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必读宝典: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2018-05-14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一,“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躯脱落,灵光普荫人天。”

这是第一个我们要真修行,要悟。我们现在生灭嘛,有生就有灭,这生灭的本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是肉身凡胎嘛,我们这个是业障所生的,也就是说业障身的这个凡胎,有一天你这个业障消尽,这时候你的佛光“普荫人天”,这个“荫”是什么?夏日荫凉的荫,草字头下面一个“阴”。

二,“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要对极乐世界有向往之心,“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阿弥陀佛在哪里?这叫不从他得,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三,“出家要虔礼佛,消尽平生罪业,赵州二王供养,便是这个法则。”

能用我们的这个肉体凡胎,能够来礼最无上尊贵的佛陀,这个是消业非常好的方法,礼佛一拜,灭罪恒沙。前面讲怎么开悟,怎么样念到弥陀不从他得,你要消业,所以修行以业尽为期。赵州祖师得到两位皇帝的供养,做两位皇帝的帝师,就是因为他一生当中勤礼,勤勤地礼佛所感受的,因为一个拜佛的人身得尊贵。

四,“出家要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毗尼,徒劳丧身失命。”

受了戒你又不按照这个规矩来,那是丧身失命,也就是说袈裟下失却人身,丧了自己的这个身体,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我们出家了,在座的现在出家了,受了戒,如果不按照戒来守的话就很可怜呐,徒有其表。

五,“出家要常念经,惟诚报答四恩,信口念出四字,自成大藏全文。”

这个时候怎么样?豁然开朗啊!豁然开悟,一开悟了怎么样?《大藏经》是佛陀的真实义了达了吧?通达佛陀、一切祖师的这个了义的,开悟了。

六,“出家要去听教,不然开口乱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开颜颔笑。”

“出家要去听教”,光自己念经行不行啊?“出家要去听教,不然开口乱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开颜颔笑。”为什么胸中半字不留呢?你如果明白是不是你还有半字啊?没有了。不明白的才什么?才耿耿于怀啊,塞在里面,“到底什么意思呢?到底什么意思呢?”所以求学不教一疑存,胸中没有一个疑惑的,这个时候诸佛菩萨都对开颜颔笑了。

七,“出家要敬师长,随力随时供养,百孝不如一顺,不可回头倔强。”

“出家要敬师长。”你听教要不要敬师长?不敬师长,不尊师怎么重道?那师的那个心意你怎么领会?那讲只是一种语言敲打着你的耳朵,但是领会靠什么?靠心和心的一种交流,语言只是一个载体啊,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随力随时供养,百孝不如一顺,不可回头倔强。”

八,“出家要学老诚,第一不可夸能,猖狂硬气粗疏,神人一见生嗔。”

一个人出家之后,为什么我提醒大家小可以但是要老诚呢?就这个道理,不能夸能,猖狂硬气粗疏,护法神看到不喜欢,不生欢喜。

九,“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随他游戏,谆谆教养成人,好作佛门大器。”

这句话是对我讲的,出家了这徒弟要管,不能够就是随他由性去游戏,随着自己的。要谆谆地去教导他,教导他成为一个好样的人,成为一个知道崇尚道德的人,这样子以后成为佛门的大器。

十,“出家要除懒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懒偷安,人神哪得卫护。”

如果避懒偷安,很懒惰的话,人会喜欢你吗?神会保护你吗?不会的。你如果没人喜欢、没神保护,你还有出息吗?那就糟糕了。

十一,“出家要学定力,直把私心尽绝,单单提个话头,自然万缘俱息。”

定力很重要,定力里面要除自私的心,因为自私自利是破坏你定力最主要的一个力量,但是外面看不见,是你里面就把定力给灭掉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呐脸上也没光,阴阴暗暗的,不可能入到定里面。

这个定是指什么定?定有很多很多种定,石头有没有在入定啊?那猫会不会入定啊?狗会不会啊?树有没有在入定啊?那种定是正定还是邪定啊?那我们佛教徒我们要入的是什么定?正定——光明的定、清凉的定、智慧的定;那自私自利属于什么定?邪定,所以自然没有光的。所以连世间你比如说,世间增上的有四禅八定,在三界里面这都比我们人要高的——四禅八定。通过四禅八定,佛有没有学过四禅八定?有,佛而且达到了四禅八定当中的最高的定,叫什么定?非想非非想定。你看,就这个名字就蛮难捉摸的,“非想”,然后下面一句是“非非想”。用现在的话说“不想,不是不想”,蛮绕口令的。

所以这个,要入定、要学定的话,第一个要破除这个自私自利这个阴暗的,然后靠什么入定呢?它这里单单提个话头,这是,比如说师父如果教你这种方式,你就用这种方式。有的师父教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就“阿弥陀佛”,就心心系住这阿弥陀佛。如果叫你念:念佛的人是谁呢?念佛的人谁呢?念佛的人谁呢?吃饭的时候也就想吃饭的是谁呢?走路的时候想走路人是谁呢?听课的时候想听课的人是谁呢?听课人谁呢?就单单提着这就有定,然后就听、听……

这时候能听、所听就怎么样?什么是能听的人?谁是能听的人?是不是你们是能听的?能听。所听是什么?师父讲的这个是不是叫所听啊?这是你们所听的。所以接下来,比如说我们这段时间要学《百法明门论》,学《五蕴论》,法相宗里面特别会讲到能和所,能听所听,能依所依,能做所做。

