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二座寺庙——显通寺(山西五台山)

2017-04-20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

山西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是五大禅处之中规模较大,历史最为古老的一处。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为五台山佛寺开山之祖。根据《清凉山志》记载:“后魏孝文帝再建,环匝鹫峰,置十二院,前有朵花园,故又名花园寺”。至唐代武则天时又更名为“大华严寺”。隋唐之际,寺院的规模继续增大,周设十二院,前有高塔耸立,后隐菩萨真容。明朝初年太祖重修,敕赐匾额“大显通寺”,清代时又重新修葺,才形成了今日的可观规模。

寺院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各种建筑400多间,现存建筑多是明、清两代所建。寺院四周山峦起伏,古柏参天,林荫蔽日,清净幽雅。共占地120多亩,建筑布局紧凑,殿宇巍峨,中轴线上有殿堂七座,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菩萨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殿,各有特点,无一雷同。在中轴线建筑的左右两侧,各种建筑齐备,共有厢房、配殿、厩库、禅堂、方丈院、僧舍等300余间。大佛殿重檐歇山顶,四周环以长廊,转角处向内收缩,前檐雀替设以龙凤图案,形制壮丽,雕刻精湛。

无量殿为砖砌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仿木结构,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供有无量佛。殿内保存的《华严经》字塔,属稀世珍宝,塔是由长5.7米、宽1.7米的白绫组成一幅七层宝塔图像,回栏曲槛,斗栱华檐,白绫上用蝇头小楷写《华严经》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它是康熙年间苏州人许德兴用十二年的时间写成的。

铜殿,三间见方,高达5米,重檐歇山式顶,殿身比例和谐,铸造精良,青铜鎏金,柱额花纹、隔扇棂花,全用铜铸勾勒而成,殿内有小佛万尊,布满了整个殿堂,金光闪闪,光彩照人,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超铸造技术和艺术才智。殿左右两侧有明代铸造的青铜塔两座,高8米,八面十三级,表面满铸佛像,极为精致、秀美。山门前的钟搂,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是明代天启年间所铸,撞击之后,声及全山,久久不绝,声势浩大。

在五台山诸寺中,因为显通寺规模最大,历史最为古老,故亦被称为“祖寺”,朝拜礼佛之人,必先拜谒显通寺。(国家文物局)

台怀镇的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他们之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一,当时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其二,两位高僧看了五台山的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似,灵鹫峰又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的地方;其三,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连那座山也称作灵鹫峰了。

寺院面积8公顷(一百二十亩),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多为明清遗物。排列于中轴线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筑,很有气势。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

无量殿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高20米,面宽28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又称无梁殿。

在显通寺的后高殿前,是一座用青铜铸件组装而成的纯粹金属建筑物,人称“显通铜殿”。

相传,明朝穆宗驾崩前后,少主年幼无知,皇亲李良发动了宫廷政变,接管了江山,就将娘娘李彦妃和少主打人了冷宫,想绝明朝后裔。这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大臣徐彦昭和杨波进入冷宫行谰,李娘娘又气又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少主交给了徐、杨二人带走,让他们好好抚养。后来少主当了皇帝,惩除了奸臣。为了感谢母恩,就决定在五台山为李娘娘建造一座铜殿。据记载,这座铜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在现在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两座大塔(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祚寺(即双塔寺)的过程中,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建筑的。

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它是我国仅有的三铜殿中的一座。另外两座,一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在四川的峨眉山。不过就其建筑艺术和美观俊雅而言,那两座都不及这座铜殿,而且峨眉山的铜殿早巳在战火中焚烧坏了。

铜殿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共分两层,上层四周各有六面门扇,下层四周各有八面门扇。每面门扇的下端铸有花卉、松柏、鸟兽等图案。“龙虎斗”、“龙凤配”、“喜鹊登梅”、“玉兔拜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门扇的上端都有精细的花卉图案,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正面横梁上的“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更是活灵活现。第二层的四周,有大约1米高的铜栏杆,其24面门上均有各式图案。殿脊的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殿内正中有一尊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形美丽。殿内四壁上的铜铸小佛像,琳琅满目,多达万尊。

