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归于何处

2015-12-26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一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的生机。”《生命的回归》这一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导师的第一句话徐徐展开。

关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可以追溯到小时候。记得那时,我常在夏夜纳凉时仰望星空,藏青色的夜幕中明月皎皎,繁星点点,总会去找哪颗最亮、哪颗最大。后来才知道肉眼所见的不一定真实。大学时代,走在成荫的绿树下,仰望粗得一人抱不过来的法国梧桐,内心有的也是茫然。树若有知,经历过百年沧桑,又会怎样看待此刻象牙塔里的我们?沾沾自喜的所谓聪明导向的速成,是否能经历百年时间的检验依然焕发勃勃生机?抑或我们终耗不过时间。

工作的十多年忙碌奔走如鸟兽,熙熙然谋名利谋生存,十年间留下的似乎就是“生存”二字。然而物质条件改善了,身体亚健康症状却越来越多,失眠、肥胖、脱发、浮肿都是身体的警报。脑海里纷繁琐事此起彼伏,件件似乎都紧迫,逼迫我往前跑,想抓取所有的好按在自己身上,不能接受不好的事情发生。想法多多远超行动,精力内耗在层层叠叠的妄念中,而得到的再多似乎也填补不了内在的匮乏感。这是我努力想要的生活吗?茫然自顾,直到看到导师的书,才幡然醒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都有因缘因果。功利化的处事,因上未努力,却执著于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未得到心中所想,也只是承担自己所犯之过,怨天尤人都是回避问题真相的自欺欺人。

又或者,有多少东西是我真正需要的,真正值得耗费心力去追逐的?世事无常,如果有一天,要上交生命的答卷,我会否仓促得挠首顿足?人生,我是否能了无遗憾?想到这里,我如坐针毡。小时候简单快乐,可以安然享受大自然的春花秋月,长大了世界就狭隘得只剩下名利。和自然没有了连接,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方向。随波逐流,却不知名利本是虚妄,如草头露不堪一击,而生起的贪著却遮迷了心。

鼓起勇气看自己,近几年总自负于单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有经验,优越感十足。导师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一般人的观念往往是错误的”,观念如此不可靠!我认为需要名利来证明自己,证明给父母、奶奶看,孜孜不倦地耗费心神去谋求。其实我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如同树叶一样经历着成住坏空。树叶飘落于枝头之际,难道还要带着曾经的众人仰望吗?

由此想到我的情绪化,总觉得别人不理解我,多少次因为生活琐事郁郁寡欢,泪流满面,任由委屈的情绪弥漫。满眼看到的都是“我”,如木偶般被“我”的情绪摆布,困顿在无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其实“我”又是什么呢?躯体吗,人生经验和知识吗,此起彼伏的想法吗,屡屡波动的情绪吗,还是自认为在最深处的情感?时光迁转,这些都在变化。朝花夕拾,拾起的不过是回忆和千帆过尽。而物质组成的“我”的躯体,不过是使用权几十年的器物,它也在经历成住坏空。千年前,孔老夫子在“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河岸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日月之行、四时变迁相比,“我”如此渺小。让有限的今生去心随境转,由此活得烦乱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啊。

因为知道今生的渺小短暂,暇满人身的不易,导师提到的生命工程才显得那么有意义。生命的长河中,今生只是一朵浪花,那么今天、此刻更是转瞬即逝。烦恼的今生如负重前行,觉知烦恼,放下我执,只有放下才能通达,只有放下才能走得更远。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书院,感恩暇满人身。

来源:新浪佛学

下一篇:内心的提升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