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禅理故事
兔子焚身
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惋惜。
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当初同处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觉得很讶异,为什么一位原本喜爱亲近村落的比丘,一个人到了静处独居修行,竟能这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为了解除大众的疑惑,佛陀慈悲地开示这位比丘过去世的因缘。
佛陀告诉大众,这位比丘不但是今生能够一个人在阿兰若处精进修行,其实,在过去生中就已经是如此修行。在过去久远劫时,有一位仙人独自在山林间精勤修道,仙人平日以山中所生长的蔬果来维持自己的色身,由于日夜精进不懈,感得山中的一只小兔子前来护持。
过了数年,仙人所居的山林遇到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大旱灾,山中所有的树木花果逐渐干枯,仙人平日赖以维生的食物也就开始缺乏,因此仙人动了念头,想要离开这多年来精勤办道的处所,到村落去乞食。护持仙人用功的兔子请求仙人不要离开,继续留在山中修行,并接受自己的供养。为了使仙人能够安住于山中用功,兔子开始负起供养仙人食物的大任,但是在大旱当前的山里,实在很难找到可以供养仙人的蔬果,但兔子一心为了使仙人能够不因饮食的困乏,而中断数年来的修行,于是决定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仙人。兔子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捡拾了许多柴火,回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就在柴火燃烧旺盛之际,兔子义无反顾地投入火中,以自己的肉身供养仙人。
仙人见到兔子投身火中,以身体来供养自己,当下反省思维:这只兔子平时就在身边守护着自己的修行,而今天又为了自己而投身火中,这样为法忘身的精神,就如同菩萨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而毫无怨言。仙人感恩兔子的舍身为己,悲伤地接受了兔子的供养,这时,天帝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了,天帝以天眼观察,发现原来是兔子舍身护法的义举,撼动了天地。天帝被兔子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遂降下甘霖,解除了持续已久的旱灾。干旱解除了,山中的花草树木也就慢慢地生长出来,仙人又有了得以维生的蔬果,便继续留在山上用功办道,经过如此精进不退的修行,仙人不久便证得了五种神通。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位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就是当时的仙人;而以生命来供养仙人的兔子,就是我的前生。因为往昔的这段因缘,所以今日我也能够令这位比丘远离所爱着的眷属,一个人到阿兰若处精进用功,证得阿罗汉果,得自在解脱。
割绳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份残羹,常常让我们蹙眉千度。
善生童子
从前,印度有一个大国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富庶,于是派兵侵略。善住国王虽然尽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丢失了国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尸罗国逃去。
当时,善住王膝下有一个男孩名叫善生,年仅七岁,十分可爱。善住王夫妇抱着儿子,在兵荒马乱之中逃到国境外。从本国到父王的国境,要费七天的时间,中间隔着荒无人烟的荒野。他们携带,七天的干粮,踏上逃亡路。不料,中途迷了路,七天后仍未抵达父王的国境。粮食吃完了,这样下去,一家三口非饿死不可。
“不能让三个人都丧命在路上,总得牺牲—个人,让其他两个人活下去。”善住王心里暗自寻思,看见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走在前面,善住王抽刀就要从背后砍她。就在这时,善生急忙阻止父王说:“千万不能杀死母亲,世上怎有孩子吃母亲的肉来维持生命的呢?请父王杀我吧!应该把我的肉作为你们的粮食才对。”善生说完,紧紧搂住母亲不放。
善住王收了刀,泪落如雨。善生又对父王说:“请割下我的肉当粮食吧!但是如果我死了,肉就会腐烂。所以不要杀死我,只需一块一块地削下肉来吃,保住性命就行。”可作父母的怎么也不忍心下手。善生看见如此情形,就自己拔刀割下身上的肉,跪着呈献给父母。善住王夫妇惊惶失措,悲叹许久,最后只好成全爱子的心愿,吃下他的肉。连续几天,善住王夫妇一直在悲伤与饥饿的旅途上苦撑。善生童子的身上,也只有骨骼之间仅存的几片肉了。父母最后取下这几片肉,充作粮食,然后含泪把爱子的尸骨留在荒野上,匆匆离去。
当父母离去后,善生王子心里祈盼:“父母亲啊!但愿你们能够平安回国,也希望以我这份自我牺牲的功德,将来能开悟成佛,济度—切众生。”
他一念至此,三千世界,六种震动,天上诸神赞叹之余,泪如雨下。这时,帝释天王为了试探善生童子的心,化成一只狼来吃他。善生毫不畏惧地说:“虽然我仅存一副骨头,也愿意施给饿狼充饥。”帝释天立刻消失狼形,现出本来面目,赞叹道:“割下自身的肉来维持父母的生命,真是罕见的义举。你如有什么愿望,不妨对我实说。”
善生说:“我没有其他愿望,只希望开悟成佛。”
帝释天又问“你的身体,已经无肉仅存骨头,到了这种地步,你恨自己的父母吗?”