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建于东汉时期,是我国最早佛寺之一。全寺占地面积43700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间,都为明清建筑。寺内无梁殿,是我国砖石建筑的杰作,高20米,宽28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七间二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的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殿内供奉着二尊佛像,一座十三级的明代木塔。

五台显通寺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规模较大,历史最古。位于山西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北。始创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其旁有峰类似古印度的灵鹫峰,故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12院,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重建,其庄严宏敞,倍于旧时,改名“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永乐三年(1405年),明专设僧纲司,统辖五台山所有寺庙。万历年间,神宗母后笃信佛教,对该寺住持妙峰和尚十分钦敬,于是又更名为“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相当于国庙。随后,寺僧分裂,塔院和菩萨顶分庭独立,自成格局,显通寺仅留中心一部分,只得东向另辟山门。清代又予重修,形成今日的规模。因清对“永明”一词存忌,故复名“显通”,为全山最大的寺庙。

五台该寺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共有建筑物400余间。中轴线上有殿堂7座,自前至后,分别为水陆殿、菩萨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各具特点,无一雷同。7殿左右两侧有厢房、配殿、僧舍、厩库、禅堂、方丈院等,布局紧凑,整齐对称。山门在中轴线左侧,门前有大钟楼一座,内悬明天启年问 (1621~1627年)铸造的铜钟一口,击之声震全山。无量殿面阔7间,进深4间,除门窗之外,几乎全为砖构,因殿内供有无量寿佛,故无梁建筑的殿又名“无量殿”。铜殿高5米多,系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杰作,全为紫铜铸造。铜殿前两隅,原有铜塔5座,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象征着5个台顶;现存左右两座铜塔。后部有藏珍楼,收藏了五台山历代文化艺术珍宝250余件。其中清代苏州和尚许德心,用12年时间书写完一部60余万字的《华严经》,并组成一座长17尺、宽5尺的七级浮图图案的经字塔画卷。所有塔轮廓的细部结构及级条均以小楷字组成,回栏曲槛,历历在目,斗拱华檐,形象俊美,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艺术珍品。

显 通 寺 铜 殿

显通寺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们称为“释源”。而显通寺的初建时间,可以和白马寺相比。

据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略晚于白马寺数年,所以有人把它列为中国的第二座古寺。这座寺庙,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因前院有花园,又称花园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家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显通寺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问,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

显通寺各大殿保存完好。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置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救助水陆众生的大法会——水陆道场也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大文殊殿,是显通令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长期以来,在五台山寺庙群中显通寺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它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甚为奇特。而这两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遗物,弥足珍贵。在大文殊殿前有两座碑亭,亭内的石碑也比较特殊,一座是无字碑,一座是有字碑,有字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藏经楼内,收藏的各种文物那就更多了。在这里,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有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有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铁棍……然而,在显通寺内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却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

千钵文殊铜象,供奉在千钵文殊殿内。这尊铜像,造型奇特,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像。这尊像金光灿烂,铸于明代,全国少有。

铜殿和铜塔,也是全国罕见的文物。铜殿高八点三米,宽四点七米,深四点五米,是明朝万历年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铜殿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

无量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四壁全用青砖砌就,殿顶用方木砌就。殿内无大梁、无立柱,殿外无廊檐,因此人们又叫它无梁殿。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这是五台山各寺庙中的一座特殊建筑,在全国也不多见。此殿又叫七处九会殿。因为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讲解《华严经》,在七个地方讲了九次才讲完。为纪念佛祖的这项佛事活动,殿前正面每层都辟有七个阁洞。殿内正中供奉着卢舍那佛,背后供着弥勒佛。

华严经字塔陈列在藏经楼内。这座字塔是用蝇头小楷字组成的。在长一丈八尺,宽六尺的黄绫和白绫上,写有《华严经》八十卷,六十万零四十三字。这是清朝康熙年间苏州许德心用四年时间设计、八年时间书写完成的作品,确实珍贵。

大铜钟悬挂在显通寺的钟楼内。这口钟铸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为什么不铸成一万斤呢?这是为了忌讳皇帝“万岁”老爷的“万”字。这口钟名叫幽冥钟。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因为敲击时钟声绵长,传播深远,所以人们又把此钟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显通钟声,历来是五台山梵宇佛国的一个标志,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下一篇: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是哪个寺庙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