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发祥地――龙兴寺

2013-02-22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朱元璋的发祥地——龙兴寺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皇业的发祥地——位于皖北凤阳县城中龙兴寺,在江淮佛寺当中,可谓佛缘殊胜,地位显赫,占尽风光。朱元璋(1328-1398),幼名朱重八,又名朱兴宗,字国瑞,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太平乡孤庄村人。其家境贫寒,幼时为地主放牛,17岁时父母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寺当了和尚,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在外云游了3年多后,又回寺继续当和尚。再往后,离寺参加了红巾军,跟随郭子兴起兵反元,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此寺身份大增,更名皇觉寺。明洪武二年(1369年),好大喜功的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三民”,在凤阳依京师之制建置城池宫关,集中全国百工技术,营造达六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是中都城,土筑高墙3丈,周45里;中城为皇城,周13.5里,砖墙高2丈;内城称紫禁城,周6里,高约4丈5尺,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中都志》称:“规模之盛,实冠天下”。它是我国古代最华美的都城建筑之一,其规模和豪华程度诸多方面超过北京、南京的故宫。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57岁的朱元璋带着皇族和心腹侍从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回故里省视。朱元璋回到孤庄村,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到村西南角山坡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二娘的坟前祭拜。第二件事,就是到皇觉寺,旧地重游,百感交集,由于战乱和灾荒,寺已化成瓦砾荆棘,于是下令重建皇觉寺。朱元璋返回京都不久降旨:因原寺离其父母坟地太近,有碍祭祀,择地濠州钟离盛家山日精峰下重建。3年之后,一座比原皇觉寺更加宏伟壮观的寺庙耸立在日精峰下(即今龙兴寺的位置),朱元璋亲自将寺庙更名为“大龙兴寺”,并赐匾“第一山”,还亲撰《龙兴寺碑》文,设僧录官住持,颁赐龙兴寺印。寺由中都名匠营建,雕刻精细,规制宏大,等级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之一。据《大明洪武实录》记载:“(龙兴寺)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伽蓝殿、祖师殿和御碑亭等,至今尚存殿阁二十余间,“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坊、明铸大铜镬和铜钟等文物保存尚好。寺内现有明朝文物陈列馆两个,对外开放。龙兴寺建成后,时有文人描写:“梵刹西连万岁山”,“梵王宫殿屹浮寰”,“蛟龙绝岘盘宇构,狮象诸天拱寺门”……虽然诗句有些夸张,却给龙兴寺留下了一幅写照。龙兴寺建后不满60年,便于正统五年(1440)焚毁。天顺三年(1459),拆中都城内中书省衙门500余间,依式重建。以后屡毁屡建。清同治八年募款修了观音堂、客堂、佛堂。光绪二年(1876),捐修三宝殿;五年筹资添修明太祖殿、禅堂、三宝殿卷廊、东西廊房;八年在大殿后山腰盖了正、侧厅、钟亭等。至此,寺规模虽远非昔比,但“半亩山前屋,千株林外松”,也蔚然壮观。清末民国时期,战乱频繁,龙兴寺多年失修,破烂不堪。康有为到寺参访,感慨不已,曾作《题朱元璋画像》诗:“坏寺颓垣照夕阳,铜锅石碣甚荒凉。龙颜龙准开皇业,终尽僧房劫可伤。”民国三十一年(1942),对寺又进行过一次维修。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于1959年拨款修龙兴寺,基本保持光绪年间规模。“文革”初期,龙兴寺又惨遭破坏,“第一山”碑和龙兴寺碑片石无存,铜佛,菩萨,罗汉等塑像粉身碎骨,朱元璋画像、铸像及众多题诗碑刻、字画散佚一空。山门,大殿等被占用单位改建,面貌全非。仅存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六角亭等60余间,龙兴古刹牌楼一座及明代铸铜镬、铜钟、铜鼓、明清碑刻等部分文物。1993年6月,风阳县政府为了落实宗教政策,振兴佛教活动场所,聘请九华山百岁宫方丈慧庆法师来龙兴寺主持修复事宜。慧庆法师率领僧众和十方信徒,披荆斩棘,不辞劳苦,建成佛殿禅房200余间,占地面积60亩,规模壮阔,成为皖北佛教中心,是安徽最大的比丘道场之一。2002年春,又新建成临路牌楼一座。2006年,又新建千佛宝塔一座。入寺牌楼金碧辉煌,高大气派,楼下立石狮一对,气度不凡,上镌赵朴初居士手书“龙兴古刹”,蓝底黄字。再往前行,通过三门进寺,要经过百余米的林荫大道,路两旁遍植银杏、水杉等。走在其中,林荫满地,鸟鸣树中,清幽沁人。林荫大道的尽头是天王殿。据传,本来各地寺院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都是顶天立地站着,而龙兴寺的四大天王却是坐下来的,从此,天下各地新建寺院的四大天王也纷纷坐下来。至于四大天王为何采取坐姿,这其中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民间传说。据说,朱元璋幼时生一怪病,昼夜啼哭不止。他的父母无钱求医,只好求佛,情愿皈依佛门。所以朱元璋十岁时,便入寺当了和尚。他从最低等的勤杂活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扫佛堂。在扫天王殿时,由于四大天王顶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扫地不便当。他就一边扫,一边喊:“脚抬起来!”果然是“金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脚翘起来了,说着便坐了下来。而后,天下新建寺院便纷纷效仿,四大天王也由立而坐了。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主体建筑,前有巨大的广场。宝殿面阔31米,进深22米,高21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堪称安徽寺庙之冠。大雄宝殿后中轴线上建大悲亭一座。亭后为太祖殿,分三间,正殿供朱元璋像,左殿供通幻和尚肉身,通幻和尚生于1918年,原籍河南固始,1981年在九华山出家,1993年受龙兴寺住持慧庆法师邀请来龙兴寺帮助恢复筹建工作,在龙兴寺圆寂后肉身不腐。右殿供朱元璋手下文武大臣像。中轴线两侧还有地藏殿、观音殿及客堂、僧寮等。院内有清朝所植古槐,本已枯萎,自90年代寺院重修后竟又发芽开花,复得生机,堪为瑞相。太祖殿后有花园、藏经楼、千佛宝殿、钟亭等。“龙兴晚钟”自明清以来,为凤阳八景之一。此钟高2.05米,重约4吨,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建国后,钟亭毁于“文化大革命”,而钟幸存。后来钟被移上鼓楼,作为报警之用,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收回龙兴寺内陈列。龙兴寺重新建亭,悬挂洪钟,供游人观赏。千佛宝殿建筑高大,耸入云霄,雕刻精美,为凤阳城再添一景。登塔远望,无边江山,尽收眼底。龙兴寺全体常住致力弘法利生,光大如来家业。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龙兴寺自1997年8月份以来,在中国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慧庆大和尚的直接领导下,已成功地举行了八届大型传戒法会,总计约为3000多新戒传授了三坛具足大戒。每次传戒法会都会从全国各地聘请高僧大德为新戒弟子讲经、说法、开示,传授沙弥、比丘、菩萨三坛大戒,为中国佛教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僧才,在全国佛教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龙兴寺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传戒道场。(皖闻)

下一篇:禅的智慧:日日是好日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