善生说:“我没有一点儿憎恨之心。倘若我能悟道成佛,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善生童子话音刚落,忽然皮肉渐生,很快便恢复了原来的可爱身影。
富人和鳖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慈善良。
有一天,他去市集买东西,见到有人在卖一只受了伤的鳖。看到那只鳖可怜的样子,想到它可能会被人买去杀掉吃了,心中实在不忍他就走过去问:“你这只鳖要卖多少钱?”
卖主知道这个人有的是钱,又富慈悲之心,为了积善放生,出多少钱都不会在乎,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于是开口说:“一百万钱!要是您想买,就出这么多,少一个子儿也不卖;要是您不想买,也好,我正准备拿它当晚饭吃呢!”
富人一听,立即付他一百万钱,把鳖带回家去,他轻轻地把鳖放入清水中,细心地给它洗干净,找来一些草药,敷在伤口上然后把它放到附近一条河里看着它慢慢地游走。
半夜,富人听到门口传来轻轻的“嚓嚓”声,心里非常奇怪。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白天被他放走的那只鳖。
鳖见了他,还没等他开口问,立刻用人的话道:“恩人!要是今天没有碰到您,我的生命就危险了!我受了您那么大的恩惠,但我只是一只普通的水中之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报答您的,实在惭愧。我常年在水中生活,多少了解水中的变化,现在我要告诉您,大洪水马上就要来到,请您赶快准备船,收拾东西,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
富人非常感谢它。第二天早上,他马上去宫中,向国王报告这个消息。
因为富人向来以做好事出名国王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也准备好一切。
过没多久,鳖又来了,它说:“快上船去,洪水来了!你快上船跟着我走,我会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去。”
富人立刻跳上船,跟着鳖往安全的地方去。
这时洪水已到,从远处像一堵高墙一般地汹涌而来,奔腾着、咆哮着,卷着漩涡、翻腾着浪花,洪水漫天涌来,铺天盖地。
富人坐在船里,忽然发现大水中有一条蛇跟在船后,就把蛇救上了船。
不一会儿又看见一只狐狸无助地漂在水上他又想办法把狐狸救上船。
鳖见了他的善行,非常称赞。
没有多远,他又看见有个人在水中漂浮着、挣扎着,正在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富人见了就说:“快救这个人吧!”
然而这次,鳖却坚决地说:“不要救他!不少人的心都是伪善的,他们从来不讲信义常常是趋炎附势、忘恩负义的。千万不能救他!”
富人说:“你说的当然有道理,不过飞鸟走兽我都救了,见人快要淹死了却不救,这也太不仁义了,我实在不忍心啊!”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将那人救上了船。
鳖见劝说无效,只好叹口气说:“唉!善心的人啊!你会后悔的!”
富人的船由鳖带路,终于战胜洪水,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鳖向富人告辞;蛇和狐狸也各自离去,找它们的住处去了。
狐狸找到一个洞穴,安稳地住在里边。有一天,它发现洞里有古人埋藏着的一百斤金子立刻高兴地想:“哈!这下子我可以用它来报恩了!”它急急忙忙地窜出洞,跑去告诉富人:我受了您的恩惠,保全住性命,心中一直不敢或忘。您知道,我是住在洞穴中的动物;就在我刚找到的那个洞穴里发现大约有一百斤黄金。这个洞不是墓穴,更不是住宅,我既没偷也没抢,凭空得到这么多金子愿将它全部送给您,来表示我的谢意。”
富人想:“我要是不拿也是放在这里白白浪费了,不如拿去救济贫穷百姓。”于是,他跟着狐狸去洞穴取出黄金。
那个被富人从水里救起来的人,见到黄金立即起了贪欲之心,他要求说:“分给我一半!”
富人给了他十斤。
那人嫌太少,威胁说:“好!你不给我吗?那我就去官府告你说你掘了别人的墓窃取墓中的黄金,你要被治罪的!”
富人说:“你说的都是谎话!现在洪水刚退,穷人都等着救济,我要把钱分给他们,不能都给你呀!”
那人见富人态度坚决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便想:“好吧!你不给我那么多金子别想有好日子过!”他真的去报告官府。
官府把富人抓了送到监狱,关了起来。
狐狸和蛇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着急,它们商量说:“得想个办法,把我们的恩人救出来才行。”
蛇想来想去忽然心生一计叫道:“我有办法救他。”
说着它立即到野地里找到一种很特别的草药,口里衔着它溜进监狱。看到富人面容憔悴、忧愤交加地坐在那里,蛇心中十分难过;它悄悄地对富人说:“请您别担心,也别发愁,我来救您了。这草药您先妥善收存起来,我马上溜进宫里去咬太子,我的毒是一种剧毒,世上只有这种草药可以治,其他办法都救不了太子的命。太子一旦被毒蛇咬了,国王必定立即征求良医良药,您就可以藉给太子治病的机会出狱。”
蛇果然溜进宫里去咬太子了。
太子的性命垂危,真是急坏了国王。宫中的御医用了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眼看太子性命难保,国王派人去各地发布命令:“无论是谁,只要能救活太子我将封他为相国,与他共同治理国家!”
