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的。地水火风的体性,地大是坚性的,水大是湿性的,火大是热性的,风大是动性的。
那么“坚、湿、热、动”这四种体性,基本上是互相冲突的,但是很不幸的,我们这个身体必须要把这四种冲突的体性放在一起,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就很难调和。
在经论上说,我们一大不调的时候,就会产生101种病,四大不调的话,就会有404种病。所以说,我们好不容易有时候四大的冲突稍微少一点,感到很健康,身体也舒适,但是稍微一不如意,四大又冲突起来,那么又产生了种种的病痛,所以,四大的体性基本上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也就会有老病的问题。
所以说它是苦的,因为四大的体性它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那么它不但是苦的,它还是空的,空的意思 益大师解释“因缘所生,究竟归命”。也就是说,它总有一天会死亡的,就不能再用了。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个色身,你平常给它种种的滋养,种种的照顾,结果色身有一天死掉了,腐败了,你就不能再用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就要有一种苦空的智慧来观察我们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
接着,应该有一种无我的智慧来观察这念心。一个凡夫有无量的颠倒,当中最根本的颠倒,就是我见的颠倒,它是所有颠倒的根源,这个我见的颠倒就是说,我们一般凡夫的心情,一直认为这念明了的心性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我”是恒常住,不变异,具有主宰性的。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认为,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三十年后的“我”跟今天的“我”也是一样的,乃至来生的“我”跟今生的“我”完全一样,我们依止这样的思想就是安住在一种颠倒之中,所以叫我见的颠倒。
我见的颠倒当中有两个相貌,第一个叫“即阴即我”,就着无蕴的身心来执着为我,这个五蕴就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当中,外道经常以识蕴执着为“我”,那么外道还讲出一个道理,说什么是“我”呢,他说“我知故我在”,就是说我能够思想,那能够思想的就是我,我现在想要干什么我就能够干什么,我现在不想干什么我就不去做什么,他就是以心识的思想来当作是“我”。
那么《大阿含经》当中就讲到,有一个尼犍子外道,有一天他遇到了佛弟子,看到佛弟子威仪庄严,就生起了欢喜心,这个外道就问比丘说,你的老师是谁呢?比丘说,我的老师就是净饭王的太子,他出家修行,成就了圣道,尼犍子外道就说,你这个老师平常教你们什么法门呢?比丘就说,我们老师告诉我们观察“五阴无我”,这时候尼犍子外道就说,佛陀有很高的道德,他什么都很好,但是他讲的“五阴无”我这句话就讲的不对了,可惜啦。
所以尼犍子外道听到比丘讲这句话,就跑到精舍跟佛陀请问说,佛陀,您什么都好,就是你讲的这个“五阴无我”,这句话讲错了。这时候佛陀就问尼犍子说,假设现在有个国王,他有很多的珍宝,身为一个国王,他是不是可以决定我要把这个珍宝送给某甲而不给某乙,或者我要给某乙而不给某甲,可不可以做到呢?尼犍子说,可以啊,因为这个国王他有自在决定的力量,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决定要把珍宝送给谁。
佛陀接着说,那你认为你这念心有一个自我,你觉得你的心现在要痛苦或者要快乐,你做的到吗?尼犍子说,我做不到。那做不到的话,就表示我没有主宰性。尼犍子外道听了就心服口服,就皈依了佛陀。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心世界实际上是受着业力的影响,基本上,我们这念心在每一个刹那刹那当中,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就是受用果报,第二个是造作业力。你在受用果报的时候,事实上你是没有办法做主的,所谓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的身体什么时候要老,什么时候要病,乃至什么时候要死,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我们如果是造作因地,这件事就可以做主了,我们这念心去接受这个果报,那么我们可以决定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比如说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逆境,那我们知道,佛陀告诉我们,“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就把这个旧的债,以前欠人家的,就把它还了,就算了,但是我们不要再去造作新的业力。也就是说我们造作因地的时候,你可以如理思维,你要迷惑颠倒不如理思维也是可以,所以造因是我们自己可以做主的。
但是受用果报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做主了,因为那是由我们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乃至佛陀都没有办法错乱因果的,所以说“即阴即我”事实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这念心,你对老病死要出现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决定的权利,它要不要出现,它到底什么时候出现,我们根本一点办法就没有,我们根本没有力量去主宰它。
所以说,认为我们生命当中有一个主宰的,这句话是说错了,这都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所以第一个先讲到“即阴即我”是错缪的,不正确的。
第二个,再讲“离阴即我”。有的外道就说,你说这念心不是我,但是离开这念心另外有个神我,来控制这念心,这在《大智度论》中,有外道提出这样一个论点,他讲这个“离阴即我”,还举一个譬喻,有一个大将军,这个大将军他率领了很多士兵可以去作战,当然这个大将军他自己是不能做主的,他背后是听国王招呼的,而国王来指挥大将军,大将军再指挥这些士兵去作战,就好象说,我们这念心引导我们这个色身去受用无五蕴的果报,这个心是无我的,它没有主宰性,但是,外道就提出另外一个神我,它说这个神我就好像国王他可以控制这念心,也就是说,他认为离开这念心,另外有一个神我存在,所以叫“离阴即我”。
这时候,龙树菩萨就问外道说,你说离开了这念心有一个神我,那你这个神我它到底有没有知觉性,它是有知觉性,还是没有知觉性呢?如果这个神我没有知觉性的话,它就不能主宰你这念心,因为没有知觉性它就没办法主宰,没有知觉性就跟木头,跟石头一样,是个死的东西,怎么主宰呢?你要是说,这个神我是有知觉性的,这个有知觉性的神我那就是心啦,它就来直接主宰我们这个色身就好了,就不用说有这个神我来主宰心,再透过这个心再来主宰色身,那神我既然有知觉性,那就直接主宰我们这个色身就好了。
所以说,如果有知觉性的话,那么这个知觉性当然就只有我们这念心,它就可以直接来主宰我们的色身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再后面还要多一个神我呢。所以说,“离阴即我”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说,这个“我”事实上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所以佛法就告诉我们,观察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事实上就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一种刹那刹那流动的一个身心世界而已,这当中也是找不到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就是以无我的智慧来观察我们正报的身心。
下一篇:地藏菩萨给我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