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7)

2020-01-06 佛教经咒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乙 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①广应群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②,神通目犍连③,于佛声闻④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故云下根绝分。至于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又如本经云:‘佛告弥勒⑤,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⑥,能愈万病。故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注释】

① 八万四千法门:

《三藏法数》:[出贤劫经]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此之法门,为三界无上良药,为百千种人除八万四千尘劳也。(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无有穷极也。)

② 舍利弗:

《佛学大词典》:。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补怛罗、设利弗罗。意译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舍利鸟)作(身体)。梵语(弗),意谓子息。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又名优波底沙,或作优波提舍、优波帝须等。意译大光,即从父而得之名称。

据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舍利目连因缘品载,舍利弗自幼形貌端严,及长,修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悉皆归服。年少之时,与邻村之目犍连结交,尝偕伴赴王舍城外只离渠呵之大祭,见众人混杂嬉戏,顿萌无常之感,即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之删耶毗罗胝子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即贯通其教旨,会众二百五十人皆奉之为上首,然舍利弗犹深憾未能尽得解脱

其时,佛陀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中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稳重,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之因缘法示之,令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据十二游经载,舍利弗归佛后,常随从佛陀,辅翼圣化,为诸弟子中之上首;复以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另据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一、卷十二、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等载,舍利弗并通晓外典,屡以超绝之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等外道;而须达多长者之皈依佛陀,捐建祗园精舍等事,亦为舍利弗撮挽接引所致。又据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等载,佛陀晚年,提婆达多唱五事非法,欲破僧团,并率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舍利弗乃与目犍连共至彼山,令五百比丘自悟其非,复归佛陀。

舍利弗一生为僧伽长老崇敬,且屡为佛陀所赞美。后较佛陀早入灭,七日后荼毗,葬遗骨衣钵于祗园,须达多长者并为之建塔。又据法华经譬喻品所载,舍利弗得佛陀之记别,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又现存之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相传系舍利弗所讲说者。[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卷三十三、佛所行赞卷四大弟子出家品、中本起经卷上舍利弗大目犍连来学品、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四十五、大唐西域记卷四、卷六、玄应音义卷三、

③ 目犍连:

《佛学大词典》: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连、 大目犍连、大目干连、大目连、目连、目连、目伽略、勿伽罗、目犍连延、目犍罗夜那、没特伽罗、毛伽利耶夜那。别名拘律陀、拘律、俱哩多、拘离迦、拘理迦、俱离多。意译天抱。被誉为神通第一。为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耶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于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弗目连缘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载有此事。

目犍连与舍利弗归依佛陀后,共同精进修道,遂成诸弟子中之上首,辅翼佛佗之教化,有关其事迹,于经典中时有记载。又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四十一等经论中,皆特称之为‘神足第一’。据载,目犍连亦曾代替佛陀为众经说法。

另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而于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遂为后世盂兰盆会之由来。晚年在王舍域内行乞时,惨遭嫉恨佛陀教团之婆罗门徒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系佛陀涅盘前之事。佛陀于竹林精舍门边建塔吊之;又于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九等,亦有记载。

此外,于密教中,目犍连系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尊释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其形像为沙门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执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于赤莲华座。

④ 声闻:

《佛学大词典》: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盘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⑤ 弥勒: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⑥ 阿伽陀药:

《佛学大词典》:阿伽陀。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于陀罗尼集经卷八详载其制法。

【译文】

由于众生的根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世尊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来广泛相应于不同根机的众生。《华严经》是圆教,专门接引上上根性的人,即便智慧如同舍利弗,神通如同大目犍连,他们在佛陀的声闻弟子中均被称为第一,但在世尊宣讲华严经的法会上,如同盲人一样什么看不到,如同聋子一样什么也听不到,更何况是在此之下的人呢?所以说下乘根性的人,他们是没有机会参与的。至于小乘教和大乘始教等教法,是专门接引权大乘及小乘根机的人,对于上乘根性的人来讲则会有教法浅而根机深的过失,也不相应于其根机。只有本经的持名念佛法门,无论是对凡夫还是上到等觉菩萨的圣人,都能够收取,无论是利根还是钝根,也全都可以照顾得到。往上说,则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尚且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偈颂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菩萨的偈颂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又如本经中所说道:‘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往下说,则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五逆十恶的人,临终时遇到善友教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如能够至诚称念十声佛号,也能够往生。可见得本经是能够广收于万类,普被于三根的阿伽陀药,能够疗愈万种疾病。所以本经中有说:‘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心得报告】

