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现在的角色;可是我现在扮演现世各种复杂的角色的时候,我还要有道心。就是在道人跟正常人之间的平衡,请师父再来开示一下。
净界法师答:我们一般人开始学《楞严经》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真的!这个是正常状态。你如果学《楞严经》以后,还很正常,那就不正常了。因为你学完《楞严经》以后,你得到的讯息就是“这些都是多余的”,你本来都没有嘛,本来无一物嘛,你自己去惹尘埃了,你自己去找的,人生业力是你自找的,一念妄动才有轮回嘛。你会觉得本来无一物,你何苦去惹尘埃呢?
所以一个人学完《楞严经》以后,会落入不正常状态,可能会三年;可能会五年;甚至有些人会十年,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有包容心,因为每一个人都要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叫“从假入空”。他待的时间会由他的善根、悲心不同,有些人慈悲心比较重,入了三年,他赶快就从空性跑出来,又重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但是我告诉大家,每一个菩萨都有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是正常的!如果你现在是堕入空性当中,你会对有些事情很排斥,你不要太自责自己,每一个人都这样走过来的,包括我们都是这样子走过来的。刚开始会先远离它,带一点排斥,都有可能的。
但是你《楞严经》学完以后,如果你走不出空性,我建议你读《法华经》,《法华经》又不一样了。《楞严经》它把所有相状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离一切相”,它就讲这个相状,根本你就是自己找麻烦,这是灰尘。你为什么要用灰尘,往清净的身上洒呢?《楞严经》就是这样。《楞严经》告诉我们,所有相状的东西,都是带给你痛苦的,是一无是处的。
但是《法华经》就不一样了,《法华经》叫“藉相修心”,佛陀说你要成就无量的庄严波罗蜜,你还要去面对众生相,把你以前丢弃的众生再借回来,藉众生相来修布施;藉众生相来成就你的忍辱,这个时候“即一切法”。你要成就布施的法,从哪里来呢?从众生相而来嘛!你不去面对众生,你怎么修布施的法呢?所以相状不能求,但是法要成就啊。但是你没有相,你就不可能有波罗蜜的法,万德庄严之法,你不可能要成就阿罗汉嘛。
所以阿罗汉跟菩萨最大的差别就是:菩萨入了空性以后,他还有《法华经》把他救出来。我现在还不敢讲《法华经》,为什么?其实很多人在期待,我希望大家在空性的法水里再多泡一会。因为我们的执着太重,不要急着出来。你读《法华经》以后,你会有一个冲动:“Do something!”,做什么事都好,就是干点实事啊!
《法华经》就是这个知识,用大悲心。因为相状不会伤害你,你换个心态——“藉相修心”,它反而是你一种成就。但是现在我告诉你这个,你可能会产生矛盾,你说你要我把相放掉,现在又要找回来,大家会有一种冲击,是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楞严经》学完以后,能先沉淀一下。《楞严经》的思想,是扫一切相,离一切相,这些尘埃都是多余的。我本来都没有这些相状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吧!
所以如果你现在落入《楞严经》的空性里面,不要着急,正常过程。在空性的法水里面,洗涤你的尘埃,先待一会,也不着急着出来。但是当《法华经》讲完以后,你会有不同的心态。
《法华经》佛陀太厉害了!佛陀有本事把你带进去,他就有本事把你带出来。你《二十八品》听完,利根人有可能前面几品就出来了,法说,就从空出假了!中根人在中间一点,中根人是因缘说。后根人佛陀讲譬喻说的时候,你肯定要出来,三周说完,一定让你出来。所以我读完《法华经》感觉佛陀太厉害了!
佛陀有本事,让你从因缘假相里面“从假入空”,他用《楞严经》的法水,把你从有相里面带到空性,他也又用《法华经》的法水把你“从空出假”,从空性把你带出来。真的!但是如果你现在觉得好像跟生命格格不入,这是正常情况。每一个人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这是必经的疗程。
只有极少数的人,他可以马上从假入空,又马上从空出假,这是极少数的人。他可以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一次解决,这种人现在几乎没有了。
正常都要分成两个疗程,两个阶段,先从假入空,经过《楞严经》三年的法水的洗涤,五年、十年都没关系。
但是你学完《法华经》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你会觉得相状没有错,“色不迷人,人自迷”。其实因缘假相,它本来不会沾惹到你的,你只要“安住空性”,你还可以藉这个相状,它反而是你修行的一种增上缘,“转因缘成菩提道”。
但是这个法,我们现在不急着传授,我们希望大家先在《楞严经》的空性里面,先待一会。你先深入一下空性,但是你不用紧张,佛陀后面还有药,会把你从空里面拉出来的。佛陀太厉害了!你只要把《法华经·二十八品》听完,你自己会受不了,从空性跑出来。因为那个相状,它不但不是过失,反而是你一个成长的增上缘,历事 心、藉假修真。
现在我要讲的就是说,同学之间,如果有些人,他学了《楞严经》会变得很奇怪,希望大家多一点包容。因为他从一个攀缘外境的情况,他要经过第一个疗程,这个是正常的,这正常的!因为你不断地去指责他,他自己会惶恐,是不是我自己做错了,其实他没有做错,这个是正常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