我们在座都读过书的人,脑子不会被绕掉,如果没读过的书的人,这一绕晕头转向了。所以说如果能提起话头叫“自然万缘俱息”,攀缘心就被你斩断了,斩断攀缘心;如果你不提话头会怎么?心里思维这个思维那个,思维这个思维那个……心就像猴子一样啊,叫攀缘呐,就像猴子一样,哎呀,这里挠挠那里跳跳,这里看看那里,我们的心就像猴子一样,所以就叫心猿,心就像猿一样,意就像马一样。那个意是不是很有力量?很有力量,会把你牵牵牵牵,牵到哪里都不知道,哎哟,我怎么跑到这里去了?那个马“”再回来,心猿意马的。

十二,“出家要学善人,死心蹋地相亲,学些好样在肚,自然脱俗离尘。”

出家要学善知识知道吗?那学善知识是不是蜻蜓点水式地学?要死心蹋地的要跟随、要亲近啊,死心蹋地的亲近。善知识要想调服你,你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善知识知道,而且他能知道你这个缺点会导致什么恶果。

善知识慈悲要救我们,怎么救?那就良言逆耳,良药苦口,说出的好话反而不好听啊,好话不好听,所以《道德经》里面最后一章叫“善言不美,美言不善。”好话不好听啊,善知识知道我们,他知道这个教导是改变命运、是救苦救难的,所以那既然不好听,那你心里会不会很乐意接受啊?我们的天然反应都是不会的同,所以连爸爸妈妈都说好话给我们听对不对?老师也是说好话给我们撸顺毛对不对?啊,都撸顺毛的。

这是我们的天性啊,因为一旦不说好话给我们听,我们怎么样?我们就不要听了,“烦死了!烦死了!”就不要听了对不对?所以这个叫什么?要死心蹋地相亲,就对自己说:我必须就要听这样的话。这个苦,良药苦口,那很苦、很苦,我们都喝过这个苦口的中药吧?那真的是苦,但是怎么样?它利于病啊,良药苦口利于病啊,你知道这是利于你病的,因为你生病会更苦,所以就会喝,皱着眉头也喝下去。

但是你跟着师父你能不能皱眉头啊?不能皱眉头,要有大欢喜心来接受啊!那《事师五十颂》里面“如何依止善知识”里就讲到,如果你对师父的一个教导你皱眉头那是什么果报你知道吗?很重的果报,非常严重的。所以说前面讲了“要敬师长,不可回头倔强”,有的人讲过了之后然后说:“我才不管呢。”这样自己又归自己,这不行的。所以要“死心蹋地相亲,学些好样在肚”,要在善知识这里学一些好的在自己的心里,自然就脱掉自己过去的俗气,自然就能出离三界的尘劳。

十三,“出家要离恶友”,你看,这个很重要,“一恶般般出丑,王法不怕恶人,恶人披枷带锁。”

出家了要离恶友。所以参访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还要什么?远离恶友。所以我们忏悔的时候呢,为什么一定要忏悔呢?我们昨天忏悔的时候,都是讲到我们过去怎么样?狎近恶友、违背良师,那是罪恶的。因为你靠近了恶友之后,被恶的习气感染了,一恶般般出丑,一个人你只要学到恶的习气,般般出丑。所以我师父说,他说:“死人臭是一处臭,活人臭是处处臭。”活人你一旦学到了这个不好的习气,你走到哪儿这个坏习气会带到哪儿。但这世间上,世间上会不会怕恶人呐?不会怕的。

十四,“出家要轻财物,不可千方百计,一口气若不来,一文拿他不去。”

既然出家了要远离对物质的执着。所以昨天看了《玄奘大师》之后,我们看到玄奘大师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为什么依然会回头再往西行?昨天我又引述了达摩祖师造茅棚的故事,出家了不要依赖外在的物质啊!所以玄奘法师他坚定的西求的信心,加上他的这种觉悟,不是说我手中有水我才能翻越沙漠,有水不能够翻越沙漠的人多的是!对不对?有信心没有水照样可以向西行!

为什么那么多人条件这么好,他也不去西天取经呢?我们现在有飞机了,飞机从上海飞到新德里只要五个半小时,玄奘却整整走了四年多。那现在这么方便有几个去取经的?因为也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向往,他没有这种信心,纵然物质条件都具足了,也没有生命威胁了,他也想不起来去的。我们人生有了正确的信念,有了正确的方向,纵使没有物质的条件也可以成办,也可以达到目标。

反过来你不能过分地依赖外在的物质,如果依赖外在的物质你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迷失的本性你不可能达到人生这个究竟的目的的。所以如果千方百计只是为了物质的话,一口气不来你带得走什么?