命令也传到狱中。
富人马上自告奋勇带着蛇送来的草药去给太子治病。
果然,药到病除,太子立即转危为安。
国王这才松了口气心中万分高兴。
他问富人:“您为什么会被关到狱中呢?”
富人将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国王听。
国王听了叹息道:“唉!这是我的错!我实在是太不了解外面的事情了,让您受苦了!”国王立即下令,将那个诬陷好人的忘恩负义之人处死,封富人为相国,两人共同治理国家。
小偷飞天鼠
京城里,小偷飞天鼠是个让官府和大户人家,个个恨得牙痒痒的头痛人物。尽管各处发下高额赏金的捉拿告示,却从没有人前来举发,因为根本就没人能见到飞天鼠的真面目,顶多只能看到这只动作矫捷的老鼠,在月下疾速闪掠的一点黑影。
但是捉拿不到飞天鼠的最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而是因为个头瘦小皮肤黑褐的他,长得实在是太不起眼,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到他头上。他走在街上的样子,就活像只饿到瘦出了一身骨头的小老鼠,出来翻找垃圾堆里残剩的食物。
对于城里寺院举行浴佛节的大日子,飞天鼠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下手好机会,所以便尾随着善男信女,假装到寺内参拜。
当他随着民众,顺着法师的指引前去用斋饭时,眼尖的看到厨房里居然有个金光闪闪的大宝物,眼睛忍不住的也闪闪发亮。
“天哪!居然会有金子打造的大锅子,若能偷到手,我这一辈子可是不愁吃不愁穿了。”飞天鼠这会儿简直乐得可以背起金锅,一口气就跳入月亮里头倏忽不见。
但是他转念一想,这口大到可以双臂合抱的金锅子,可不像他平常偷的女人家首饰般轻盈,得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能不动声色的悄悄运出寺外。
不久,寺内多了位新剃度的法师,这位正是过去的飞天鼠,现任的寺院典座法师。当他一如寺院新披剃者,先分配到厨房工作时,内心的快乐自然不可言喻,因为正可以名正言顺的每天留在金锅旁边熬汤做菜。
但是让平日昼伏夜出的小偷最难受的是,过去清晨三、四点,正是他宝物到手,可以回家睡大觉的时候,现在却必须起床煮饭。刚开始的几个晚上,他望着窗外独自发光的月亮,想到过去月亮一出来,就是他晚间活动的时候,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孤寂。
尤其他一进厨房就闯祸,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金锅上,所以该加盐的放成糖,该放糖的加成盐,而挨了位煮了四十冬饭的老典座骂:“你不要小看了做饭,历代的佛门大师可多是从煮饭做起的,如果用心,也能够与佛心相印。”
老典座说的佛心,飞天鼠自然不懂,但他可知道大殿里的佛和他眼前的锅子,都是用他最喜欢的金子做的。或许是这样,每当礼佛时,他总是特别欢喜,希望佛菩萨快点把那口金锅布施给他,而他发愿要在他煮饭的这段日子,用心做出最好的菜来供众。
一天老典座拿起汤勺,试了口飞天鼠熬的汤后,居然笑弯了两道白眉对他说:“嗯,煮得不错,味道出来啦。”从没有被赞美过的飞天鼠,当时的反应竟像是冷不防被捏起的小老鼠,害羞到全身怕得发起抖来,而不住摸着自己的光头傻笑着。
那天晚上,他看到天空里的月亮,就像是圆口金锅里黄澄澄的高汤,清澈得可以看到自己倒映着的脸不住笑了起来。
而在随僧团念佛时,原本口中的佛号,就像滚沸的汤泡乱了板眼,日子一久,浮乱的心渐渐冷却成一锅透心凉的夏日冰点。这时的飞天鼠,已经不再想要背着金锅跳入月亮,但是他仍旧难改偷儿本性。
过去凡是他想要偷到手的东西,从没有失手的记录,但是他怎么也没有办法去了解,每天口中所念的阿弥陀佛究竟是谁,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阿弥陀佛偷回家。就这样,他走路也念佛,做饭也念佛,做梦时也还梦话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又快到浴佛节的时候,老典座告诉他住持法师将为信众开讲《阿弥陀经》,要好好准备一千人份的斋食。由于忙着准备大量的饮食,所以飞天鼠虽然很想聆听住持法师的精采开示,告诉他阿弥陀佛究竟在哪里,但为成就大众听经,只好忍痛放弃。
当众人都坐在大殿里听住持法师讲经时,飞天鼠正在燠热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虽然出了一身热汗,他却觉得像淋着雨般清凉,仍旧一边以汤勺搅动金锅里的热汤,一边念佛。因为要煮的菜量太多,飞天鼠忙碌到最后,心中清澈到连一丝菜渣都没有。
就在熬好汤后熄火不久,飞天鼠从雾气渐散的金黄色汤面,看见自己的脸,当下他欢喜的围着金锅绕佛三圈。因为他终于知道阿弥陀佛就在这里,不必再到别的地方去偷了。
来源:出国留学网下一篇:南无佛 能消地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