以上这一段详尽阐述了何为凡圣齐收。彻上至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尚且求生极乐世界,彻下至五逆十恶将入无间地狱的众生也能依之得度,处于中间的绝大多数众生自然就都包含在其中了。这就是极乐世界有别于十方任何世界最为重要的一点,无论什么根性的众生,只要真相信、肯发愿、真念佛,都蒙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摄受,善导大师所谓:“万修万人去”,真是广大到了极处!这也是十方世界诸佛赞叹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中提到的“小始诸教”是指华严宗判教的五种“小、始、终、顿、圆”,在后面的判教当中有详细阐述。至于“权小”,这里的权可以泛指所有的权教,也可专指权大乘,小就是小乘教。权教,换句话说就是方便的教法,众生不能一下子接受最真实、最上乘教法,于是佛以善巧方便,循循善诱,就其根性而说的教法。权大乘的概念,初学不容易理解,其高于只求自利的小乘声闻、缘觉,能发出大乘菩萨利他的心,但尚未能明心见性。从断惑的程度上讲,尚未证得别教初地或圆教初住以上的位次。后面要提到的三不退中,证得了位不退、行不退,但尚未得到念不退。

此外,需要补充了解,上文中文殊菩萨的偈子出自于《文殊师利发愿经》,相关这一段出现在末尾,更为完整的经文是:“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①凡夫。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②。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③,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此大火聚④,彼清凉池⑤,宝莲在前,刀山在后。于是自然生起胜愿,厌离娑婆⑥,求生极乐。既生信愿,更持名号,便得度脱。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由有念而入无念⑦,因往生而契无生⑧。顿悟此心,本来平等。唐海东元晓师⑨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注释】

① 侪:

《汉典》:同辈、同类的人。如:“吾侪”“同侪”。

② 不退:

《三藏法数》:[三不退]条,一、位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初住位中断见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断思惑,则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二、行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断尘沙之惑,则永不退失菩萨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三、念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初地已去,破无明惑,则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③ 业海: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谓种种恶因。如大海也。四十二章经注曰:‘罪始滥觞,祸终灭顶,恶心不息,业海转深。’

④ 火聚: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猛火之聚积。依罪业而在地狱所感者。正法念经十一曰:‘彼不善业,作而复集,势力坚[革*卯],所得果报,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恶业势力,急掷其身,堕彼火聚。’

⑤ 清凉池: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譬喻)以喻涅盘之无恼热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法华玄义二曰:‘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⑥ 娑婆: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界名),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嗔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

⑦ 无念:

《佛学大词典》:为真如之别称。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二载,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舍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故一切法本即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达毕竟平等,而无变异,不可破坏,唯系一心,故称真如。由于妄念,遂有世俗世界之形成,故无妄念即为真如,此种真如亦称无念真如。

⑧ 无生:

《佛学大词典》: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然凡夫迷此无生之理,起生灭之烦恼,故流转生死;若依诸经论观无生之理,可破除生灭之烦恼。

⑨ 元晓:

《佛学大词典》:(617~?)朝鲜新罗之华严宗学僧。俗姓薛。二十九岁于皇龙寺出家。与义湘于新罗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来唐(一说唐永徽元年,650,或谓总章年顷 668~669),然师于途中忽感悟:‘心外无法,胡用别求?’遂折回。后奉王命讲授教义,自称居士,以俗家生活从事各种佛教活动。又被称为海东(朝鲜)师。晚年崇信净土宗,寂年不详。后高丽肃宗六年(1101)谥号‘大圣和静国师’。着有华严经疏、阿弥陀经疏、金刚三昧经论、大乘起信论疏、十门和诤论、法华宗要、二障义、判比量论等书。