十五,“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莫嫌淡饭黄齑,古人璎珞饮粥。”

出家要能跟大自然合在一起。所以像我出家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呢?我以前出家目的还蛮高的,就是出家之前我想,我内心里最崇拜的是谁呢?在我们佛教的这个楷模里面,除了佛陀之外就是大迦叶尊者,他三衣一钵,一生头陀行,我非常崇拜。那这个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佛陀对他的赞叹,他说:若有我大迦叶的头陀行在,我佛的正法就住在世间。我听到这句话,我久久地不能平静,我就想我要学迦叶尊者,我要这样子令正法住在世间。

所以出家之前,我就开始在家里怎么样?吃饭饭就减少,吃饭就不吃菜,吃白饭。我妈妈就很奇特,就问我:“你为什么不吃菜?”我说我以后想出家,出家之后有口饭吃就不得了了,我不再奢求吃菜。那个时候就开始吃淡饭不吃菜,有过一段时间的这样训练。我那个时候想三衣一钵,那我们中国的条件怎么样?四季分明,热的时候很热,冷的时候很冷,你要做到三衣一钵你没有道行怎么行啊?所以那个时候我最初的决定,我说先不要就是那个,我先要锻炼自己,所以先离家来到我们浙江,浙江这个地方四季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而且我在地图上看,这个浙江有很多山,我就想到这些山里我自己一个人住在山洞里修个一年多。因为当时我已经学会了什么?学会了一种呼吸法,叫龟吸法。龟吸法其实很简单,龟吸法就可以辟谷的,如果有龟吸法肚子就可以不饿的,吃空气,乌龟就是靠这个方法。

怎么吃你们知道吗?我现在教你们,鼻子呼吸进去之后,气不是直接进入肺,而是把这股气,鼻腔和口腔有没有连着?有连着的,所以把气先呼吸到嘴里,完后用嘴把这股气咽到肚子里,就像我们咽唾沫一样的,就像咽唾沫一口气咽下去了,这样子可以,就可以。特别是春夏之天,春夏空气充满了养分,百草卉木,佳禾百草它吐出的这种生生之气。所以说我们所在的这个山有一种山岚雾霭,这个山岚雾霭就是空气的养分很足很足的,百草吐出的营养,一口一口吃下去,马上你的肚子就会饱饱的,不需要吃饭了。

就是这种的话,慢慢慢慢身就开始轻,因为你没有了吃,不吃低级食物你身就会越来越轻,肠胃道就越来越干净,肠胃道一干净了之后怎么样?血液就干净,血液里面的毒素大多数来自于肠胃道,也增加了肝脏的负荷,也增加了你肾的负荷。所以吃荤的人为什么血色不好,吃荤的人生病,甚至生要命的病,就是那个道理。吃素就好得多,吃素因为它在肠胃道循环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肉食在肠胃里面保存的是四十八小时,因为你不消化,而能消化、能摄取的营养是很少的,剩下大多数的这些东西会变成毒素,所以吃素的人比吃荤的人要好,反而身体健康,血色好、脑子反应快,持久的体力运动好。所以你看世界长跑运动员,马拉松冠军,大多数都是吃素的。他们能有长久的体力的人,有体力的这个供氧,它能持续地供氧,这个就是越是素食血液含氧量越高,越能持续供氧,这已经被当今的运动学家、营养学家所证明。

所以进而不单吃素,我们还能够食气、吃气。吃气就是不吃,这叫辟谷,这个的话就更加不一样。所以那个时候我会这个,我已经会辟谷,所以我无所谓,已经能够远离物质的了。你比如说“甘淡泊”啊,这个粗茶淡饭,粗茶淡饭我都想把它舍掉。所以当时我就离家,我哥哥就把我送到火车站,我就决定往浙江来了。车到了绍兴下来,就开始走进山里面,就开始找,找啊、找啊找,一路找,一直从绍兴找到温州,在山里面找山洞。

到会稽山,然后就来到新昌大佛,又来到天台山,在天台山又住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然后又到括苍山,括苍山又到雁荡山,又从北雁荡到中雁荡到南雁荡。然后又到温州的那个叫什么什么什么山,连绵不断的山。我那个时候就想,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迹罕至的,我就在里面好好地修,修到后来身轻如燕,身体热不知热、冷不知冷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想我就去昆仑山——青藏高原,到更艰苦、更没有人烟的地方。

为什么修行人有时候要到那个很高很高的山?海拨要在五千米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鸟都没有,完全没有一丝大自然的那种干扰。就是说有生命的,我们那天就说“持大种音声、非持大种音声”,持大种音声是什么?像现在这个知了叫的声音、鸟叫的声音、狗叫的声音,种种的声音,不要说人了,就连这种声音都叫持大种音声,这种音声对我们修行人是有干扰的,更不要说听到人的讲话了。所以阿兰若处代表什么?阿兰若处就是说没有人的打扰也没有鬼的打扰,才叫阿兰若。所以现在你要找一个阿兰若是很难、很难、很难的,符合这个标准的阿兰若是很难的,特别你没有这个声音打扰。

为什么很多大修行人出在青藏高原,出在喜马拉雅山脉,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人,连动物都没有。那个地方什么?雪莲花盛开,蘑菇一朵一朵、一朵一朵的,只有这种蕨类植物,叫青苔那一种。高的这种连灌木都没有了,不要说大高的那种高的树,连灌木都没有了,只有这些蕨类的,就是这些青苔类的植物。根本没有这些虫的声音,这些都没有的,天天就这样很静,这个静当中人就自然而然跟天地宇宙融为一体。宇航员到了太空,虽然那个声音没有了,但是这个太空怎么样?太空有仪表盘的声音嘛,有直流电机的声音嘛,那太阳能板输进来电流,电流的声音还是有的,那些机器的声音。

我那个时候,我就是莫名其妙地有这个想法,我现在懂得这么多道理,当时还不知道这些道理,我只是想这边我修,修个一两年,我有这个忍耐大自然的能力了,我就到那地方去。后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遇到我师父,我的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他老人家炉火纯青。其实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什么?就纯粹的是一个什么?就是一个声闻的,避世的,那个时候就是一种远离世间的一种想法,不食人间烟火,那个时候真的不食人间烟火,我那一段时间曾经。

