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八 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纪念日

2018-06-15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农历三月初八,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纪念日。

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869年),俗姓俞,筠州会稽(今浙江会稽)人,俗称良价或单称洞山,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开山祖师。为药山惟俨(公元751-834年)之法孙,云岩昙晟(公元782-841年)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公元840-901年)共同创立了曹洞宗。

公元807年出生,幼年便出家。公元869年于洞山端坐圆寂。世寿六十三,法腊五十五。

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太平乡境内)建“洞山寺”。后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良价毕生精研佛学,造诣极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说,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万有之关系。圆寂后,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

良价有弟子数百人,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华严休静、青林师虔等二十六人。其著作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丰中吟》、《五位君臣颂》、《功勋五位颂》。

洞山良价禅师轶事

参禅问法

良价到嵩山受具足戒后便游方各地,先到安徽贵池参也是马祖门徒的南泉普愿,南泉称赞他为“甚堪雕琢”的好料子,良价却说,您不要“压良为贱”啊!这两句对话,一时成为名谈。接着又到湖南参沩山,请教南阳慧忠讲的“无情说法”是什么意思。沩山介绍他到湖南澧陵(今醴陵)去参云岩昙晟(属青原下三世)。在昙晟处,良价也未得悟。辞别昙晟之际,良价问他,假如您百年之后,有人问我老师的禅法宗旨是什么,我怎么回答?昙晟说,告诉他“只这(个)是。”这包含“即事而真”的意思。良价不明白,带着困惑离去了。后偶然过河,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猛然大悟,作悟道偈一首,“切忌从他觅,迢迢我与疏。我今独自往,处处逢得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真如。”从我身和影子(我和渠)的关系上体悟到了理与事、体与用、佛与众生的关系。不要向外(他)驰求,这只会与理、与体、与佛性(我)愈来愈远,而不能契得真如。理体能随机缘起事用,形成处处现象(渠),而它们(渠,现象)都由本体缘起,本身都是空幻不实的,都归之于本体(我)。一旦认识到这点,就不会再被现象迷惑,就能在每一现象中体认本体。良价所悟的,正是昙晟即事而真的“宝境三昧”,但昙晟一直未对他说破,这一点良价十分感激。

智慧之海

大约在公元860年,洞山五十余岁时,便做了江西洞山的方丈。有一次,在云岩的逝世纪念会上,有个和尚问他说:“师父,你在云岩处是否得到了什么特别的指示”?洞山回答:“我虽然在他那边,却没有得到指示”。对方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设斋供奉他呢”?洞山回答:“我岂敢暗地违背他”?对方又问:“师父最先拜见的是南泉,为什么却替云岩设斋”?洞山回答:“我并不是尊重云岩的道德佛法,只是尊重他没有替我说破这个秘密”。对方又问:“师父替先师设斋,是否完全同意先师的见解呢”?洞山回答说:“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对方又问:“为什么不全部同意呢”?洞山回答:“如果照你所说全部同意,那我便完全辜负了先师之意”。

由此可见他到了年长时,仍然没有松懈他那特立独行的精神。其实,学生必须比老师更为灵俐,才能得到老师的传灯,这也正是禅宗的一个传统。有和尚问洞山:“在冷天或热天里,我们要到那里去躲寒避署”?洞山回答:“为什么不到冷不热的地方呢”?对方又问:“那是什么地方”?洞山回答:“那地方是,冷时冻死你,热时烤死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是何等有耐心,何等思路敏捷的一位老师啊!在他手上,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会被他当作跳板,跳入了玄妙的智慧之海。

有个和尚问他说:“先师云岩是否曾说过:‘就是这个’”?洞山回答:“是”。对方又问:“你知道他的意思吗”?洞山回答:“当时我差点就会错了意呢”!对方再问:“不知先师自己是否知道‘有’‘这个’”?洞山回答:“假如他不知道‘有’,他怎么知道这样说;假如他知道‘有’,他怎么肯这样说”。所谓“这个”是指的真我,“有”是指实有。严格的说,真我和实有都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一个人当作体悟到真我或实有时,他同时也体悟到这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即使“这个”两字,也嫌多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山暗示给对方的是什么了。作为一个伟大的禅师,他的教授法,并不是提供出自己的见解,而是用问题去刺激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自寻解答。学生自己所发现的解答,远比老师教给他的,更有价值。

文:网络

下一篇:什么是“佛教四谛”?分别是哪四谛?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