金为地,我们也看不见;我们看到的,就是泥土的..

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中国字都有它的意思,造字循着一定的法则,造每一个字时都有解释。中国文字依六法构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如“马”字有四条腿,“鹿”字上有一点,“羊”字上有两点,都表示鹿和羊都有角。“牛”有一撇,因为牛..

慈悲喜舍对治三毒

人要有慈悲心,对人对事,且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一切替人着想,不能用毒辣手段来压迫人。学佛法的人,不可拨无因果,要对因果报应之事,特别注意!假如有人对你无理的攻击,或用言论来毁谤,或用行动来迫害,要处之泰然,不可还击,应以慈悲心,感化之。所谓“以德报怨&rdqu..

修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来!”就是跑;在里边跑得甚至于身上都出汗了,跑得天昏地..

地藏菩萨的28种功德利益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释迦牟尼佛对虚空藏菩萨说,你慎思而听!慎思而听!这就表..

学佛一定要修忍辱

我十六岁便开始为人讲金刚经。经上讲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四肢,而心不生嗔恨。从那时候我便发愿效法,一心去修这个忍辱法门。我知道自己生来性情那么辣,这么刚强,最宜修忍辱法门。一旦下了决心,考验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本来不骂我的人也骂我,本来不打我的人都打我。本来..

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各位善知识:我们信佛的人呐,首先要循规蹈矩。本来佛教也没有戒律可讲的,可是因为我们人,多数都是不守规矩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不得已才说出这个戒律来。这个戒律就是止恶防非的;我们每一个人要常常不做诸恶,奉行众善,不做种种有过的事情,要守法,守佛法、奉行佛法。我们也要..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语录简介本书共搜集八百余条宣公上人自一九六二年赴美,至一九九五年在美示寂,数十年间对四众弟子所作的开示精要。每一条的讲述,皆言简意赅,指出修学的要点,不论是修身处世或学道成佛,若能依教奉行,必能得其法益。同时值此邪师邪说横行的末法时代,上人的真语实语,..

若想真修行,就不要打妄想

老子说:“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我们要学愚痴,但要学愚痴并不容易,因为境界时常来告诉你不要愚痴,所以养成大拙方为巧。修行即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你若不笨,妄想..

宣化上人:善恶两条道

人人想成佛,可是成佛有成佛的条件。人人想做好人,可是做好人,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不改其志愿,时时诸恶莫作,刻刻众善奉行,这样才够资格做好人。心想做好人,可是行为不合作。做则无恶不作,行则有善不行,心行不合一,怎能谈到做好人呢?初发愿很认真,时间一久,就生起懈怠..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彻”,而不是“看破”。看破是消极的态度,很容易走上极端,不计后果、任性胡为。心灵被五毒覆盖极端行为伤人害己真正看透生命的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看得透彻,内心就像一片透明清净的..

证严法师:学佛

学佛者,最重要是培养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去佛教的精神。学佛的人应正视“生”“死”,把握做人的机会,做好人间事,则家庭和乐,社会安宁,人和地吉,免除天灾人祸,达到消灾延寿、福禄绵长的境界。学佛就是学得心灵上常保欢喜自在,要得欢喜自在..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心才做得成;无有二念,才能进步。若要完成功德事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信心,二是精进,三是摄持,四是智慧。佛陀在世时,因为众生多烦恼、多无明,以致造业。佛陀得道后,为了改正众生观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