所以说这个“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衣食住行啊,这个不是说都要很满足的,“莫嫌淡饭黄齑”,你不要嫌这个野菜粗口,淡饭不可口。“古人璎珞饮粥”什么意思啊?食就食那个青蔓啊,璎珞是指什么?松树上挂的一种植物。

甚至虚云老和尚一出家之后,因为他爸爸是很高的官,他爸爸又几代就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他十几岁时一次就给他娶了两个太太,都是大家闺秀。虚云老和尚第一次出家被抓回去,也是被五花大绑绑回去。第二次又偷着出家,一出家寺庙一剃度然后就不敢住在寺庙,跑到后山住到洞里去,自己种些菜啊什么。后来就来到我们浙江天台山,他家里面爸爸在福建做官,还是在福建涌泉寺出家,他在涌泉寺后山修行,后来觉得不安全,又到浙江天台山来。

他当时的修行是吃什么知道吗?吃松树的叶子。我们现在才知道,现在才知道医学上有些保健用松树的叶子对不对,松枝、松花、松叶、松针都是可以吃的。所以古人什么?像虚云老和尚采松针、松子而食,渴饮山泉之水,这些东西要不要你努力地去种啊?不需要的,松树一年四季都有,四季常青。所以你看,这完全地没有束缚了吧,衣、食、住、行,他没有这些问题了。

虚云老和尚那个时候头发很长很长,但是他那个时候身如青猿呐,那个时候像猿猴。老和尚那个时候他年纪还很轻啊,二十多岁,他已经达到就是身轻如燕,所以在山间那个的时候,是非常那个的。因为在道教里就讲到,如果你要想学轻功,你要想会那个飞檐走壁,就要吃松针。要吃松针,吃一些东西,然后会身轻如燕,这样的。虚云老和尚以前他就是曾经有过这样,就吃大自然里最普遍的这些东西。就像我们吃那个海苔一样,不是海苔,那个叫什么?我们这个,我们海边就有的,绿绿的,也不是紫菜,紫菜是一种,还有一种就像那个青苔一样的,海苔对吧?海苔对。那个水里有海苔,树林里也有的,就那个空气很好的地方才会有,松树上挂下来那种,那种也可以吃的,吃这个然后喝一点稀粥就可以了。虚云老和尚后期他在终南山,自己开了一片荒,种了三百六十五颗山芋,每天就吃一颗,每天吃一颗,这样。这样子自然的就会与道相应知道吗?这两天虽然我们是集体生活,但是要把内在的道心长养出来。

十六,“出家要断烦恼,一了千百俱了,终朝烦烦恼恼,驴年哪得悟道。”

你看驴年,有没有驴年?(没有),那也就说你还有没有悟道的机会?(没有),就是啊,驴年哪得悟道。天天烦烦恼恼行不行?不行的,所以你们自己要管住自己,不要让自己烦恼,也不要让自己去烦恼别人知道吗?如果你烦恼别人那业障更重啊。烦恼自己还是自己的事,你烦恼别人这个更重。

十七,“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马还补。”

我们的身上穿的一丝,口中吃的一粒,都来自于众生的恩、施主的恩、国家的恩,父母的恩、三宝的恩。我们要知因果,这么多恩,那你真心地修行就能够还这些恩,就能够报这些恩。如果不修行的话那糟糕了,得做牛做马。

十八,“出家要和大众,慎勿互相争斗,聚头说是说非,空把光阴来送。”

出家要跟大众和合,和合代表什么?是不是我要拉好关系啊?没事跑到一起讲讲话?不是这样的,大家都修道、不妨碍大众就是和,知道吗?不要妨碍别人,不要打扰别人。别人在入定,别人在正思维,你不许打扰别人,所以这个很重要。更不能争讼,也不能说是非,把光阴都耽误了。

十九,“出家要吃些亏,又要带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从何出来。”

是非从哪里来?是非从争强好胜中来,如果你不争强不好胜,甚至你还学一点吃亏,还有没有是非呀?是非就迎刃而解,到你这里是非就没了、化解掉了。

所以古人说:来说是非者,既是是非人。这个人来报告:“师父师父啊,这人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你本身就是,你不是你怎么会有这个事情,你怎么会跑到我这里来讲。你遇到什么事情,水来了土把它给吸收掉了,哪里还有事情?你是一个学吃亏的人,什么东西来你不反弹它,还有没有是非了?没有了。

所以要吃些亏还要带三分呆,我们说学佛开智慧为什么还要学呆呢?这是做人的一种厚道,开智慧不是让你变得什么?变得有阴谋诡计,也不是让你变得寸步不让,也不是让你变得斤斤计较。开要开内在的佛性的智慧,他做人上要厚道,有时候要带三分呆。

这个是最难的了,这最难的,在这方面我师父亲自有跟我讲,还以身作则,师父以身作则。我师父他就说,他说:我小的时候啊,呆呆的。刚出家的时候,师父、师叔看着他,这小孩子啊,所以叫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这小孩子这么呆板啊。我们说呆也读ai 对不对,呆板。这么呆,所以要给他起个好的名字,所以我师父的名字是师叔、师父一起给他想着给他起的,起叫“上悟下道”,名字很好。

