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宇宙结构论:“三科”、“六大”
与世间大多数哲学皆先预设一个客观外在的本体、实体等不同,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论着眼,将世界看作一种与我人密切联结,由诸多条件集合而成的现象,综观集起世界的诸多因缘,如实地把握宇宙的基本结构。从《阿含经》到众多大乘经中反复讲述的“三科”、“六大”,其实应看作佛陀宇宙结构论、宇宙要素论的基本框架。
佛陀的宇宙结构论:“三科”、“六大”(资料图)
“三科”,即三类,指“蕴”、“处”、“界”三类观察世界的方法或宇宙要素、宇宙结构说。
“蕴”,指“五蕴”,又译“五阴”、“五众”、“五聚”。“蕴”为巴利语楗陀(kandna)意译,意为积聚、品类,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东西的积聚,五种东西积聚在一起必然有荫蔽、遮盖的作用,因而译为“五阴”,含有这五种东西能荫蔽本性光明、使人心阴暗不明的意味。
色蕴之“色”比现代汉语中“色”字的含义要宽泛得多,泛指一切有质碍、能显现、必变坏的东西,大略相当于今所言“物质”。色的主要特点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体质,表现为特定的形、相。如人和动物的肉体、感知器官,及山河大地、光电石火等。色蕴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称“四大”或“四界”,意谓普遍于一切的四种基本要素。地大的特性是坚固,指一切固体的物质;水大的特性是润泽、流动,指一切液态的物质;火大的特性是暖热;风大的特性是动转,指一切虽未必为肉眼所见而有作用的运动。《中阿含·分别六界经》中,佛说四界皆分内外:内地界者,我人身上的发、毛、爪、齿、皮肤,及身内的骨、筋、肉、心、肾、肝、肺、脾、肠等物,与外界一切具坚固性的物质,总称地界。内水界者,我人身中的脑髓、眼泪、汗水、涕唾、脓、血、涎、痰、小便等,与外界水、油等液态物质,总称水界。内火界者,我人身中的体温、发烧、饮食消化等,与外界的火、日光、闪电等外火界,总称火界。内风界者,我人的呼吸、下风(放屁)、内气、痉挛、动作等,与外界风、电等运动,总称风界。
受蕴之“受”,意为领纳,指人主观上或心理上因接受外界刺激而生的感受,包括感觉之一部分及情绪、感情等心理活动。《阿含经》中将受分为乐、苦、舍(不苦不乐)三种。
想蕴之“想”,意为“取相”,指与感觉、知觉、名言概念等符号相联系的种种心理活动,想蕴则包括思维、想象、回忆、做梦等。
行蕴之“行”,意为“造作”,指有目的、有意向的活动,就像人赶路,在不断地动,而其动作有特定的目的、方向。行蕴的行,主要指除受、想之外的意志、动机、自我感觉等心理活动。《阿含经》说行有身行、心行、意行三种,《杂阿含》卷二第50经说:“若见我者,是名为行”,谓执着性的自我意识名行。同经卷三第52经又说“思”(意志、决意)为行。大乘经中的行蕴,多泛指一切变迁不息的活动,大乘唯识学以深层自我意识“我执”为行蕴的主要内容。
识蕴之“识”,意为“了别”,即觉了分别的心理功能。在《阿含经》中识蕴主要指受、想、行之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功能,及六识表层之下的深层心理功能、各种心识活动的内核,即大乘《解深密经》等所说阿陀那识、阿赖耶识。
五蕴中,色蕴属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四蕴为心理现象,色(物)、心结合,集起我人及我人所依止的世界,可谓五蕴说所表示的佛陀宇宙结构论。佛陀及原始佛学的哲学观,因而被近现代学者判为二元论。实际上,五蕴说与其判为二元论,无宁说为心、物缘起论,它与西方哲学史上的心物二元论颇有不同,其着眼点重在心、物相互依存、一体不二,而不在建立“二元”。《阿含经》中,常以“名色”二字为五蕴的总称,“色”即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因其皆属内在的心理活动,无物质实体可指陈,唯有设概念以表示其作用,故称为“名”(概念)。狭义的名色,则为“十二有支”中的一支。《杂阿含》卷十二第298经佛为诸比丘解释说: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同经第288经以三捆芦苇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为喻,说明识(当指六识之下的深层心识)与名色“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此中蕴含有深层心识与物质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意味。