【译文】

以上表明了本经能够广泛地相应于不同的根机,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凡夫而言,它的恩德尤为深厚。当今正处于末法时期,众生的福德智慧很浅薄,烦恼和业障非常深重,只能依赖于这个方便的法门。只要凭借信愿持名的功德,便能够超越累劫以来所积聚的烦恼业障,往生到极乐世界,径直地登上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阶位。如果没有这样微妙的法门,凡夫怎么能够度过这生死的业海,进而登上涅盘的彼岸呢。所以如同是大慈大悲的父亲一样,两土的导师(指娑婆秽土的教主释迦摩尼佛和极乐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悲悯怜念我们大家,特开启了这个净土法门,殊妙地为我们显示出娑婆世界的苦与极乐世界的乐,进而令我们这些沉迷的众生激奋昂扬。此处如同是猛火聚积之地,彼处则如同是能去除烦恼苦热的清凉池,七宝莲花就在前方,而刀山火海就在身后。于是自然能够生起殊胜的愿望,厌弃娑婆世界而欣求往生到极乐世界。既然已生起了信愿,再加上持诵弥陀的名号,就能够得以度脱。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而听经闻法,能够得到无上的觉悟,从有念而进入到无念,因为往生而契入无生。顿时了悟我们的自性真心,本来是平等不二的。唐朝海东(指现在的朝鲜、韩国)的元晓法师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首先是要为度脱凡夫,而后才兼顾到三乘的圣人。’可以看出净宗的妙处,首先就是为了要使凡夫得以度脱。

【心得报告】

我们学佛,对自己,对这个时代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处于末法时期,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从物质生活的表面看,似乎比古时候强多了,大多数人也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科技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很大,大众普遍都是不重道德,贪利自私,缺少智慧,烦恼重重,病苦不断,灾难频现,等等这些现实,相信我们当代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自然不必多言。过去的老人在他们年轻时体会可能还不深,但现如今他们也会承认,正是佛所说的五浊恶世。我们认真去了解历史,比起古人,我们的确是福德、智慧都很浅薄,而烦恼、业障却异常深重。我们读到文中的“唯赖此方便法门”,要对“唯赖”这两个字足够重视,就是只有依靠这个方便法门。有不少同修,特别是修学其他法门的人,对这一点不能认同,甚至还要对包括印祖在内的大德进行大肆毁谤。这都是对佛法,对祖师大德的话不能理解,不能相信。净土法门的殊胜,如果不深入经藏,信心的确不容易坚固,而能仰信祖师大德的人就有福了,但这样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我们自己如果不能体悟,可以看看历代祖师大德的表法,很多人都是在禅宗当中大彻大悟以后,反而一心归于净土念佛法门。最为明显的是净土宗第六代祖,永明延寿大师。彻悟的大德尚且还要求生净土,这都是给我们表法,让我们知道净土法门的殊胜。恩师的一生也同样是在表法,十大愿王将他导归极乐,中晚年一直致力于弘扬净土,弘扬这部大经,这部注解。很多反对他的人,认为他只强调净土,而排斥其他其他法门,这完全是误会。可以说存在这种偏见的人,必定没有做下来认真听过老人家一套完整的讲经录像,都是断章取义,一知半解,人云亦云。老法师从来没有排斥过其他法门,也更没有劝过修学其他法门的人一定要改修净土,反而都是鼓励和赞叹对方所学,这是佛门的规矩!

佛法最讲平等,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样样殊胜。但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众生的根性,可是不平等的。正法、像法时期,众生根利,其他法门得度的人大有人在,但现在距佛灭度已经三千多年了。末法时期,其他法门要想成就非常困难,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譬如禅宗,不要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连得禅定的人都几乎找不到了。黄念老在讲经中也说到,从建国初年,到他的那个年代,密宗中有成就的人,只有六个。恩师直至晚年,现在都是九十多岁了,还在一心弘扬这部经,跟祖师大德一样,就是在给大家表法,很值得我们去深思。而佛门各宗派祖师大德都公认的一点,就是无论修学那个法门,最终将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以净土为归就对了。本经后面学到的三辈往生章,经文也对此有明确的开示。经文中说:“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此外,上文中提到的“径登不退”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概念,是必须要理解的。同样,对初学的人不容易体会深刻。不退就是指的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也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简单说,位不退,小乘初果须陀洹,就是证得了位不退的开始,直到四果阿罗汉,断掉了执着,都属于位不退。前面说到,权教的菩萨,再也不会退转到小乘,断掉了分别,但还没有见性,就是行不退。到了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明心见性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是属于是念不退。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粗晓极乐世界的殊胜程度。业障深重的凡夫,只要信愿念佛往生极乐,都能顿证为阿惟越致菩萨,这是何等的殊胜超绝,不可思议!的确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理解了三不退,特别是念不退,对于后文中“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最后元晓法师所说“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我们从四十八愿的顺序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最初先是“国无恶道愿”,“不堕恶趣愿”,足见弥陀的悲心,最后才是他方世界菩萨所获得的利益。这些祖师大德所说的话,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根有据。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6)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