所以,他说师父不让我动我会站过去的,就那样站着不动的。然后出家的时候十三岁,十三岁出家之后就受戒,十四岁在观宗寺学戒堂住了三年,同寮房住的住了三年,彼此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他是哪里的,都不知道。住在一起噢,说明什么?有没有闲谈?没有闲谈,大家都把自己生命皈依在佛法上,老师讲什么课就学什么课,除此之外有没有一句废话?没废话。所以我师父他就跟我讲,这是很不容易。但是我们社会上人怎么说?明明他是呆他也装得很聪明啊。所以这个是不容易的,所以郑板桥他写了那四个字,叫什么?难得糊涂。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糊涂更更难。所以学佛要带三分呆,不要好像很那个的,很重要啊。

心要如寒灰枯木一样,寒灰就是那个香炉,香炉现在是热的,把它凉在那边,所以我比喻什么叫寒灰呀?万年香炉,有时候比喻这个境界。有时候我们学佛就是心领神会,叫心如寒潭止水,心如寒灰枯木。枯掉的木头它还有没有生命力?没有了,那我们的心如果那样怎么样?那你的分别心死下来了怎么样?那你的生命的佛性就跟宇宙现前了知道吗,生命的高级的层次就呈现在你的画布上。

如果你就乱画、乱画、乱画,那画布都乱七八糟的,都被你涂鸦涂满了。然后把它慢慢一点点剥落、一点点剥落,一点点剥落下来,干嘛?那你更能如来本性呈现在前。原来天地从哪里来的?原来天地宇宙不是大爆炸来的,那个时候就知道万物的真相了。

二十,“出家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

衣衫不华美,吃的味道比较少,没有几个菜。你看到别人穿的很漂亮、吃的很好,你要想想我的福薄啊,我没什么福啊,我如果那样我会消我的福啊,这样就什么?就转劣势成优势你知道吗?

二十一,“出家要顾常住,一针一草勿弃,随心恣意侵损,伽蓝与你算计。”

现在我们是不是住在寺庙里?寺庙的一草一木是不是有护法神保护?你能不能随意地侵损呐?侵害它、损坏它,都不行的。如果你随意侵损的话,伽蓝菩萨要打你屁股,要给你计帐。那不是那个的,打屁股那还了得,那金刚杵一下来大山都给它打碎掉!你知道多厉害。

二十二,“出家要趁少年,诸般要去向前,当此膂力强健,耕转祖业田园。”

出家要趁少年,所以我们现在是最好的,我们佛教界里最自豪的是老和尚说:我童贞入道!没有在这个社会被污染过,污染过了之后那个影子在你八识田里你挥之不去,跟你说好了。玻璃能擦亮,过去的影子你很难擦的,常常就会飘到你眼前来障你道,常常就飘到眼前来成你的魔障。魔就是趁你过去的这个影子、这个习气、这个种子来障显魔的这个力量来干扰你。

所以我在那个扬岐寺时,我们扬岐寺一个首座和尚,他以前也是做过公安局长,他后来跟我师父就说,他也算我师父一个徒弟,亲近过师父的,我们师父请他做那个首座。他就跟师父说:“我半路出家,我做过公安局长,什么都见过,什么都那个,出家不容易,一打坐那些东西都跑出来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出家人不要看电视,不要什么那个。我就发现,你就打开电视看一下三天不干净,你往那儿一坐,那个影子都会浮出来。

小孩子天真纯洁就没有这些,佛教的这些都印到心里去了,所以那个就非常好。我们现在是最好的,所以这个夏令营将对我们人生造成非常好的影响,但是奈何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时间,大多数还是在社会上,你们这个一结束了回到社会上又投入苦海了。所以要把现在的这个场景要常常现前,要去救你们那个。年少是最好了,趁此身体强健,然后记忆力好,耕耘这个祖业的田园,佛佛祖祖留下来的我们这些家产,我们能继承。

二十三,“出家要起得早,迟了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寿命难保。”

起得早是很重要的,这个也是这样子的,你真的起早了养成了这个习惯,你建立了这个习惯就会很舒服。我们就发现,有这个家教好的人呐他有起早的习惯,然后你叫他多睡他不习惯,他不舒服。没有经过人生的这个的,就信自己的心啊,然后人就是这个习气,没有其它的。北方很多地方一天就吃两顿饭,他就是这样。然后,你像有的地方大多数是吃三顿饭,所以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之后,他就知道这个有多好。像抽烟一样,有的不知不觉抽的,他不知道烟有多少危害;反过来他戒了烟了,他就知道那烟草有多少害处!我这儿好多的弟子都是,戒了烟再闻到别人抽烟就难受的不得了,他才知道:以前我怎么不知道呢?所以人建立起个好的习惯很好,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四,“出家要口谨默,不可多嘴饶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狱少你不得。”

出家这个口要严谨,要少言、谨默,甚至不讲话最好。这两天挂“止语牌”,这个挂“止语牌”的请举手,有没有止住?(没有),但是还是不错,我发现话少多了,至少我们保持法堂里,在法堂里就不要说话。我们平时法会的法堂里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这个进入中级班好多了,但是我们赶快训练,赶快进入好状态。

