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节选30:求长寿的人不宜杀生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
劝求寿的人(以下说疾病不宜杀生)
人既然贪生怕死,就应当知道趋吉避凶。我与物类同禀天地之气,我爱天所生,天也爱我生。我愿物不死,物也愿我不死。今人从少到壮,从壮到老,无时不在杀生。当人刚离母腹时,即称庆而杀生。没有多久满月了,又杀生。没有多久满周岁了,又杀生。长大读书,因为招待老师而杀生。接着议婚,因纳吉而杀生,请期而杀生,成婚而杀生。儿子又生儿子,儿子的儿子又满周岁,再读书,再议婚,辗转无不是杀生。有女的家,女出嫁而杀生。信邪的人,祀神灵而杀生。好客的人,宴宾客而杀生。多病的人,贪口味的人,为口腹而杀生。加上步履杀,树艺①杀,随喜杀,赞叹杀,积累一生,被我杀的生命不会小于百千万数。如此来求长寿,可以吗?普劝世人,想要延年益寿,先持杀戒,杀戒既持,长寿就必可求了。
注:
①种植。《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注:“树,种;艺,植也。”《汉书》食货志下:“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注:“树艺,谓种植果木及菜蔬。”
案例一:
救蚁延寿(见《经律异相》)
一位比丘①修行得六神通②,一位沙弥③随侍,比丘入定看见沙弥七日后会命尽,就叫他回家探亲,告诉他八天后再来,想要他死在家里。到第八天,沙弥又来了。比丘再入定观察,才知道沙弥在回家路上,看见流水将进入蚁窝,急忙脱下袈裟挡住。因为这一善事,享寿到八十岁,后来又修成阿罗汉。经上说,人不杀生就会得到长寿的善报。从沙弥这件事情来看就应当更加相信了。
注:
①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②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③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沙弥与沙弥尼,皆应受持十戒。
案例二:
救鱼免死(出《法苑珠林》)
唐魏郡马嘉运,贞观六年春,忽见两骑来迎接,就倒地而亡。前往拜见主人,是东海公,想要请他做记室①。马推辞说自己知见浅陋。一定要他担任,他就推举文人陈子良代替。马就苏醒了,陈暴亡。有一天,马与他的朋友同行,向空中望去,显出恐惧的样子。朋友询问,他说看见东海公的使者,要往益州抓人。说陈子良控告你,你本来难以免死。但你在蜀之日,看见池塘里的鱼将被取出,捐出数十匹绢救了它们的命,故得免死。后来马嘉运以国子博士终。当时唐太宗在九成宫,听到这件事,派侍郎岑文本调查,故得知详情。
注:①官名。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有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代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元后废。
案例三:
戒杀延寿(见《竹窗三笔》)
华亭赵素,到青浦,看见死了的仆人站在船上,惊奇地问他,他说:“在阴间做事,今天正在追取三人。一个是湖广人,一个正是你所探之亲。”第三个没有说,赵已猜测到就是自己。到亲戚家,已经听到了哭声。赵急忙回去,又遇上了亡仆,说:“您不用担心,到晚上我不到就免死了。”赵问原故,仆人回答说:“在路上听到有替您说话的人,说您全家戒杀。”等到晚上,果然没有来,赵从此安然无恙。这就是所谓神灵保佑啊!
案例四:
膳减龄增(见《感应篇圆说》)
寺丞①萧震,年少时梦见有人告诉他只有十八年寿命,跟从父亲率军赴蜀,蜀官认为主帅来临,大摆宴席,震偶然走到厨房,看见捆来一头牛,问是为何,有人说:“酒过三行,例进玉箸羹。做法是取来母牛,烙铁钻乳,凝固在筷子上作为食物。”震急忙告诉父亲,索回食牌,宣布永免此味。此年十七岁,又梦见神告诉他说:“你有阴德,不但可以免除夭折,而且将会健康高寿。”后来果然享年九十多岁。一块肉既可以延寿,一块肉也可以削寿。
注:①官名。
下一篇:《安士全书》节选29:劝勿食蛙