三科中第二类“处”,又译“入”,意谓内心与外境交涉、产生心识的处所或门户,系从认识活动着眼观察宇宙人生。有“六处”、“十二处”二说。六处(六入),为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眼处为眼识(视觉)发生的处所,耳处为耳识(听觉)发生的处所,鼻处为鼻识(嗅觉)发生的处所,舌处为舌识(味觉)发生的处所,身处为身识(触觉)发生的处所,意处为意识(知觉)发生的处所。《中阿含·分别六处经》中,佛告众比丘:眼见色已分别色,耳闻声已分别声,鼻嗅香已分别香,舌尝味已分别味,身觉触已分别触,意知法(概念)已分别法,名为六处、“内六处”,或译“六更乐”。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所感知的对象,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亦称“六尘”(六种能污染人心的尘垢),名为“外六处”。内六处与外六处合称,“十二处”、“十二入”。《杂阿含》卷十三第331经佛言:六外入处中,色外入处为“四大造、可见、有对”色,声香味触四外入处为“四大造、不可见、有对”色, 意识了别的对象“法”外入处,为“不可见、无对”色(没有可见的实物,仅为符号概念)。六处(六入)与十二处(十二入)的义蕴实际相同,说明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门户接收、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相,心、境相涉,构成我人生命及我人认识中的世界。
三科中的第三类“界”,有界限、范围、种类、种子、因等涵义。《中阿含·分别六界经》中,佛告比丘:
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此六界,后来多译为“六大”,指构成宇宙万有的六大基本要素。六界中的地、水、火、风四界,即四大,属色蕴,为物质现象;空界指与有质碍的四大性质相反的无质碍之虚空,近于今所言物理真空;识界谓具认识、了别作用者。六界(六大)实际上也可归纳为心、物两大要素,六界集起世界,与五蕴、十二处说一样,都说明心、物相依相涉,构成我人认识中的世界。后来的佛教真言宗,以六界说为本进行发挥,形成更为精致的“六大缘起论”。
经中所说属三科的界,更多指十八界,分三大类:第一类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界,大略相当于十二处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称“六根界”——即六种应看作生死之根的感知机制,为外境六尘进入的窗口、门户,故称“六窗”、“六根门”。十八界中的第二类为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界,相当于十二处中的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或六境、六尘,乃六根分别感知的对象。十八界中的第三类为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六界,为六种认识或感知的功能,属心理、精神要素,称“六识界”。六根、六尘、六识相结合,构成十八界。与十二处说一样,十八界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着眼观察世界,说明根、尘、识三缘和合,产生我人认识中的世界,较十二处说更见精细。界与处的区别,是界除处所外,还有因、种子之义,能贯通现在、过去、未来三世,如十二入中的眼识,只指产生视觉的心理、精神作用,而十八界中的眼识界则还包括产生视觉的种子——无始以来的视觉习气。意识界,就有能产生意识的机制之意味,可以解释为更深层的末那识。
多种佛经中强调:根、尘、识三缘,不可分割,只有三者具足才能生起感知,形成世界。
三科、六大之说虽然貌似简略,而其中蕴含着对现代哲学、科学具深刻启迪意义的智慧。其中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精神,是坚持用朴素辩证法原理缘起法则综观宇宙万有,将主观认识、感知方式和认识对象看作相互依从、密切相关的缘起,从三者的关系着眼,考察宇宙万有,而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实在为出发点,去片面考察物质世界;也不像多家哲学,预设一种不依赖主观意识的本体、实体。
三科、六大说,在佛陀那里,并非是从哲学思辨出发,提出一种宇宙结构论,而是从染净因果着眼,通过对认识形成的解析,说明众生不能如实知见真实而生起烦恼、感招生死苦果的原委。经载,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不归结于染净因果,指出因不知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窗口所得感知的虚妄不实,而于所得感知生起贪爱、憎恶等烦恼,污染自心,心被境缚,造有漏业,从而流转生死。若欲解脱生死苦恼,必须从根本下手,在六根门户用功,如实知见认知现象本来的缘起性、空无我性,看破六尘,不受污染,不被其所缚,才能安然自在。
摘自陈兵著《佛陀的智慧》
文: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