“不可多嘴饶舌”,饶舌是什么?“若然惹是招非,地狱少你不得。”真是这样哦,这个很严重哦,有时候就是一句话造成很不好的后果。别人或者无心或者是怎么样讲的一句话,你听到了,你把它这个当成是礼物送给另外一个人说:哎呀,这个人呐刚才讲了一句什么什么话对你。但这个人会怎么样?会很在意哦,别人无心讲的一句话,听你这样一传传过来,他心里会很难受:怎么背后会说我这么样?这个一在意怎么样?跟那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就出现裂痕了?就出现裂痕了。由这个小的裂痕进而会演变得很严重,在一个道场里两个人如果一旦不和这是什么果报?这个破和合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罪业。那你这个传话的这个人怎么样?就造成了这个结果。虽然你觉得好像我只像平常嘛这样子,但是因为在寺院里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个原因由你造成的,无形中你就造下了堕地狱的恶业,这个很严重的。口业是很厉害的——口的业,所以这个很严重,“地狱少你不得” 。

二十五,“出家要立主意,务使顿明心地,妄为颠倒攀缘,阿鼻谁人可替。”

我们主观上要很明确,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什么,什么目的呢?就是要明心见性,要了达诸佛的慈悲本心,要能够配合被拯救。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这个虚妄的,还是颠倒黑白的,还是攀缘那些外相,前面就是地狱。这个是阿鼻地狱,这更厉害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呢?因为出家了之后如果你没有一个正确的目的,还做着世间人的事情,是不是要下阿鼻地狱啊?这就厉害了,我们好像叫“知法犯法”一样,罪加一等。你出家你本来要度众生的,你要深明佛的大义,还要弘扬佛的教法拯救苦难众生。结果好了,自己主观上的也没有,也不知道智慧是什么,反而是攀缘世间的东西,做着世间的事情,你不单单耽误自己,你耽误多少人呐!现在这世界上为什么是末法时代?因为这个现象很厉害。

 二十六,”出家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传,忍辱少罪多福。”

“出家要忍人辱”,要忍别人对你的这种辱,轻慢和这种辱,甚至是侮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传,忍辱少罪多福。”

这一偈讲到忍,在我们佛教里面“忍”是非常非常重要,在菩萨行为当中,六度当中“忍”占第几位啊?第三位。第一是什么?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且佛告诉我们,他说这个娑婆世界最大力量的人是谁?最大力量是谁?忍辱者。这个世界以这78c2拿疲怨食埔运惺裁矗拷锌叭淌澜纾叭淌澜纾凳率露夹枰阋匀倘栊娜ッ娑缘囊桓鍪澜纭/p>

我们现在坐得久了会不会酸?要不要忍?天热了会不会很闷很烦呐?要不要忍?都是要忍的。所以这个忍里面还分轻重,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搞好,纵使对方轻慢、侮辱你,我们也要能忍。所以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就和睦了,天下和睦从忍辱当中来的,彼此忍一下、让一下,那谁吃亏谁多福?给别人制造忍辱的人他吃亏,你能够吃亏能够忍辱的人怎么样?你是多福啊,忍辱少罪,没有罪过而且会多福。

二十七,“出家要远俗家,俗家人事如麻,杜绝尘缘烦扰,自然另有生涯。”

所以这两天给你们手机收掉是不是会清净很多?否则你手机能干嘛呢你说?而且你万一福德增加了之后,马上你家里那边就会给你制造业障。会给你制造业障是很多的,最容易给你制造业障的就是你最关心、跟你最亲的人,你这边境界上去了,那边马上就出问题,一出问题马上烦忧你的心,又把你拉到以前的境界。

所以为什么我们修行要出家呢?这出家有了功德才能救家里知道吗?否则大家谁都救不了谁,所以现在暂时要辞亲割爱。辞亲割爱之后我们产生功德了,这时候你怎么样?要不违安养,还入娑婆。这不违安养是什么意思?那你得到了极乐的境界,就既不违背极乐的境界,同时又能还入到娑婆世界来救众生。救众生入极乐,自己也在极乐又救众生。救众生入极乐,就这么个事情——搬运工,你把众生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自己所明了的诸佛菩萨的世界。

诸佛菩萨世界有,你没明了你怎么度众生啊?那叫一盲引众盲。佛菩萨的境界你不知道,魔的境界你倒不小心掉进去了,那不完了?所以在修行的时候要割亲辞爱,一心一意追随圣教。你们读书,小朋友读书能不能让你们去打工啊?(不能),打工赚钱,为什么不能呢?为什么国家用法律来保护你们,如果谁用童工谁犯法呢?因为小孩子这个时候是最适合学习的时候,学习好了再来为社会做贡献,这也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所以远离俗家是有道理的,不是说佛教无情无义,这是一种方法。所以杜绝了尘缘的烦扰之后,自己就能会渐入佳境,自然别有生涯。渐入佳境,别开生面。我们平时都习惯了,生活就是这样,但是通过你学佛,发现还有另外的,叫“别”,另外又开一个境界出来。生命是什么,我们平时认为父母生了我,我就降生,哪知道还有莲花可以生我们,清净、智慧的莲花,我们当下自己就可以克隆自己,自己当下就可以莲花化生。所以莲花化生不是说等死了之后,莲花是代表清净,你进入清净的生命状态之后,别开生面,另外一种生命的佳境。

二十八,“出家要断妄心,妄心好事难成,若依妄心行事,必有患祸临身。”

出家本来为了求真,就是要断妄的,但是求真心不切,妄心又不知道它的危害,如果你带着妄心,带着过去的习气、虚妄,你出了家又不求圣道,还是以过去的习气,这样子的话就出家对你来说也是妄然呐,所以好事难成呐!出家好像是好事,但是你不求真,不断妄的话,好事这样也难以成就。而且你继续以这样的妄心在过着出家人的生活,依着出家人的身份,必有祸患临身呐!

