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这是人和人的因果关系,也是非常错乱颠倒的。
“当年恩爱”,当年就是指过去生是很恩爱的,今生一过来就成为怨家对头。要知道恩爱和怨仇是最容易转化的,怨从恩生,所以无论是父子之间还是夫妇之间,见面分外眼红,都是怨家碰头啊!去年我在北京看到一个人,说他娶了个老婆,真的是天天晚上胆颤心惊,他老婆天天晚上都拿了把刀,随时要杀他。所以他若干年胆颤心惊地度过。这都是怨家碰面的。那么以前的仇人,现在成了你的骨肉子女,为报仇来作你的儿子,还爱得不得了。尤其前生是你的母亲,今生转过来成了你的妻子;前生是你的父亲,今生成了你的丈夫,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由于我们没有宿命通,若有宿命通的人,他看到这样的前因后果的相互来历,他都不好意思看,很羞耻。有天眼通的人看到了会很可笑,也会很可怜。我们就在这可羞可耻、可笑可怜当中一概不知道,还活的很滋润。有一个公案,就谈这个事:有一个很富裕的家庭,夫妇两人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生下不久,做丈夫的去世了。这个儿子非常聪明、伶俐,这母亲就爱得不得了,百般的照料。但是不久这个做母亲的也去世了。这个母亲由于很爱她的儿子,也就投生在同一个村庄里面,又在另外一个富人家做女儿了,也就是比她原来的儿子小那么几岁。她也投生了。投生以后长大,长大一配配在一起,正好配到前生的儿子家做妻子去了。这两个人碰在一起,由于前生有一种母子的恩爱,这一下做夫妻也很恩爱,爱得不得了。两个人又生了个儿子,对这个儿子也是爱得如掌上明珠,这下小日子过得很红火了。有一天他们杀了鸡,杀鸡烹食,夫妇俩有说有笑,在那里对酌吃鸡肉。怀抱着他们疼爱的儿子,夫妇俩一口一口的给他们的儿子喂鸡肉。这种小家庭的场景不是其乐也融融吗?正在很快乐的时候,有一个云水僧出家人,忽然闯进来了。人家小两口那么亲亲爱爱的时候,你一个出家人来了真是大煞风景啊。所以这个男的就有点不高兴,说:你怎么回事啊?我们在这里过小日子,你怎么推门就进,你太不讲道理了。就对他很生气。这位云水僧说:是我不讲道理,还是你不讲道理啊?就和他辩起来了。他说,这是我的家,你跑进来,怎么说我没有道理啊?这个出家人说:你就没有道理。你杀父、娶母、养怨家,你还有道理吗?哎呀,这基本上是诽谤了。这个男的很气愤,就把家里人召集来,要打这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说:你慢点打,现在我可以把我的天眼和宿命通借给你看一看。这个男的心想,我看就看看嘛。一看,果然碗里的鸡就是他前生的父亲,他的妻子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他怀里抱着的那个宝贝儿子就是他前生的怨家。讲得一点都没有错。哎呀,当下翻然悔悟。赶紧给这个出家人顶礼,跟着这个出家人学道去了,以免宿世的怨仇再继续下去。所以我们是没有宿命通,如果有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都是很麻烦的。只是不知道,才很有滋味。所以“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颠倒的众生。这是指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宿缘的关系――颠倒。今生大家闻到净土法门,今生若不能往生,意味着什么?那非常可怕,前面讲的地狱、畜生轮转就是我们要去的家,要到那里注册报到,不可能到其它地方去。你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什么,就知道一定到哪去。所以在这轮转过程当中,三恶道里黑暗冥冥,跟你的家亲眷属别离,以后是长劫可能再难以碰面。你自作自受,到畜生饿鬼地狱得到那样的恶报,你是自因自果,你造了这个因一定自己受这个果。这里面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样的痛苦也只有自己去担当,就是父子至亲也不可能相代。我们谈到这里,怎么能不惊心动魄,怎么能不胆颤心惊,怎么能不把菩提种子激活出来啊!“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是故”,就是承上面所描述的生死的种种苦况,是这样的可畏。由于这个因缘,我们当下就应当发出一种心,要断绝生死的长流,要超出爱欲的苦海。我们轮转的根源就是贪爱,爱是生死根本,由爱就生起了欲望,由欲望就有这个身体。我们投生是什么?就是我们一念的贪爱过来的,才感得这样一个业报的身体。由这个生就有苦,生老病死就一起来了,十二因缘的三世轮回,一个一个的就接连不断了。爱欲是生死流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断爱欲。怎么断?就要有般若智慧的宝剑。所以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观察淫欲如火坑,这样斩断了生死的源头,自然就可以出离爱欲海的苦。所以无量劫以来莫大的功勋,莫大的功勋是什么?世间的五欲六尘、功名利禄都不是什么功勋。生死是大事,你把生死的这桩事情解决了就是你最大的功勋。今生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大的功勋就看这一世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怎么在此一举?就是念生死苦,发菩提心。要生死心切,才能够渡过生死的苦海,借助般若的航船,到达涅盘的彼岸。一个生死心切的人,他自然就会远离这种爱欲的诱惑。――大安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