所以我前面讲了,现在我们佛教界有这种扰乱,社会上有破坏佛教的现象,这些人会有什么?他的果报会不会现前?马上现前,这个很严重的,非常严重。我这么多年出家,因为我接触到这种现象,我也看到很多,以前像我们出家界里面寺庙里大家用功办道,其实大家都不太愿意做执事。做执事是方丈比如说选四大执事,四大执事又去选你下面的执事,那选到谁,那谁必须得发心,这叫发心要为常住服务、为大众服务。如果选到你你推辞,你说我喜欢清净啊……因为当执事要为大家操心嘛,这是很多烦人的事情,如果推辞的话怎么样?那要打香板的,而且很严重,那是不留情的,打得“噼里啪啦”的。

虚云老和尚开悟前就经历了这么一个,他从九华山翠峰寺下来,要去高寺参加禅七,结果在长江边上,那个时候也等于是汛期,江堤被水泡软掉了,他一不小心失足落江。落江后随着滔滔江水而去,漂了一天多,后来被渔夫打捞上来。打捞上来一看,已经七孔流血了,但是摸摸身上还是有点暖,有点温气,所以就把他放在那边。隔了一段时间老和尚居然又醒过来了,那个时候老和尚多少?就是五十七岁那年,他开悟是五十七岁那年。

然后就这样,在那一家里面缓过来只有一天,他就谢辞这家,感恩就告别这家,继续往高寺走。到了高之后,他这整个过程当中因为是死里余生呐,所以身体特别虚弱,虚弱到极点。到了高之后,但是他经常去高寺,因为他十九岁出家,到五十几岁时佛教界的朋友、同参已经很多了,到了高寺大家都知道虚云老和尚是个非常有道心的人,所以常住就决定这次禅七里要请他做执事,但是他又不便于把自己这个讲给大家,好像我刚落难,水里出来死里逃生的,他又不讲,但是身体实在太虚,于是呢就推辞,他说:“我不能做,我这次没办法做。”但是作为寺庙的规矩就是说,如果你推辞这要挨打的。结果他也不说,结果就一顿打,打得身体就更加虚,就这样子他可以有机会坐在禅堂里每天参禅,身体在极度虚弱之中参禅。也就在这极度虚弱之中,他这个四十年来的功德才显出来。

我有时候也觉得,人的身体越好业障有时候越重、我执越重,所以说我们这个佛教界说“修行要带三分病”,病弱一点你讲话气也不粗了,我执也不强了,至少你造恶业没那么大胆量了,真是这样。有时候你平时积累的功德,到你身体弱的时候那个功德就现出来了。我们一生修,一生信佛,随佛修行,你死的时候,那个时候纵使你一生不开悟,到死的时候生命力越来越弱下去的时候,那这个功德,无表色业、功德力就现出来了。

像昨天的影片中玄奘法师要圆寂前一样,见有大白莲花在前,然后种种瑞相,这他一生这个功德就现出来了。平时我们觉得好像没什么,好像别人也不知道怎么样,我自己也感觉拿不到摸不到,但是这个业力,这种功德业是非常殊胜的。我们所看到的也有很多的这种现象。

这个我反过来讲那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说有的人出家他心虚妄,妄心不断,然后随着习气他想还要钱,到庙里面他觉得庙里也有钱喏,而且你看庙里面我们不在乎钱嘛,如果有一个人他想在乎钱,他很有机会的!你比如说这么多信众,他就跟谁攀缘啊,他心里面就惦记着,别人就会不好意思,给他一点、给他一点。你给他一点,他给他一点,他的目的就,他就很那个的。但是这个因果很厉害,因为他以那种心面对我们这很殊胜、很清净的团队的时候,佛教徒他造下很重的业。

所以有一些年纪很轻的,他做这种事,一年或者两年就不行了,就病倒了。他第一年觉得:哇,这个不得了,我一年能搞十几万哦!然后第二年继续要捞的时候就病倒了,一病倒一治要多少钱?几十万也治不了。然后怎么?债务缠身,债务缠身了怎么样?又不得不赚钱,其它赚钱又赚不到,然后就不得不再这样。结果怎么样?命就断送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就生绝病,生怪病就死掉了,活堕地狱,生陷地狱。这个事情现在还很多,有很多这种现象,这种人还很多。

所以我也赞叹我们在慧日寺常住的出家人,我说还不错,能敢来慧日寺的还不错,但是来了之后还是要消一段时间业障的。你有没有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业障重,要来借着这个清净的道场消业障这还很关键!如果也不是很明确,摇摇摆摆,那也很糟糕的。如果很明确,很恳苦,以这个对境消自己业障,那很快就会消掉。

我以前在扬岐寺的时候也是,我还是努力地把那个僧团在这样带,那有一些那就半死不死的人,走到那边之后很舒服啊,有一天他跟我说,哎呀……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是大佛寺里出来了,我是大佛寺出家的,以前在大佛寺我很少跟出家人交往的,很少的,因为知道那边主要是做经忏,我是天天跟师父,我只跟师父,其它的很少的。

所以他知道我曾经在大佛寺,我看到他也眼熟,然后他就跟我说,哎呀,他说我这几年日子不好过,我生病,生病治了几十万,现在我还欠二十几万债。然后大佛寺也是,以前捞到一点钱还能过蛮好的日子嘛,这一下子负债累累不行了,只有去赶经忏,这里赶那里赶赚一点钱,赶这个经忏还是没有办法那个,一边在治病一边还要还债。他说,我睡也睡不下,吃也吃不下,晚上睡不着。那种业障多的时候你根本睡不着啊!他说这很奇怪,我来到你扬岐寺我就能睡着了,我能吃下饭了!他也不知道佛法什么道理,他只觉得到这儿蛮舒服,我到这儿蛮舒服。但是舒服了一段时间又跟我说了:我实在不行啊,这个舒服是舒服啊,我这里赚不到钱呐,我欠那么多债呢!结果又离开我扬岐寺。我估计现在这个人早就不在了,虽然二三十岁,我估计早都不在人间了。这种事还很多,所以说必有祸患临身呐!真的是这样啊。

二十九,“出家要达道理,切切只尽自己,谦和忍让三分,相见人人欢喜。”

出家要知道道理啊,而且知道道理怎么样?知道道理要管自己知道吗?所以切切只尽自己,要把这个佛法的道理要作为法的镜子来照自己。有的人怎么样?有的人不照自己专门照别人你知道吗?这不好,有的人就是这样子。在这方面呢我有时候也觉得我不如他们,因为我自看经看什么东西,我还觉得有一点能理解,但是我看人不清楚,我看人看不懂,不管是看女生看男生我都看不懂。

读书的时候我们班级是校花班,都是美女,坐的我一圈都是,结果我不知道,我从来不知道哪个长得丑哪个长得美,不知道的,所以有几个美女很生气拿铅笔还捣我。别的男生没事就看她们啊,没话找她们说话,我是理也不理她们,我只自己刻图章。我生命当中每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一样的,读书之前画画,读书之后写毛笔字,几年级啊,然后写毛笔字之后又刻图章,刻图章之后又自己喜欢音乐,喜欢音乐又踢足球,反正一路就玩了没学好东西。

一直到现在也是,我都觉得我对这个社会啊看不清楚,对人呐不那个。特别我跟海涛法师在一起,有时候他看一眼这个人他就知道这个人什么性格,能做什么事情,能不能让他做事情,他就很清楚。我不知道的,我就稀里糊涂,反正就碰到这个,好,行,就这样想着弄,弄到后来事与愿违,走一大圈弯路。所以我不能成大事,因为不能用人啊,不会看人、不会用人,我这不行。

但是反过来说呢,我在这里为什么要引鉴这个呢?反过来说,从修行上来说,自己上是有好处的,用道理来对自己的话那是有好处的,如果把这些道理去照别人,天天去对别人那就不好。那作为现在我做师父了,那要反过来的,那要学海涛法师了,用法督促大家、鞭策大家:你这地方不对。因为作为师父就有这个要求,要广闻佛法,要知弟子的根器。

现在就我做师父其实有一点不太合格,所以道歉,对不起大家。但这个道理就是“二十九说出家要达道理”,要知道道理,但是用这个道理怎么样?要来对照自己,千万不要去照别人,用这个道理去要求别人,这样不好。所以在跟人相处当中谦和、忍让三分,这样子的话相见了人人都会欢喜的。

所以我在大佛寺出家,虽然跟那些出家人不大来往,但是后来相见大家还是对我很恭敬的,至少很尊敬的,为什么?我也没冒犯过他们,我从来不冒犯。我而且一看,不容易不容易,能出家就不容易,所以说我对他们不轻慢,不敢轻慢,我自己剃度出家马上供斋,供斋给大家磕头。常常供斋,常常供斋,我有一点钱了我就供斋,给大家磕头。

有时候他们有佛事做的时候发小称钱嘛,早功课、晚功课都发小称钱,然后比如说像天热的时候,天热大佛寺就是佛事基本上都停掉了,水陆法会都停掉,停掉之后很多出家人就放假,也放暑假了回去了,然后还剩下几十个人,二三十个人,没什么佛事的。这时候我看到没佛事了,我就把钱拿出来,换成零钱给他们发小称钱,所以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你这个和尚蛮奇怪的,天天还给我们发钱。所以说我结是善缘,我结的倒是善缘。这个出家界我本来也很少交往,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我去过的每个寺庙,寺庙的出家人、在家人、住过的师父也好,什么都还是不错的,对我还是蛮喜欢的。蛮喜欢的,到处都是,不管在家、出家还是这样。所以这个,我这里边我自吹自擂一下。

三十,“出家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却,方知源远流长,可接佛祖一脉。”

这最后一个,这个是讲出家要信佛法,你说你不信佛法你出家干嘛啊!既然出家了就要好好地信佛法,要深入经藏啊,这个时候开了智慧,三藏融入你心胸的时候,你知道,哎呀,佛法为什么源远流长啊?因为尽虚空遍法界无不是佛的道场!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有佛的化现,就成为那里的祖师啊!所以佛佛祖祖一脉相承,什么?以悲悯苍生、救度苍生为事业。就知道,遍天下你看,奥妙、奥妙,都是佛法,应以当官的得度就现当官的身,应以这个什么得度就现什么身,太奥妙了,这个世界太奥妙了。

好,到这里《祖训的三十要则》就讲完了,这个《三十要则》我这边讲给大家“胡乱地”讲,希望你们听懂就听懂了,听不懂的话,好像也没有听不懂,就我讲来讲去我自己不太懂,你们一听就懂。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佛教慧日法宝

文:传喜法师

下一篇:净土中哪四种殊胜?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